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9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青冈种群克隆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等位酶分析测定了6个青冈种群的克隆多样性。种群和种水平上每基因型含有的个体(克隆分株)数分别为1.270和1.508。青冈种群中克隆多样性较高,Simpson’s指数平均为0.9882,均匀度平均为0.7921。81.3%的基因型为局部分布,仅有1种(0.5%)基因型分布于75%以上的种群中。相关分析表明Simpson’s指数与总氮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与其他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42.
黄山西坡青冈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黄山西坡青冈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研究陈小勇,张庆费,吴化前,宋永昌(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上海,200062)ASTUDYONTHESTRUCTUREANDSPATIALPATTERNSOFCYCLOBALANOPSISGLAUCAPOPULATIO...  相似文献   
43.
Flap核酸内切酶1(Flap endonuclease 1,FEN1)是一种能催化核酸侵入反应的核酸内切酶,可应用于信号放大检测方法,但该酶详细的表达纯化工艺尚无报道,并且活性难以准确测定,限制了其应用。通过合成嗜热古球菌Archaeoglobus fulgidus来源的FEN1基因序列,构建了p ET24a(+)-FEN1-His重组质粒,并通过优化表达条件,得到了FEN1最优表达条件为:37℃、200 r/min振荡培养8 h后,加入诱导剂IPTG至终浓度为0.05 mmol/L,再于37℃、200 r/min诱导表达11 h,最终经镍亲和层析成功纯化得到了分子量约为38 k Da的重组FEN1。同时建立了基于荧光标记探针的FEN1活性测定方法,准确测定了重组FEN1的活性,为建立基于该酶的核酸检测方法提供了可靠的酶活力依据。最终将重组FEN1用于实时荧光PCR偶联高特异核酸侵入信号扩增法检测了乙醛脱氢酶2基因(aldh2)的基因型,得到了准确的分型结果,表明重组FEN1能用于基因多态性的分型检测中,为发展基于核酸侵入反应的核酸检测方法提供了可靠的工具酶。  相似文献   
44.
1985—1987年,在山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松鸦的数量动态进行了初步研究。已知油松林型松鸦遇见数为14.41只,占总数量的53.89%,是松鸦的最适生境。松鸦的数量波动全年出现高峰一个(7月),低谷一个(5月)。  相似文献   
45.
王建平  宗于安 《蛇志》1999,11(3):55-56
蛇是有多种经济用途的野生动物,近年来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捕捉野生蛇类受到资源的限制,驯养蛇类已成为快速致富的重要途径。蛇类驯养成功的关键在于蛇园的拟态程度。目前我国多采用蛇房与蛇园分离的结构,这种结构虽然便于蛇类捕捉,但增加了投资,且与野生蛇类的生境结构有较大差别,不利于蛇的驯养。我们设计蛇房假山一体化结构的蛇园,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现介绍如下。1 蛇房假山一体化结构  蛇房假山一体化是将蛇房与假山建在一起。蛇房建在园内蛇的活动区,内部建造成蛇窝供蛇避暑、冬眠、休息及藏身。蛇房的外围堆垫土层,…  相似文献   
46.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外膜蛋白基因(OmpTS)和溶血素基因(Hly)是其重要的保护性抗原。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两个基因的序列设计引物,扩增其去除信号肽部分的基因片段,再将二者通过柔性片段融合,定向插入到质粒pET32a中构建重组融合表达载体,并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获得与预期大小108 kD相吻合的融合蛋白条带。用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兔抗血清。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该抗体效价为1∶4000以上,且该重组蛋白与抗OmpTS兔血清和抗Hly兔血清都呈阳性反应,表明该融合蛋白保留了外膜蛋白和溶血素的免疫原性,可作为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候选成分。  相似文献   
47.
