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摘要:【目的】比较非培养和培养方法揭示的花生根瘤菌遗传多样性差异,以期建立慢生根瘤菌快速检测占瘤率技术。【方法】采用经典分离培养技术获得花生根瘤菌和非培养方法直接从根瘤中收获类菌体分别提取DNA后,比较分析BOX-PCR指纹图谱,根据多样性指数评价基于非培养和培养方法的BOX-PCR指纹图谱技术揭示花生根瘤菌遗传多样性的差异。【结果】基于非培养方法检测的花生根瘤类菌体为81.8%,获得85种遗传群;基于培养方法分离花生根瘤菌菌株为72.7%,获得71种遗传群;两种方法共同检测到17种 BOX-PCR遗传图谱相一致。根据多样性指数基于非培养方法反映不同地区花生根瘤菌遗传多样性结果较一致,基于培养方法反映各地区的花生根瘤菌遗传多样性结果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基于非培养方法检测根瘤类菌体的遗传多样性,能够更快速、真实反映不同土壤花生根瘤中的优势遗传群,快速地统计根瘤菌菌株占瘤率;与培养方法相结合有利于获得花生根瘤菌竞争结瘤能力强的土著菌株,从而为筛选高效根瘤菌菌株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自2017年起,中国农业大学将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列为本科生的核心课程之一,从财力上和人力上重点支持其建设与改革,以促进其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介绍了我们在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分阶段式教学模式和"弗鲁姆期望理论"的运用、"无菌操作"概念的灌输和相关技术的强化、细化操作步骤和"一对一"考核的实施、生物统计作图和信息传播平台的应用、鼓励与辅导学生参与实验竞赛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外,我们还对未来实验课教学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议,以推动其不断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13.
我国豆科植物根瘤菌资源多样性及应用基础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北京农业大学菌种保藏中心(CCBAU)现已保藏根瘤菌5000余株,是全世界最大的根瘤菌资源数据库。通过对其中的2000余株根瘤菌作多相分类研究,确定根瘤菌新属2个、新种11个。结合根瘤菌宿主及其生态环境的关系,提出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关系的新认识;并得出豆科植物接种根瘤菌的新见解,这对于西部大开发中新区种植豆科植物接种适宜的根瘤菌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真菌感染发病率明显升高,当前临床上使用的抗真菌药物都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且出现越来越多的耐药菌株,寻找新的药物作用靶点,研发新的、高效、安全的抗真菌药物成了当务之急。现着重对抗真菌药物的几个新的药物作用靶点包括真菌细胞壁、延长因子以及双组分信号转导蛋白等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5.
"微生物生物学"课程作为理科基地学生的必修课程,对学生夯实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开拓科研视野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如何平衡基础与前沿、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对课程的内容、形式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丰富和增加学生对微生物学的理解和认识,为生物学理科基地学生明确研究方向提供信息。微生物生物学课程每学期安排8学时专题讲座,其内容不仅与本系教师的科研工作紧密相关,而且还邀请各领域校外专家,讲座内容丰富,涵盖了课程大纲中的主要内容。为学生们深刻明确学习目的、激发科研兴趣、启迪创新性思维搭建了一个平台。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互动,同学们不仅可获得更多课外知识,了解当今微生物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还可从讲座专家那里获得更多切实的科研体会。  相似文献   
16.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这一共生体系的突出特点是固氮量大、抗逆能力强和为人畜提供高蛋白质营养 ,在农业生产及固氮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根瘤菌系统发育研究作一概述并描述了 1 997年后正式发表的根瘤菌新属种。  相似文献   
17.
改进的稳定小分子量RNA(LMW)指纹图谱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稳定小分子量RNA这项技术进行改进,使其与以往的分离技术相比,在时间上缩短到4.5 h,最高电压降低到1400V,胶板的长度降到30 cm;使其可操作性更强,更加适用于大量的样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刘忠霞  陈文峰 《生物学通报》2007,42(6):48-50,F0003
对自环境中分离的生有鞭毛的细菌进行了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该菌属于类芽孢杆菌属,与已知种一灿烂类芽孢杆菌的各项性状极为相似,最终将此菌鉴定为灿烂类芽孢杆菌。研究中还发现该菌可作为良好的鞭毛染色的示范菌,可替代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 vulgaris)用于鞭毛染色和细菌的运动性观察。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近百株放线菌的全细胞水解液单糖。放线菌全细胞糖经酸水解、氢化还原和乙酯化生成糖醇乙酸酯衍生物通过气相色谱-质谱仪定性、定量分析。鼠李糖、核糖、阿拉伯糖、木糖、马杜拉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的糖醇乙酸酯衍生物在这种条件下得到了良好地分离。计算各糖的峰面积之比确定它们的相对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