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使用双侧自体腘绳肌腱一期修复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内窥镜微创双侧自体腘绳肌腱修复膝关节内韧带,术后用IKDC分级、影像学IKDC分级、Lysholm功能评分和KT2000TM测量进行关节机能打分。结果:11例患者获得3—5年随访,平均随访3.8年。术前Lysholm功能评分平均(46.8±5.7)分,终末随访时平均(81.3±10.5)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关节稳定性测量,在20磅时、30磅和最大拉力时健膝和患膝分别是:6.1±0.3和6.8±0.8;6.3±0.5和7.7±1。3;7.5±0.6和9.6±2.4,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主观IKDC分级:A级4例,B级6例,C级1例;影像学IKDC分级:A级8例,B级2例,C级1例。结论:关节镜辅助下使用双侧自体腘绳肌腱一期修复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是重建膝关节稳定性的良好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2.
基于24 hm2古田山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长期监测样地调查资料, 采用Ripley的K函数点格局分析等方法, 具体分析了古田山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甜槠(Castanopsis eyrei)与木荷(Schima superba)不同年龄阶段的空间分布格局以及它们之间的空间关联性。结果表明: 两种优势物种在总体上及不同年龄阶段主要呈聚集分布, 且随年龄阶段的增加, 聚集程度有降低的趋势。两物种在大尺度直观上有明显的生境偏好。两种优势物种的幼树、小树与大树和老树主要呈空间负相关或无空间关联性, 与中树呈空间正相关。甜槠中树与大树、大树与老树主要呈空间正相关, 而甜槠的中树与老树呈空间负相关。木荷中树与大树和老树、大树与老树均呈现空间负相关或无关联。我们发现古田山优势物种通过密度制约和Janzen-Connell效应释放空间, 为其他物种共存提供了条件, 密度制约和Janzen-Connell效应可能是古田山样地甜槠和木荷空间格局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3.
吴镭  陈建华 《生命科学》2003,15(2):119-123,F003
总结了2001年度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医药生物技术与生物技术药物领域项目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其主要研究方向、特点,提出加强医药生物技术与生物技术药物基础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34.
次生针阔混交林是亚热带地区常见的森林类型,研究次生针阔混交林群落的演替特征及其更新规律,将为本地区植被恢复及森林经营管理提供重要依据。该文基于2013和2018年两次调查东白山次生针阔混交林1 hm2固定样地的数据,从木本植物组成、群落物种多样性、物种重要值、径级结构等方面,分析了东白山次生针阔混交林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2013—2018年间,群落内物种数和植株数均显著下降(P<0.05);(2)样地内DBH≥1 cm的个体死亡1 505株,年均死亡率6.40%,新增个体71株,年均补员率0.35%;(3)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均显著下降(P<0.05),其中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下降最多,降低了25.03%,Shannon-Wiener指数降低了11.88%;(4)林冠层中常绿阔叶树种的优势地位在进一步加强,而针叶树种的优势度在逐渐下降;(5)5 a间,大、中径级的个体比例逐渐增加,小径级植株的存活个体比例逐渐下降。该研究表明,2013—2018年间,东白山次生针阔混交林群落组成和结构总体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动态变化,群落处于次生针...  相似文献   
35.
转录水平的调节是真核生物基因调控的主要方式,它对研究杂交反应有重要意义。RNA-DNA杂交反应对于决定基因组中DNA序列和转录产物RNA的关系是很重要的手段。杂交体的形成有二种方式,即DNA驱动的反应和RNA驱动的反应,从中可以得到相互补充的信息。一、DNA驱动反应动力学在DNA驱动反应中,DNA是过剩的,而RNA是少量的,同时存在下列二种反应: DNA+DNA→(k) DNA:DNA RNA+DNA→(k) RNA:DNA 其中k是双分手反应常数,其大小由溶液  相似文献   
36.
在线粒体的蛋白质合成系统中,tRNA只有20几种,是以“三中读二”的方式识别密码子的;而线粒体有自己的密码字典,如终止密码UGA,在那里却为色氨酸编码。tRNA也经历过改变,出现修饰碱基,专一性增强。这说明遗传密码有一个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37.
<正> 胸腺对动物细胞免疫所起的作用目前已被人们所公认。胸腺素是胸腺产生的一簇多钛或蛋白质激素。它们具有促使淋巴干细胞分化成为成熟的具有细胞免疫活性的T细胞亚群的功能,控制和调节免疫反应的质与量。已有几组胸腺提取物的报告,除胸腺素(Thymosin)外,还有胸腺体液因子  相似文献   
38.
以硫酸水解猪血蛋白质、用石灰乳脱酸提取复合L—氨基酸。水解最佳时间20小时。氨基酸生成率和产率分别为49.2%和34%。样品经氨基酸分析仪测定,含17种氨基酸,其中包括7种人体营养必需氨基酸。本法生产工艺和设备简单,生产周期短,容易脱色,,原辅料消耗低,,产品得率高。  相似文献   
39.
外来克隆植物关节酢浆草被大量应用到中国园林绿化中,并出现逃逸和归化现象.关节酢浆草地下块茎的克隆储存可能对其潜在入侵性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基于盆栽试验并模拟园林除草措施进行人工刈割,比较植物各器官生物量、生物量分配,以及根、茎、叶主要功能性状等指标的差异,研究关节酢浆草的克隆储存策略对人工刈割的响应,从克隆储存角度分析植物的入侵机制.结果表明: 刈割强度、刈割频度以及它们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了叶、根的部分生长指标,但地下茎生物量、总生物量在不同刈割条件下没有显著变化,且高频度刈割显著增加了植株对地下茎的生物量分配.关节酢浆草地下块茎的克隆储存功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关节酢浆草对环境干扰的适应能力,从而促进其潜在的入侵性.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