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0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PCR技术的应用与微生物系统进化研究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生物的分类进化研究是生命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日趋完善,以及分子生物学的不断渗透,特别是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的出现,使人们将系统进化的研究从宏观逐渐转向微观,以便更准确地反映生物体间真正的进化关系。  相似文献   
22.
为了解湖北省二级及以上医院信息技术的应用状况,为制定医院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提供参考依据,采用普查的方法对湖北省二、三级医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湖北省二级及以上医院都不同程度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业务流程优化,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但对新技术的应用较少,政府及医院应当重视其应用,加大资金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使其更好地为临床和医院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3.
通过田间观察,运用TTC法、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和套袋实验等方法,对香石竹的开花状态及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人工栽培条件下,香石竹种群可周年开花,单株花期35~61d,单花花期9~15d;花粉在开花第1~5天具有活力,柱头在开花第4~12天具可授性,第8~11天可授性最强;杂交指数为5,P/O值为307.84~790.52,结合坐果率结果,判断其繁育系统属于异交,部分自交亲和,需要传粉者。  相似文献   
24.
目的:了解不同试剂在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以及巢式PCR方法在检测低拷贝数的HBV DNA量的差异与灵敏度.方法:用上海复星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A方法)检测出了68例HBV DNA结果为5.1× 101-1.0× 103拷贝数/毫升的低拷贝数标本.然后,三家不同公司的试剂(方法B、方法C、方法D)对这些样本进行复核.另外,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此68例标本.随访巢式PCR结果为阳性的10例低拷贝数HBV DNA的病人.结果:用四种方法(A、B、C、D)检测的68个样本的HBV DNA拷贝数结果如下:无拷贝(0,9,12,4);101-102 (21,17,18,22);102-103(47,36,28,35),大于103(0,6,10,7).同时,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此68例标本,有55例检测为阳性,有13为阴性结果.巢式PCR结果为阳性的10例低拷贝数HBV DNA含量的病人,随访发现此10病人有8例均在1~3月后出现HBV DNA的反跳,并伴肝功能的不正常,其HBV DNA的含量均在104拷贝数/毫升以上.结论:目前所用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的方法和试剂对低拷贝数HBV DNA存在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巢式PCR法对低拷贝数HBV DNA的检测灵敏度要远高于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该研究提示测对抗病毒治疗过程中患者进行低拷贝数HBV DNA的检将提供有效的药物评价和预后信息.  相似文献   
25.
用不连续梯度蔗糖密度超离心,从经Triton X-100增溶的褐藻裙带菜类囊体膜中分离到3种色素蛋白复合物条带,分别是捕光复合物、具有光氧化活性的PSⅡ复合物颗粒(区带Ⅱ)以及PSⅠ(区带Ⅲ)。PSⅡ颗粒经毛地黄皂苷增溶后,再次超离心分离得到3条PSⅡ的亚复合物条带。吸收和荧光激发谱显示其中的区带Ⅱ-1为墨角藻黄素-Chl a/c-蛋白复合物,区带Ⅱ-2为Chl a/c-蛋白复合物,两者都只含20kDa多肽;而鲜绿色的区带Ⅱ-3为不含捕光复合物的活性PSⅡ核心。  相似文献   
26.
以香石竹四倍体材料‘紫蝴蝶’(2n=4x=60)为母本,二倍体材料‘珍珠粉’和‘NH6’(2n=2x=30)为父本,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其授粉后花粉管生长情况,统计其座果率、亲和指数及种子萌发率,并对杂交后代进行倍性鉴定。结果表明,在‘紫蝴蝶’柱头上,‘珍珠粉’和‘NH6’的花粉2h开始萌发,花粉管多处出现胼胝质塞,且花柱组织出现胼胝质反应,4h花粉管到达柱头中部并出现胼胝质塞,6h花粉管到达柱头基部,17h柱头基部的花粉管增多,花粉管进入子房组织且子房组织出现胼胝质反应,17~24h花粉管能与胚珠结合,但结合率低;‘紫蝴蝶’ב珍珠粉’杂交未获得植株,‘紫蝴蝶’בNH6’杂交获得3株植株,染色体倍性鉴定表明3株植株均为四倍体,这可能是‘NH6’产生2n配子的缘故。  相似文献   
27.
