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5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白蛉在我国的北方较南方为常见。就广东省而言,虽然海南岛报告过5种,但在大陆部分却始终没有发现。本文第一次报告了从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广州、小杬和西南,以及粤北地区的马壩发现的白蛉4种。  相似文献   
12.
远在十九世纪末叶,帝国主义者曾先后通过它们所控制的所谓学者,来我国沿海城市及农村对寄生虫病流行情况进行调查。1921年后,我国自己的科学家即逐渐开始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到中国动物学会成立的1934年,已经取得了寄生虫学研究的一定成果。1934年至1964年的三十年中,可以明显地分为两个时期,即解放前的十五年与解放后的十五年。兹分别将这两个时期的发展情况概述如下。解放前的十五年(1934—1949) 在国民党统治时期,绝大部分的寄生虫学研究,虽然已由我国自己的科学家负担起来,但由于反动统治  相似文献   
13.
地里红恙虫产卵规律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本文首次用配对的地里红恙虫成虫,在相对湿度100%和温度28±1℃时,在规定的营养状况下,比较长期地观察成虫的产卵。根据每天记录的数据统计分析的结果说明: 1.高营养组大部分的成虫被认为具有正常的或旺盛的生殖能力。这种生殖力在一年中一直保持稳定,没有周期性的变化,因此,每对成虫每一季的产卵数量差别不大。 2.高营养组中还有少数的成虫被认为生殖能力不正常或很不正常。作者认为在自然界这样的成虫也是有的,但由于数量不多,当考虑一个地区恙虫卵数量的消长时,恙虫本身的生殖力问题,可以被忽视而不至于影响统计结果。 3.在相同的生活条件下,高营养组一对成虫一年的平均产卵数大约等于低营养组的66倍,但高营养组供应的食物量只等于低营养组的6倍。说明在某一限度之内,产卵数量的增长可能大大地超过食物数量的增长。 (二)在几种恒温及室温的环境中,采用多成虫混合饲养的方法,比较大批和长期地观察地里红恙虫的幼虫孵出并计算产卵数量,显示: 1.如果成虫羽化后就生活在恒温和相对湿度100%的恒湿环境中,在一定的营养状况下,35℃与13℃左右可能是地里红恙虫产卵的上下限临界温度;而在18—28℃之间,似乎温度愈高产卵数量愈少。在18±1℃,23±1℃和28±1℃三种温度时,恙虫成虫的产卵数量似乎都是相当稳定。 2.在广州室温的环境中,冬季12-2月份,成虫虽然继续产卵,但幼虫的孵出很少,春季以后,3-5月是全年产卵最多的季节,加上越冬的卵许多在这时孵化,因此出现幼虫数量的高峰。 3.地里红恙虫的成虫,看来,只有连续两年生殖力旺盛时期。 4.在一定的生活条件下,象13℃这样的比较低的温度对雌虫卵巢早期发育的影响可能大于对卵巢发育成熟后卵细胞的成熟的影响。在室温中,每100成虫第一年产卵数却接近于23±1℃恒温环境每100成虫第一年产卵数,而广州年平均温度恰恰是22℃左右。 5.在恒温环境中,当温度为23±1℃时地里红恙虫成虫的寿命可能最长。在室温环境中成虫的死亡率和季节有关,经过一个夏季成虫死亡比经过一个冬季多。 (三)综合本文几个试验结果,我们认为在广东的气候条件下,根据某地区在一个时期内(一般指湿季)气温及其变化情况有可能推算这种恙虫产卵数量的消长,并且通过已经掌握的地里红恙虫卵在各种温度(相对湿度为100%时)的孵化率和孵化所需时间的资料,推算这地区这时期地面幼虫数量的消长。  相似文献   
14.
从广东发现的恙虫蚴新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文报告从广东发现的新种恙虫蚴8种,属于恙虫亚科(Trombiculinae)的有6种,属于背展亚科(Gahrliepiinae)的有2种,学名如下:(1)母鸡顶恙虫,新种Trombicula(Leptotrombidium)mugidi n.sp.;(2)矩板恙虫,新种 T.(L.)rectanguloscuta n.sp.;(3)通什恙虫,新种 T.(?T.)tungshihensis n.sp.;(4)心毛叶怯,新种 Trombiculindus cardiosetosus n.sp.;(5)赛圩赫列(恙虫),新种 Helenicula saihsuensis n.sp.;(6)合浦珠恙虫,新种 Doloisia hopuensis n.sp.;(7)五指背展(恙虫),新种 Gahrliepia(Walchia)wuchihensis n. sp.;(8)山牛背展(恙虫),新种 G.(W.)shanniui n. sp.。  相似文献   
15.
从三种鼠类鼻腔检获的一批恙螨幼虫,经过形态鉴定认为总共有9种,属于珠恙螨属(genus Doloisia Oudemans, 1910)与副珠恙螨属新属(genus Paradoloisia n.g.),其中7种是未曾描述的种类,现描述如下。另外两种为短脚珠恙螨 D.brachypus(Audy & Nad-chatram,1957)与广东珠恙螨 D.quangdongensis Liang,1959。  相似文献   
16.
腸前腺屬(Prosthdendrium),在本篇写作之前,根据Dollfus氏(1931,1937)定义的范国,有四十余种与變種。关於此屬和相近数屬的分类,各家意见甚为分歧。几每一種,或歸於甲屬,或入於乙屬,殊无標準。本篇目的之一,卽唤起我们从新注意解(氵夬)此分类学上的争论。我们在华南动物寄生蟲调查方  相似文献   
17.
滑顿属(Genus Whartonia Ewing,1944)两新种恙虫蚴的描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放前从我国发现的恙虫种类,除了台湾的6种外,大陆上只有云南发现的地里红恙虫Trombicula(L.)akamushi var.deliensis一种。但是到了最近见于文献中的中国羔虫就有9属,56种(变种)分隶于三个亚科,其中恙虫亚科(Trombiculinae Ewing,1946)7属,37种(变种),背展亚科(Gahrliepiinae Womersley,1952)1属,14种(变种),六节  相似文献   
18.
我国十年来媲螨类调查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9.
20.
自从Ewing氏建立奇棒属Genus Neosch(?)ngastia Ewing,1929之后,被考虑应归隶於这一属的恙虫蚴总共有29个种和变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