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7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71.
长期氮(N)沉降诱导了土壤养分失衡, 深刻影响着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过程、生态功能及其可持续发展。前期研究发现N沉降下西南森林树木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磷(P)限制, 而土壤微生物是否表现出与植物养分限制特征协同的响应仍未明确。基于此, 该研究以西南山地典型人工针叶林——华山松(Pinus armandii)林为对象, 通过野外原位模拟N沉降实验, 测定了土壤有效养分供给、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C)、N、P)含量以及胞外酶活性, 结合生态酶化学计量的3种模型(比值模型、矢量分析模型与阈值元素比率模型)验证森林根际/非根际土壤中微生物是否受P养分限制。结果表明: (1) N添加下两个土壤位置(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酸性磷酸酶(AP)活性分别显著升高52.5%和53.2%, 导致土壤酶活性N:P分别降低7.8%和4.8%; (2)矢量模型分析发现N添加下两个土壤位置的矢量角度均大于45°, 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的矢量角度分别为52.2°和49.0°; (3) N添加下两个土壤位置C:P阈值(TERC:P)显著降低, 导致C:P阈值与土壤有效C:P的比值(TERC:P/AvC:P)远小于1, 且根际土壤表现更明显。综上所述, 3个模型均表明N沉降加剧了土壤微生物代谢的P限制, 且根际土壤微生物P限制程度更强, 这与土壤和微生物养分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密切相关。该研究结果可为全球气候变化下森林生态系统的适应性管理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72.
以“红星”苹果果实为试材,采用0.5 mmol/L的NO供体硝普钠(SNP)溶液浸泡人工损伤的苹果5 min,考察SNP处理后愈伤期间果实失重率和病情指数,分析伤口处苯丙烷代谢关键酶活性和产物含量,以及H_(2)O_(2)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并探讨其相关生理机制,为苹果果实采后快速愈伤提供方法及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SNP处理显著降低了愈伤期间损伤苹果果实的失重率和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损伤接种果实的病情指数,处理果实的失重率和病情指数于处理第5天时较对照分别显著降低40.2%和31.4%。(2)SNP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伤口处苯丙烷代谢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肉桂酸-4-羟化酶和肉桂醇脱氢酶的活性,并提高了肉桂酸、咖啡酸、阿魏酸、芥子酸、总酚、类黄酮、p-香豆醇、松柏醇、芥子醇及木质素的含量水平;SNP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伤口处的H_(2)O_(2)含量以及POD活性。研究发现,NO可通过激活苹果果实伤口处苯丙烷代谢,提高H_(2)O_(2)含量以及POD活性来促进苹果果实的愈伤。  相似文献   
373.
杨兴艺  包玉  王志泰  陈信同  方周怡 《生态学报》2022,42(24):9995-10010
黔中地区城市扩张过程中,建成区内遗存了大量的孤岛状自然山体,这些保留了原有生境的城市遗存自然山体在完全人工化的城市环境中可以被认为是城市遗存山体野境。然而由于人为干扰程度的不同,城市遗存山体野境的野性程度不同。科学评价城市遗存山体野境的野性水平,可以为城市遗存山体野境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典型的多山城市为研究区域,在山体原有植被保持较好、且形态相对完整的城市遗存山体中,随机选取了18座城市遗存山体野境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综合权重法构建了喀斯特地区城市遗存山体野境自然野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实地调查结合遥感技术,获取了样本山体各指标数据,用线性加权求和法得到样本山体的自然野性评价值。最终通过正态分布法和专家诊断法相结合确定城市遗存山体野境自然野性阈值并进行分级。结果表明:(1)城市遗存山体野境自然野性指标体系由山体特征、动植物特征、环境特征3个准则层和7个指标层及26个评价因子组成,该指标体系对评价喀斯特地区城市遗存山体野境自然野性适宜。(2)城市遗存山体野境的山体特征指标的平均值为0.56±0.13,动植物特征指标的平均值为0.44±0.07,山体环境特征的平均值为0.48±0.12。(3)城市遗存山体野境的自然野性划分为,高野性、中野性、低野性、无野性4个等级。城市遗存山体野境自然野性的阈值是0.43,具有自然野性的山体面积占所选样山总面积的75.6%。研究结果将为判断多山城市人工环境中城市遗存山体自然野境地提供基础理论,为制定城市野境保护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74.
目的:探讨水飞蓟宾(silybin,SIL)对人食管癌EC109细胞系的作用,并探求Notch1以及凋亡通路在其中的角色。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和SIL处理组(75、150、300μM),各组细胞分别处理12、24、36小时。Cell Counting Kit-8(CCK-8)测细胞活力;粘附实验测细胞粘附能力;Caspase-Glo誖3/7定量试剂盒测细胞Caspase3/7的表达;Western-blot测Notch1、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CCK-8检测结果示SIL可有效抑制EC109细胞的活力(P0.01),并呈浓度时间依赖性;粘附实验结果示SIL可以降低EC109细胞粘附能力(P0.01);Caspase3/7检测结果示SIL可以使EC109细胞Caspase3/7活性升高(P0.01);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SIL可以使EC109细胞Notch1和Bcl2表达下降,Bax表达上升(P0.01)。结论:SIL可有效抑制食管癌EC109细胞活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otch1通路,激活凋亡通路相关,SIL可能是食管癌药物治疗领域具有开发前景的药物。  相似文献   
375.
