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复合外源物质对玉米幼苗抗寒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采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SA)、脱落酸(ABA)、磷酸二氢钾(KH2PO4)以及抗坏血酸(VC)进行正交组合获得不同浓度组合的复合外源物质,同时以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将其喷施于玉米幼苗后进行低温胁迫处理,在胁迫结束后使幼苗恢复生长,并测定叶片相关生长指标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9种复合外源物质处理均可显著提高玉米幼苗的相对生长速率、干物质积累速率及脯氨酸含量,降低相对电导率,总体上提高了玉米幼苗的素质。(2)在4℃低温胁迫下,9种复合外源物质处理下幼苗相对生长速率、干物质积累速率、根系活力、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并减缓了丙二醛的积累和相应的膜脂过氧化,降低了相对电导率,提高了玉米幼苗的耐冷性。低温胁迫条件下,水杨酸、脱落酸、磷酸二氢钾和抗坏血酸四种物质组成的复合物可以提高玉米幼苗的耐冷性,其中以SA0.14 g·L~(-1)+ABA 0.015 g·L~(-1)+KH_2PO_4 3.0 g·L~(-1)+V_C 3.0 g·L~(-1)的复合物效果最好。该研究结果为新型复合抗寒剂的应用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2.
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资源植物的垂直分异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先期建成的种子植物数据库,分析了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资源植物的物种丰富度、资源结构及性状特点沿海拔梯度的分异规律.结果表明:(1)根据资源植物物种数量和种数增减速率,全区可划分为4段:速增较丰富带、稳定丰富带、速减较丰富带和速减贫乏带;(2)根据各100 m海拔段之间植物资源结构的相似性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药用植物种数的变化是形成一级分聚的主导因子;(3)随着海拔梯度的上升,资源植物的区系成分、性状特征表现出相对应的垂直分异规律.  相似文献   
33.
报道了产于中国甘肃东南部的桃属一新变种--钝核甘肃桃[Amygdalus kansuensis (Rehd.) Skeels var.obtusinucleata Y.F.Qu,X.L.Chen et Y.S.Lian].该变种与甘肃桃相比,其果实纵径明显小于横径,比值为0.8~0.9;果核较小,近球形或卵状圆球形,顶端圆钝或具一小尖;叶片先端尾状渐尖.  相似文献   
34.
采用磷脂脂肪酸( PLFAs)分析法比较了红毛草﹝Rhynchelytrum repens ( Willd.) C. E. Hubb.﹞非入侵区、轻度入侵区和重度入侵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并对不同程度入侵区土壤部分理化指标的差异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对土壤中不同类型微生物含量与部分理化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程度入侵区土壤中共检测到37种微生物,包括28种细菌、4种放线菌、4种真菌和1种原生动物,其中,细菌含量最高。6种微生物的PLFAs含量较高,且它们在3类入侵区均有分布;27种微生物的PLFAs含量较低,且它们在3类入侵区也均有分布;4种微生物的PLFAs含量较低,且它们仅分布在个别入侵区。随红毛草入侵程度加剧,土壤中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的含量均逐渐升高,且它们在重度入侵区土壤中的含量分别较非入侵区增高11.34%、19.60%和13.95%;并且,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也逐渐升高。随着红毛草入侵程度的加剧,土壤的过氧化氢酶活性逐渐下降,蔗糖酶和脲酶活性以及pH值和含水量均逐渐升高,而纤维素酶活性变化较小;与非入侵区相比,重度入侵区土壤的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59.27%,而蔗糖酶和脲酶活性以及 pH 值和含水量分别升高73.71%、68.60%、15.09%和32.9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的细菌含量与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脲酶活性以及pH值和含水量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909、0.864、0.868、0.836和0.889;土壤中的真菌含量与过氧化氢酶活性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与蔗糖酶活性和pH值存在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39、0.868和0.832。研究结果显示:红毛草能够改变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理化性质,使土壤条件更利于红毛草的生长。  相似文献   
35.
甘肃省裸子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全面系统的查阅、鉴定、登记标本的基础上,依据吴征镒中国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划分方案和廉永善中国特有类群分布亚型的划分方案,对甘肃省裸子植物区系进行了数量统计和区系特征分析,绘制了甘肃省裸子植物种、属地理分布图,种、属数量随海拔变化的关系图和各分布区类型、亚型随海拔变化的关系图.结果表明,甘肃省裸子植物植物区系组成属温带性质,而且甘肃省裸子植物区系具有显著的交汇过渡性质和主体成分二元化结构的特点.并讨论了甘肃省裸子植物种、属分布多度中心变化的状况和青藏高原隆升对甘肃省裸子植物区系组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
为了确定莳萝蒿精油的化学成分,并探究其抑菌活性及抑菌机理.该研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莳萝蒿精油,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其化学成分.采用抑菌圈法、二倍稀释法和生长曲线法测定精油的抑菌活性,采用电导率法和扫描电镜法探究精油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1)莳萝蒿精油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醇类(47.12%)和萜烯类(19.9...  相似文献   
37.
采集不同海拔的细叶亚菊地上部分为原料,采用水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用GC-MS对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通过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共有成分与海拔高度的相关性。不同海拔高度细叶亚菊中挥发油成分差异明显,共有成分5种,分别为樟脑、α-蒎烯、β-蒎烯、桉叶油素、(-)-4-萜品醇。各海拔挥发油中含量最高的化学物质依次为桉叶油素、樟脑、邻-异丙基苯、樟脑、桉叶油素。各海拔相对含量在5%以上的化合物相同的只有桉叶油素。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这5种共有成分的含量与海拔并无显著相关性。海拔高度对挥发油中共有成分含量的变化无规律性影响。  相似文献   
38.
外来入侵植物胜红蓟的胚胎学观察及繁殖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采自我国广东江门和广州两个种群的胜红蓟(Ageratum conyzoides L.)种子为材料,采用流式细胞种子筛选技术(FCSS)和人工控制授粉实验,对胜红蓟的繁殖系统进行研究,并结合整体透明技术和微分干涉差(DIC)显微镜观察法,对其胚珠发育过程和花药结构进行细胞胚胎学观察。种子筛选结果显示,胜红蓟的种子既可以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又可以通过不需要假受精的无融合生殖产生,属于兼性无融合生殖类型。开放性授粉和套袋处理之间的结实率均较高,分别为88%±1.2%和86.2%±1.2%,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而去雄处理的结实率和开放性授粉、套袋这两种处理之间差异显著。胚珠的细胞胚胎学观察结果发现,胜红蓟的有性生殖胚囊发育方式为蓼型,无融合生殖胚囊的发育方式为山柳菊型。胜红蓟的花粉粒在花药内就开始萌发出花粉管,具有闭花受精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闭花受精和兼性无融合生殖等繁殖特性保证了胜红蓟在各种生存环境下的结实量,提高其在新生境中归化和入侵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