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01.
目的:探究金钱草颗粒对胆囊结石患者血清胆囊收缩素受体(CCK-A)和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普 外科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218 例,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口服消炎利胆片和熊去氧胆酸片治疗,而实 验组给予金钱草颗粒和熊去氧胆酸片治疗。检测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CK-A 和VIP 含量以及胆囊结石数目、直径的变 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胆囊结石数目、直径及血清VIP 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或降低,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 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血清CCK-A 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P<0.05)。结论:金钱草颗粒可有效减少胆囊结石患者的结石大小和数目,这可能与其提高患者血清CCK-A 含量以及降低血 清VIP 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2.
明晰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之间关系是优化生态保护策略和实现可持续生态管理的基础。在明确中国西南地区各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空间格局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分析原理、ArcGIS技术和GeoDa软件分析了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固碳、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质净化5项调节服务,以及水稻生产、小麦生产、玉米生产、蔬菜生产、水果生产5项供给服务之间的权衡和协同关系,并通过叠置分析识别生态系统服务共赢区域,探讨生态系统类型对共赢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 西南地区各类调节服务之间、各类供给服务之间主要呈协同关系,而调节服务与供给服务之间既有协同关系也有权衡关系;西南地区生态系统服务总共赢格局的高共赢区域主要分布在邛崃山、哀牢山和大瑶山以及怒江、澜沧江流域等地区;森林和农田面积比例对各类共赢趋势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3.
油桐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植物,其生产的桐油作为天然的优良干性油在工业上具有广泛用途。但由油桐专化型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fordiisFof-1)侵染引起的枯萎病给油桐产业造成了毁灭性灾害,目前尚无有效防治手段。众多实践证明,利用生防菌可以有效防治土传枯萎病。本研究发现,在抗病油桐根围土壤中木霉菌的相对丰度较高,并从中分离获得了16株木霉菌;通过形态学鉴定和ITS-TEF1双基因联合构建系统进化树,鉴定出4种木霉菌:拟康宁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opsis(TkonT1)、螺旋木霉T. spirale(TspiT2)、深绿木霉T. atroviride(TatrT3)和哈茨木霉T. harzianum(TharT4);通过对峙培养试验,发现木霉菌株TkonT1、TharT4和TspiT2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进一步显微观察发现菌株TkonT1和TatrT3可缠绕在尖孢镰孢菌菌丝体上或穿入菌丝体内营寄生生长,吸收病菌菌丝体养分进而导致病菌菌丝体破裂和细胞原生质消解。结果表明,从抗病油桐根围土壤中获得的拮抗木霉菌株可用于油桐枯萎病的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104.
葡萄糖在酵母胞内的转运是依靠己糖运载体家族成员完成的.目前在酿酒酵母中已鉴定了18个己糖运载体基因,各自功能也已得到深入的研究.然而在作为优良蛋白表达系统的毕赤酵母中,目前国内外尚未有此类基因的相关报道.本文基于酵母同源重组率高的特性,以G418作为抗性筛选标记,分别在其5'和3'端连接待缺失毕赤酵母基因HXTl开放阅读框ORF的上下游各200 bp作为同源重组区,电转毕赤酵母GS115感受态,通过不同浓度G418抗性平板筛选,最终得到了HXTl基因缺失的毕赤酵母菌株GS115AHXTl.通过与野生株比较发现,HXTl基因缺失株的生长状况及葡萄糖利用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05.
葡萄糖在酵母胞内的转运是依靠己糖运载体家族成员完成的。目前在酿酒酵母中已鉴定了18个己糖运载体基因, 各自功能也已得到深入的研究。然而在作为优良蛋白表达系统的毕赤酵母中, 目前国内外尚未有此类基因的相关报道。本文基于酵母同源重组率高的特性, 以G418作为抗性筛选标记, 分别在其5¢和3¢端连接待缺失毕赤酵母基因HXT1开放阅读框ORF的上下游各200 bp作为同源重组区, 电转毕赤酵母GS115感受态, 通过不同浓度G418抗性平板筛选, 最终得到了HXT1基因缺失的毕赤酵母菌株GS115ΔHXT1。通过与野生株比较发现, HXT1基因缺失株的生长状况及葡萄糖利用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06.
