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7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proEMAPⅡ(又称p43蛋白)是哺乳动物氨酰tRNA合成酶的辅助因子,近年来发现,p43具有细胞因子活性以及抗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具有潜在的抗肿瘤疗效.p43的C端结构域即为EMAPⅡ,其结构和功能都已知,具有细胞因子和抗血管生成的双重功能.但是N端的结构还不清楚,研究表明全长的p43比EMAPⅡ具有更高的生物学活性,但是p43的结构和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此外,作为蛋白质药物,更小的分子能够减少免疫原性和副作用,从而发挥更好的活性.本文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p43 N端的二级结构进行预测,并且在不破坏二级结构的前提下,构建了10个p43的缺失突变体,在体外对10个缺失突变体与全长的p43蛋白进行抗新生血管生成活性验证比较,最终我们获得了3个活性高的p43缺失突变体,并且发现N端的1~16,1~79位氨基酸和C端的264~312位氨基酸不是p43发挥抗血管生成功能所必需的,而且它们的删除使得活性位点更好地呈现并发挥活性.通过我们的研究,有助于揭示p43蛋白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以及其作用机制,同时为临床筛选肿瘤治疗候选药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p43蛋白对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的调控。方法: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p43蛋白作用于HMEC-1细胞后IP10基因水平的变化,并找到p43蛋白作用的最佳浓度范围及最佳作用时间;同时用ELISA方法检测p43蛋白是否促进IP10蛋白的分泌,并检测p43蛋白对可能引起IP10上调的相关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调控作用,试图找到p43蛋白诱导IP10表达上调的原因。结果及结论:p43蛋白能显著上调IP10的表达,并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在p43浓度为70μg/m L、作用时间为6 h时达到峰值;p43蛋白能够诱导IFNγ的分泌,p43蛋白诱导IP10的表达可能是通过上调IFNγ的分泌,并经由JAK-STAT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53.
炭疽毒素受体结构和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血管内皮标志物8(TEMS)和毛细血管形态发生蛋白2(CMG2)是已知的两个炭疽毒素受体,它们的主要功能是当炭疽杆菌侵染细胞时介导炭疽毒素进入宿主细胞.这两个受体都是涉及到细胞外基质动态平衡的I型跨膜蛋白,并且都因为它们在血管生成或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增强而被发现.有研究发现TEM8能够调节内皮细胞迁移和血管形成,而CMG2则在内皮细胞增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它们与整联蛋白同源性较高,但它们确切的生理功能和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文中,主要讨论这两种蛋白的结构和它们作为炭疽毒素受体介导炭疽毒素进入细胞的分子机制,然后我们简单探讨一下TEM8在靶向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抗血管生成和抗肿瘤疗法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我们展望了下一步炭疽毒素受体研究的热点-它们的配体及生理功能研究.  相似文献   
54.
自1890年德国学者Behring及日本学者北里发现白喉抗毒素以来,经过120年的发展,抗体药物依靠其安全性、特异性以及强大的功能性已经成为全球药物开发的焦点。抗体药物的发展从免疫原性角度讲,经历了异源性抗体→人源化抗体(包括嵌合抗体)→全人抗体3个阶段。理论上讲,全人抗体是理想的人用药物分子。早在杂交瘤技术诞生初期,  相似文献   
55.
以原核表达的具有明胶水解活性的人基质金属蛋白酶 2的催化区 (MCD)为靶标 ,筛选噬菌体随机环七肽库和十二肽库 .找到 6种与MCD特异结合的小肽 ,将 6种小肽基因分别与GST表达质粒重组 ,进行GST融合表达 ,制备融合蛋白 .采用Glutathione Sepharose 4B亲和层析法纯化融合蛋白 ,通过酶抑制实验、体外侵袭实验检测融合蛋白的活性 .结果表明 ,GST C71能够抑制MCD水解 β酪蛋白的活性 ,并且对人纤维肉瘤细胞HT10 80的体外侵袭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6.
为深入了解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了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核蛋白的变化.通过分离肿瘤坏死因子TNFα诱导的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的细胞核并进行二维电泳分析,获得了分辨率和重复性较好的双向电泳图谱.图像分析比较对照细胞和凋亡细胞的核蛋白发现,在凋亡细胞中有11个蛋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6个蛋白下调,5个蛋白上调,对这11个差异蛋白质点分别进行肽质指纹分析.经数据库查询,初步鉴定出这些蛋白.其中4个含量增加的蛋白(HSP84,calreticulin,vimentin,GAPDH)均直接或间接地参与诱导细胞凋亡,另外1个含量增加的蛋白(plasminogen)尚未见其与细胞凋亡有关的报道.而6个含量降低的蛋白分别属于信号转导相关蛋白(guaninenucleotidebindingprotein,lamininreceptor1)、转录调控蛋白、mRNA转运蛋白(heterochromatinprotein1alpha,heterogeneousnuclearribonucleoproteinA3,heterogeneousnuclearribonucleoproteinA2B1)和未知功能蛋白(nucleolarproteinNO38).细胞凋亡过程中这些变化的核蛋白质的发现将有助于深入认识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57.
肝细胞生成素(hepatopoietin ,HPO)是一种分泌蛋白.为了研究肝细胞生成素的分泌途径,利用SignalP软件分析了HPO的氨基酸序列,但HPO序列中没有经典分泌蛋白的信号肽.Western印迹实验证明,HPO能以双体形式从细胞中分泌出来.特异性体外阻断实验表明,布雷菲尔德菌素A(brefeldinA)和莫能菌素(monensin)都不能阻断HPO的分泌,说明HPO并不通过经典的内质网 高尔基体(ER -Golgi)途径分泌;优降糖(glyburide)对HPO的分泌没有抑制作用,说明HPO的分泌并不是由ABC1(ATP bindingcassette)转运子介导的;DNP和NH4Cl也不能刺激HPO的分泌,说明内体 溶酶体系统不参与HPO的分泌.上述结果表明,HPO是一种非经典分泌蛋白(non classicalsecretoryprotein) ,能以双体形式从细胞中分泌出来.但和已知的非经典分泌蛋白IL -1β不同,HPO的分泌并不是通过ABC1转运子介导的,内体 溶酶体系统也不参与其分泌.  相似文献   
58.
β胸腺肽是一个多肽家族,由高度保守的极性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约5000.研究表明,在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组织中,胸腺肽β4都是该家族丰度最高的成员。1991年发现胸腺肽β4是人血小板中主要的肌动蛋白隐蔽肽,随后发现它在创伤愈合和血管生成、角膜修复、抑制炎症及肿瘤转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们简要综述胸腺肽β4的上述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9.
在工程菌pBV-hHPO/DH5α中表达的人肝细胞生成素(hHPO)以两种分子形式存在,经分析可能是由于表态质粒中hHPO基因的终止密码子TAG的通读造成的。表达载体经改构后,去掉质粒子hHPO基因终止密码子后的非翻译区,采用TAA作终止密码子,结果改构后的表达载体只表达单一形式的hHPO。  相似文献   
60.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G-CSFR)在鼠NFS-60细胞中有较高的含量,通过对NFS-60细胞的大规模培养,用CHAPS及超速离心抽提G-CSFR, 经G-CSF亲和层析纯化获得G-CSFR, 采用ABC-ELISA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