陈敏  郭晓东  聂影  刘阳  王瑞芳  张大鹍 《生物磁学》2012,(28):5473-5475
目的:利用超声造影研究高分化和低分化肝癌患者的肿瘤血流灌注情况,探讨超声造影在肝癌分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原发性肝癌(HCC)患者65例并根据活检肝细胞癌病变和肿瘤分级不同分为A组37例(高分化组)和B组28例(低分化组),对两组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超声造影的血流灌注状态。结果:A组与B组病灶的到达时间(AT)、峰值时间(TTP)和峰值强度(PI)均存在显著的差异性(tAT=7.266,PAT=0.000;tTTP=5.966,PTTP=0.000;tPI=8.219,PPI=0.000)。A组与B组间的病灶增强时间(1)、增强斜率(2)、清除时间(3)、清除斜率(4)具有差异,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7.266,PI=0.000;t2=317,P2=0.000;t3=8.880,P3=0.000;t4=6.178,P4=0.000)。结论:超声造影可作为一种新型的肝癌分级方法,对于早期诊断肝癌和获得肿瘤分级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8.
为鉴定富含脯氨酸核受体辅调节蛋白1(PNRC1)分子的核定位信号序列(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 sequence, NLS),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的基础上,先构建野生型PNRC1及删除预测NLS的PNRC1突变体的绿色荧光蛋白(GFP)重组表达载体,转染细胞后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PNRC1分子在删除预测NLS后细胞内的定位变化.然后,将预测的NLS编码序列直接连到GFP表达载体上,以及将预测的NLS加到胞浆蛋白上构建其GFP重组表达载体,转染细胞,观察预测的NLS能否把构建的重组体都带到细胞核内.结果显示,删除PNRC1中预测的NLS后,其定位从细胞核中变为主要定位在细胞浆中,而预测的NLS能把GFP或胞浆中的蛋白带到细胞核中.研究表明,预测的NLS为PNRC1分子真正的NLS.  相似文献   
29.
不同来源和粒径的胶体对光合细菌生长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爱榕  郑雪红  陈敏 《生态学报》2005,25(1):96-102
天然胶体是近岸海域细菌和浮游植物可利用氮的一个重要来源 ,其含量的增加可促进藻类的繁殖和生长 ,有时甚至引发赤潮。研究显示 ,细菌在高分子量胶体存在下的生长和代谢速率比在低分子量中的提高 3~ 6倍 ,暴露在阳光下的胶体有机物可释放生物可利用的富氮组分 ,进而提高细菌对胶体的分解。利用错流超滤技术从河流、河口、海洋水体和微藻培养液中提取胶体 ,研究了胶体来源和粒径对光合细菌 (PSB,沼泽红假单胞菌 Rhodopseudomonaspalustris)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一定的胶体有机碳浓度范围 ,河流胶体 (0~ 2 81.0μmol/ L )、河口胶体 (0~ 12 1.2μmol/ L )、海洋胶体 (0~ 88.8μmol/ L )和生源胶体 (7.7~5 4 8.6μmol/ L )都能促进 PSB的生长 ,分别使其相对增长率平均提高了 4 7.3%~ 196 .2 % ,3.6 %~ 9.3% ,8.1%~ 10 .4 %和2 .4 %~ 6 .9%。其中 ,PSB在河流胶体中的相对增长率的平均值 (Y)与有机碳浓度 (CDOC)呈对数相关 (Y (% ) =- 193.7 70 .7ln CDOC) ,表明高浓度的河流胶体 ,对 PSB生长的促进效果更显著。两种生源胶体中 ,海水小球藻胶体 (0~ 5 4 8.6μmol/ L )对PSB生长的促进作用大于球等鞭金藻胶体 (7.7~ 384 .4 μmol/ L) ;PSB在粒径为 10 k D~ 0 .2 2 μm的海洋胶体中的生长大于  相似文献   
30.
土壤样品中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敏 《微生物学杂志》2005,25(3):101-104
对土壤样品中提取DNA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如果以细胞有效裂解和DNA产率为标准,用冻融进行预处理再结合SDS和溶菌酶的化学裂解方法,是效果最佳的DNA抽提方法,细胞裂解率为82%,DNA产率达20.8μg/g。为了去除PCR抑制物,将DNA样品进一步用柱纯化,回收率为80%。纯化后的DNA样品可用于16SrDNA扩增及其他分子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