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0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5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41.
记述我国西北地区蝽科藜蝽属(Tarisa Amyot et Serville)昆虫 2 中国新记录种:圆颊藜蝽Tarisa subspinosa Germar, 1839, 宽颊藜蝽 Tarisa pallescens Jakovlev, 1871。标本存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42.
粪菌移植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粪菌移植是近年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不但能够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而且在神经及精神系统、心血管系统相关疾病的治疗中均有不错的疗效,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目的】掌握国内外粪菌移植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科研工作者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通过CiteSpace对2011-2021年的年度发文量、作者、国家、期刊、被引情况和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筛选后共纳入4 905篇文献,目前全球粪菌移植研究的文献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美国和中国是发文量最多的国家。中国学者的总发文量虽然位居世界第二,但中心度和篇均被引频次较低,说明受关注程度及学术影响力不足,在发文质量上还有待提高;Gastroenterology是国内外学者发文量最多的期刊,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是中国学者发文量最多的期刊;粪菌移植呈现出多学科交叉的发展特点;粪菌移植目前的研究热点主要与肠内疾病(炎症性肠病、艰难梭菌感染)和肠外疾病(如抑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有关;粪菌移植在未成年人中的应用、对胰岛素敏感度的影响、测序技术在肠道菌群的应用及...  相似文献   
43.
登革病毒包膜蛋白(Dengue virus envelope protein,DENV E)是诱导中和抗体主要的蛋白,登革病毒包膜蛋白Ⅲ区(Dengue virus envelope protein domainⅢ,DENV EDⅢ)是构建DENV亚单位疫苗的主要靶标,但是其B细胞中和表位目前了解不多。我们采用两组覆盖DENV-1EDⅢ的重叠多肽(12肽和16肽)同27株针对DENV-1EDⅢ中和单抗反应,筛选DENV EDⅢ上B细胞表位。采用该方法,我们发现了一高度保守的Ⅰ~Ⅳ型DENV共同交叉中和B细胞表位和一高度保守的DENV-1血清型特异性B细胞中和表位,分别位于DENV-1E蛋白氨基酸残基序列第309~320位和第381~392位(Amino acid residues 309~320,and 381~392;aa 309~320和381~392)。Ⅰ~Ⅳ型DENV共同交叉中和B细胞表位在Ⅰ~Ⅳ型DENV分离株中存在高度保守共同序列310 KEVAETQHGT319,DENV-1E蛋白中E309、V312、A313和V320不影响蛋白抗原性。DENV-1血清型特异性B细胞中和表位(DENV-1E蛋白氨aa 381~392)在DENV-1分离株中高度保守,在黄病毒属其它病毒中不保守。我们也发现一具有DENV-1分离株特异性的B细胞中和表位位于DENV-1E蛋白氨基酸残基序列第329~348位。这些新发现的DENV-1E蛋白EDⅢ上B细胞中和表位可能有助于研制新的DENV亚单位疫苗。  相似文献   
44.
如何通过优化造林模式来提高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已受到广泛关注。以南亚热带8年生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纯林(PE)、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纯林(PC)、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纯林(PM)及格木×红锥×米老排混交林(MECM)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其碳贮量及其分配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格木、红锥和米老排不同器官平均碳含量分别为512.4—561.7 g/kg,474.2—553.4 g/kg和512.8—556.3 g/kg。相同树种不同器官之间碳含量差异显著(P0.05)。各器官碳含量的平均值大小顺序为格木(539.3 g/kg)米老排(532.7 g/kg)红锥(515.3 g/kg)。不同林分间,灌木层、草本层和凋落物层碳含量均以米老排纯林最高,混交林(MECM)居次,红锥纯林和格木纯林最低;不同林分之间的土壤碳含量差异显著(P0.05),0—10cm,10—30cm,30—50cm和50—100cm土壤碳含量均以米老排纯林最高,红锥纯林居次,格木纯林和混交林(MECM)土壤碳含量最低。生态系统碳贮量大小顺序为米老排(308.0 t/hm2)混交林(182.8 t/hm2)红锥纯林(180.2 t/hm2)格木纯林(135.2 t/hm2),相同组分不同林分间以及相同林分的不同组分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混交林与红锥纯林间碳贮量总量无显著差异(P0.05)。造林模式对人工林碳贮量及其分配有显著影响,营建混交林有利于红锥和格木地上碳的累积,不利于土壤碳的固定,而营建纯林既有利于米老排生物量碳的吸收,也有利于土壤碳的固定。因而,对碳汇林造林模式的选择,应根据树种固碳特性而定。  相似文献   
45.