长江下游江心洲土壤颗粒特征及分形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长江下游马鞍山段成长型江心洲洲头、洲中央和洲尾3个部位100cm深度范围内的土壤颗粒特征及分形规律。结果表明:江心洲土壤颗粒总体偏砂性,主要由粉粒、极细砂和细砂组成,颗粒最大粒径为350μm;在剖面上,3类颗粒的比例洲中央部位变化较小,洲头和洲尾变化较大;颗粒随深度的增加逐渐变粗;粉粒平均含量表现为洲中央>洲头>洲尾,分别为75.42%、43.58%和22.13%;土壤颗粒分形维数表现为洲中央>洲头>洲尾,分别为2.28、2.17和2.05,小于安徽省耕作表层土壤的分形维数平均值,与单位体积比表面积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粘粒、粉粒含量极显著正相关,与极细砂、细砂极显著负相关。江心洲不同部位的土壤颗粒特征与江心洲的发育演变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07.
利用TLS提取染色体D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利用三乙醇、胺月桂基硫酸盐代替蛋白酶提取组织、细胞及外周血DNA。方法简便、快速、经济。DNA产率、纯度、分子量等标准均不低于蛋白酶水解法,可以满足基因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8.
张斐  俞一兵  张平  程纯   《微生物学通报》1990,17(6):343-345
为探讨奇异变形杆菌的发病机理,本文用乳鼠试验检测了从医院内腹泻患儿粪中分离的36株奇异变形杆菌肠毒素,结果4株呈阳性。对其中2株进行了耐热性试验,证明其具有耐热性,同时发现在人工培养条件下通过多次传代或肠毒素经反复冻融,耐热性肠毒素(ST)的活性可随之减弱或丧失。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m,Oxy)对哮喘大鼠肺组织IL~(-1)0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构建哮喘大鼠模型,将40只清洁级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A:哮喘组(仅卵蛋白(Ovalbumin,OVA)致敏)、B:低浓度组(Oxy 50 mg/kg)、C:中浓度组(Oxy 100 mg/kg)、D:高浓度组(Oxy 150 mg/kg)、E:对照组(生理盐水),末次激发24 h后处死全部大鼠,取大鼠肺脏,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采用RT-PCR、Western Blot测定各组肺组织中IL~(-1)0基因及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HE结果显示,哮喘组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气管平滑肌明显增厚。对照组肺泡壁薄且光滑,未见明显炎性细胞的浸润,不同浓度氧化苦参碱药物干预组其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及气管平滑肌病变程度随着用药浓度的增高呈逐渐减轻趋势。RT-PCR以及Western blot检测IL~(-1)0发现,哮喘组、氧化苦参碱低浓度组、氧化苦参碱中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IL~(-1)0的表达均有所减低(P0.05),而氧化苦参碱高浓度组与对照组比较,IL~(-1)0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氧化苦参碱中浓度组、氧化苦参碱高浓度组与哮喘组相比IL~(-1)0的表达均有所增高(P0.05),氧化苦参碱低浓度组与哮喘组相比IL~(-1)0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化苦参碱抑制、控制哮喘发作可能与促进肺组织中IL~(-1)0基因、蛋白的表达相关,且促进程度在一定范围内与浓度呈正比。  相似文献   
110.
亚稀褶黑菇和稀褶黑菇的ITS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亚稀褶黑菇和稀褶黑菇的ITS全序列进行了测定和比较,首次报道了亚稀褶黑菇的ITS1和5.8S区域.在ITS区域中,不同采集地的亚稀褶黑菇与稀褶黑菇的5.8S rDNA具有100%的同源性,而两侧ITS之间表现出种内和种间的多态性,种内的差异均不超过5%,种间的差异达10%左右.ITS序列分析方法可以作为两者的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