黄河小浪底人工混交林生长季能量平衡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原文文  同小娟  张劲松  孟平  李俊  郑宁 《生态学报》2015,35(13):4492-4499
利用涡度相关系统和小气候梯度观测系统,对黄河小浪底人工混交林2012年生长季(5—9月)各能量通量进行了连续观测,分析了该生态系统能量平衡各项的变化特征,讨论了能量闭合状况。结果表明:潜热通量、感热通量和土壤热通量均与净辐射有类似的日变化特征。各项的绝对值大小表现为净辐射潜热通量感热通量土壤热通量。受日照时数的影响,5—9月能量平衡各项正值的日持续时间逐渐缩短。生长季,净辐射、感热通量和土壤热通量在6月份最大,最大值分别为418.5、231.4和12.5 MJ m-2month-1);潜热通量在7月份达到最大,最大值为320.8 MJ m-2month-1)。潜热通量、感热通量和土壤热通量占净辐射的比例分别在0.48—0.62、0.15—0.55、0.02—0.05之间。人工混交林生长季的能量分配主要以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为主,且潜热通量为感热通量的2倍。波文比呈单峰曲线:6月最大,8月最小。黄河小浪底人工混交林生长季全天能量闭合度为79%。其中,白天闭合程度较高(81%),夜晚较低(41%)。本研究站点存在21%的能量不闭合。其原因可能与通量源区面积不匹配、忽略冠层热储存、湍流能的相位差等有关。  相似文献   
376.
三叶斑潜蝇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恒温条件下测定了三叶斑潜蝇Liriomyza trifolii (Burgess)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并用直线回归法计算出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三叶斑潜蝇的历期、发育速率与温度间相关性明显,其卵、幼虫、蛹及全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9.20℃、10.80℃、6.43℃、8.40℃,有效积温分别为68...  相似文献   
377.
目的:探讨自由基和脑胶质瘤瘤周水肿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大鼠C6脑胶质瘤细胞株,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将细胞株接种在右侧尾状核,建立大鼠脑胶质瘤模型,共60只,术后5天将荷瘤大鼠随机分为3组(EDA高剂量组,EDA低剂量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只,每组10只用来测定荷瘤大鼠瘤周脑组织含水量、SOD活性及MDA含量,剩余10只用来观察荷瘤大鼠生存时间。结果:EDA干预组荷瘤大鼠瘤周脑组织含水量下降,SOD活性增高,MDA含量下降,以EDA高剂量组更为显著。各组荷瘤大鼠瘤周脑组织含水量与SOD活性呈负相关,而与MDA含量呈正相关。且EDA组荷瘤大鼠生存时间延长。结论:由基参与大鼠脑胶质瘤瘤周水肿的形成,自由基清除剂能够减轻大鼠脑胶质瘤瘤周脑组织水肿。  相似文献   
378.
凋落物分解主场效应及其土壤生物驱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凋落物分解主场效应是指凋落物具有在其生长的栖息地比在别的生境分解更快的特征,土壤生物的特化作用被认为是主场效应的产生机理.主场效应是除基质质量和物理化学环境外控制凋落物分解的重要因子,可影响模拟精度的8%.凋落物分解主场效应驱动机制的深入研究对促进分解模型中纳入生物因子,提高区域尺度模拟精度具有重要作用.虽然时间和基质质量可导致主场效应强度变化,但不能全面解释主场效应强度差异特别是负效应的产生.通过分析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土壤生物的作用机理,指出凋落物分解主场效应的土壤生物驱动可能包括土壤微生物的调节性适应,土壤动物的后期插入以及物理化学环境的间接影响.为深入了解主场效应土壤生物驱动机制,更好地模拟凋落物分解过程,提出延长凋落物分解交互移置实验时间,拓展实验空间,结合室内模拟分析和构建分解模型等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379.
目的:探讨西咪替丁联合潘生丁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3月~2011年6月收治的共73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7例给予西咪替丁联合潘生丁进行治疗,对照组36例给予地塞米松、泼尼松、维生素C、维生素D、扑尔敏、钙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总有效率具有差异性(P<0.05);且实验组患者皮肤紫癜消退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关节疼痛、肿胀缓解时间,血尿消失时间,血便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差异性(P<0.05).西咪替丁联合潘生丁也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西咪替丁联合潘生丁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显著,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使用便利,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380.
目的:研究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比值(HDL/LDL比值)、脂蛋白a(LP(a))及超敏C反应蛋白(s-CRP)与冠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20名初发急性STEMI行急诊冠脉造影术并支架植入术患者(<12小时),并于次日晨检测空腹生化血脂分析,测得HDL/LDL比值、LP(a)及s-CRP等相关指标,冠脉造影结果根据Gensini积分系统分轻、中、重度三组,比较三组之间上述三项指标有无差异,并选取冠脉造影正常2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有无差异。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心梗组HDL/LDL比值明显降低(P<0.05),各组间HDL/LDL比值亦存在差异(P<0.05),LP(a)及s-CRP在不同冠脉分级上亦存在着差异(P<0.05),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上述三项指标对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