天目山米心水青冈群落物种组成特点与萌条更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特定的温湿需求,中国的水青冈多分布于亚热带山地,而分布于欧洲和北美的水青冈则为温带的优势种。本文对浙江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内米心水青冈群落物种组成特点和更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3个30 m×30 m样方中共发现132种高等植物,分属于51科86属;种-面积关系符合Arrhenius模型,lg S=0.384 lg A+0.6443;log-series模型能很好地模拟米心水青冈群落中乔木层种-多度关系(R2=0.9596);乔木层优势种为壳斗科的米心水青冈、短柄枹、锥栗等;灌木层优势种有伞形绣球、宜昌荚蒾等;草本层优势种为箬竹、苔草等;群落物种多样性较高,而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与乔木层多样性呈负相关;群落结构表明,天目山米心水青冈群落是稳定的顶极群落,萌条更新在米心水青冈群落中十分常见,55%的乔木层物种具有萌条现象;尤其是米心水青冈,萌条数与母株的胸径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48.
池塘养殖环境下滇池金线鲃仔稚鱼的食性转化与生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3月—2009年3月,把35 000尾滇池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grahami)仔稚鱼分别饲养于3个池塘进行对比饲养研究。密度分别是:P1为208尾/m3;P2为167尾/m3;P3为41尾/m3。饲养期间采用相同的管理措施。每天数据收集采用:在仔鱼孵化后的5~16 d的每天8:00和18:00从每个育苗池中捞取5~8尾仔鱼进行测量分析。仔鱼开口30d后,每月从培育池各捞取15尾,测量全长和体重。研究发现,滇池金线鲃仔鱼的开口时间为孵化后的5d,混合营养期3~5 d,这与初孵的滇池金线鲃仔鱼的全长和卵黄囊较大有关。在容易造成仔鱼大量死亡的混合营养期,通过采用浆状物—轮虫—人工混合饲料的方式,大幅度提高了滇池金线鲃仔稚鱼的存活率,孵化一年后的滇池金线鲃稚鱼存活率可达82.7%。经过一周年的饲养,滇池金线鲃稚鱼的体重由(0.027±0.01) g(0.003~1.22)增长到(8.83±0.54) g(3.7~16.7),月均增重为0.73 g;全长由(15.8±0.30) mm(11.5~20.0)增长到(91.6±1.67)mm(75.0~16.0),全长月均增长6.32 mm。滇池金线鲃稚鱼全年全长的增长呈线性相关,y=9.82+7.05 month(R2=0.989 1);全年体重的增长呈指数关系,y=0.0158 month2.54(R2=0.993 9)。  相似文献   
49.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南拉河鱼类组成及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于2008年1月和5—6月对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的中缅界河——南拉河进行了鱼类资源调查。从野外调查结果及文献资料得知,南拉河共有鱼类42种,隶属4目14科34属。鲤形目的鱼类最多,共有27种,占总种数的64.3%;鲇形目和鲈形目均为6种,占总种数的14.3%;合鳃鱼目2种,占总种数的4.8%。其中,丝尾鳠(Hemibagrus wyckioides)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疑似分布种类——长丝鱼芒(Pangasius sanitwangsei)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和《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南拉河鱼类区系是以喜温的“老第三纪类群”中的热带河平原鱼类为主要成分的,为典型的东南亚热带鱼类区系类型;以底栖鱼类和杂食性鱼类居多。导致南拉河鱼类现状的原因主要为水质污染、过度捕捞、外来种的影响。  相似文献   
50.
中国金沙江一级支流牛栏江的鱼类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11月和2008年10月,对云南省牛栏江流域进行考察,共采集到鱼类标本42种,结合历史记录和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鱼类标本馆馆藏的鱼类标本,整理出牛栏江鱼类名录。在剔除引入种的基础上,采用按所含种属的绝对数目进行排序的传统方法和区系存在度方法对目、科、属级水平进行排序,分析牛栏江鱼类区系组成特点。两种方法结果相差甚远,结果显示:在传统排序方法中的优势科属,即一些世界性分布的科和属,在牛栏江分布的种类并不很多,区系存在度相应较低。相反,一些具有地方性分布和小的科和属,其区系存在度相对较大。显然,以区系存在度分析所得结果更能反映牛栏江流域鱼类区系组成特点。两种方法相结合,分析牛栏江的鱼类区系成分,并与金沙江中下游(石鼓至宜宾段)鱼类区系相比较,表现出高度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