目的原核表达幽门螺杆菌pQE-vctB(含H.pylori细胞空泡毒素毒性片段与霍乱毒素B亚单位的融合基因)在E.coil DH5α中诱导表达,以获得重组蛋白,鉴定其抗原性和免疫原性,为制备防治H.pylori感染的口服疫苗奠定基础。方法 (1)pQE-vctB转化E.coli DH5α,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VCTB,Western blot分析抗原性,镍离子柱纯化。(2)重组蛋白VCTB口服免疫小鼠,ELISA检测小鼠血清特异性IgG、小肠冲洗液IgA,以鉴定其免疫原性。结果重组蛋白VCTB经SDS-PAGE分析相对分子量(Mr)约为40kD,亲和层析后可获得纯度为92%以上的蛋白。Western blot分析显示能与VacA抗血清反应。ELISA检测显示,免疫小鼠的血清特异性抗体IgG,肠粘液IgA显著高于VacA对照组(P0.01)。结论 vacA和ctxB融合基因原核表达质粒转化E.coli DH5α表达菌获得了重组蛋白VCTB,表达量较高,纯度较高,有良好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口服免疫小鼠可明显提高其免疫效果,产生较高水平的IgA,可用于制备防治H.pylori感染的口服疫苗。  相似文献   
46.
目的比较鸡胚尿囊膜试验(HET-CAM)作为一种眼刺激替代方法对产品或原料的评价。方法采用HET-CAM和兔眼Draize试验方法,对19种原料和23种化妆品及家用洗涤产品眼刺激性进行检测,对体内体外试验的结果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比较体内体外试验,原料和产品的kappa系数分别为0.826,0.531;灵敏度分别为100%,81.8%;特异度分别为85.7%,77.8%。结论 HET-CAM可作为Draize试验的替代试验,HET-CAM系统更适合对单纯化学品原料进行眼刺激试验。  相似文献   
47.
任何民族都不会按步就搬他们祖先的农业生产方式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农业系统会在新的环境条件下变化 ,而研究和探讨农业系统的适应过程和机制 ,能为挖掘农业潜能 ,引导和调整农业政策提供依据。本研究以西双版纳爱伲族大卡老寨和基诺族巴卡小寨为研究对象 ,探讨了近 2 0多年来的农业系统发展变化过程。农业系统受人口密度、土地政策和市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农业系统变化不仅包括景观、作物种类和品种的变化 ,而且包含农业耕作技术的变迁和适应。人口增长导致轮歇农业规模减退 ,导致农业景观的更换 ;新农业技术的引进 ,传统作物种类和品种逐渐减少 ;经济发展需求的增长 ,经济作物种类不断更新 ;在某一次农业系统变化过程的后期 ,都同时伴随着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 ,以求通过充分发挥土地的生产力 ,保守旧的农业系统方式 ,而当某一农业系统广泛接受时 ,又是另一次农业系统变化的开端  相似文献   
48.
后胸叉骨是昆虫胸部的内骨骼,是重要的肌肉联结点,在昆虫运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该结构在鞘翅目高级阶元系统发育关系重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由于其在低级阶元间的差异较小以及在形态分析中使用困难等因素限制,致使后胸叉骨的研究并未受到广泛重视。国内学者对于甲虫后胸叉骨的研究非常少,甚至长期以来没有中文名称,相关内容只零星散布于教科书和学位论文中,针对蜣螂后胸叉骨形态学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对金龟科蜣螂亚科9族65种的后胸叉骨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形态学研究,归纳了族级形态特征,进而探究蜣螂后胸叉骨形态演化趋势及其在系统发育分析中的意义。此外,还对利用现代形态学和几何形态学等方法研究后胸叉骨功能形态的前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9.
王纪能 《生物学通报》2012,47(11):44-44
针对课本中实验的不足,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本中“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实验进行改造和创新,既弥补了课本中实验的不足,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