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71.
针对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Westwood)、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Quaintance)、桑粉虱Pealius mori(Takahashi)、禾粉虱Aleurocybotus indicus David etSubramaniam等粉虱害虫在我国暴发危害的现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粉虱类害虫可持续治理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项目组在华南、华东、华北、华中和西南等地区开展了粉虱类害虫的调查、监测、预警以及综合防控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结果表明,烟粉虱在我国的发生区域超过20个省份,温室白粉虱在华北和西南地区,黑刺粉虱在华南、华东和西南地区也分布较广,桑粉虱在我国南方桑植区危害严重,禾粉虱在福建省闽东稻区发生为害逐年严重。利用mt COI DNA测序、SCAR技术和CAPS等技术对B和Q型烟粉虱的鉴定结果显示,Q型烟粉虱在我国的分布范围正在不断扩大。通过Maxent预测模型和GIS技术,预测了烟粉虱在我国的适生区、自然越冬北线和不同地区的发生世代数量。对烟粉虱的抗药性监测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和烯啶虫胺是目前华北地区防治烟粉虱较为理想的药剂,而对联苯菊酯、噻虫嗪、啶虫脒和吡虫啉等药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研究了苘麻诱集、黄板诱杀、天敌昆虫和病原微生物对粉虱类害虫的控制作用,并在华南、华东、华北、华中和西南等地区建立了12个示范基地,分别在不同地区开展了粉虱类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的示范和推广,累计印刷技术宣传手册12.4万份,培训各类农民和基层农技人员5.43万人次,累计示范面积4.3千公顷次,技术辐射超过4万公顷次,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72.
半闭弯尾姬蜂寄生对寄主小菜蛾幼虫体液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半闭弯尾姬蜂Diadegma semiclausum对寄主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幼虫体液免疫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半闭弯尾姬蜂寄生能够显著抑制小菜蛾血淋巴内酚氧化酶前体激活,导致体外处理中血淋巴黑化的时间被延长;同时,抑菌物质的产生也受抑制并最终造成离体培养中血细胞的感菌率提高.  相似文献   
73.
报道了吉野蓟马属Yoshinothrips Kud,1985(蓟马科,蓟马亚科)在中国的1新种,天目山吉野蓟马Y.tianmushanensis Mirab-balou et Chen,sp.nov.,并编制了该属分种检索表。该种生活于杂草上。此外,还记述了蓟马亚科中国1新纪录属,伪蓟马属Pseudoxythrips Priesner,1940及中国1新纪录种,齿伪蓟马Pseudoxythrips dentatus(Knechtel,1923)。  相似文献   
74.
纹腹茧蜂属ShelfordiaCameron系中国新记录属。该属一新种———中华纹腹茧蜂Shelfordiachinensis。本新种与分布于印度的长尾纹腹茧蜂S .longicaudatavanAchterberg相似 ,但下列特征可资区别 :产卵器相对较短 ,仅为前翅的 3倍 ;腹部更为细长 ,第 1腹节背板隆起区域为其全长的 7 8;第 2腹节背板具亚平行的陷纹带 ;第 3腹背板前侧区具较大的隆起区域 ;前翅脉沿 1 SR、1 SR +M、m cu和 3 CU1等脉区域褐色 ;前翅 1 SR脉基部弯曲 ;后翅 2 SC +R脉长大于或等于 1r m脉的 1 2 ;颜面中央具浅的凹陷 ;中胸盾纵沟浅等。新种正模 ,♀ ,浙江古田山 ,1980 0 6 1,周文豹采。模式标本存浙江大学寄生蜂标本室。  相似文献   
75.
LUCID:多途径的分类检索和诊断专家系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正如著名分类学家E .Mayr所说 ,电子计算机在适当的时候会成为分类学家的得力工具。当人类社会进入 2 0世纪 ,计算机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昆虫分类学的方法论有了惊人的进展。我国胡奇、蒋奇、屠强、席庆奎等曾利用计算机对昆虫等的传统分类方法进行过研究和开发 ,但他们多利用BA SIC编程或Foxbase和Foxpro开发 ,结构简单 ,界面欠友好 ,内容欠丰富 ,使用欠方便 ,没有形成成熟的产品 ,也没有得到推广应用。国际上近年来开发了许多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多途径的分类检索和诊断系统 ,有的已相当完善 ,…  相似文献   
76.
记述中国无脊姬蜂属Alophosternum Cushman 1新记录种:黑基无脊姬蜂A.nigricoxis Zwakhals,1987,分布吉林省;提供了种的形态特征描述、分布以及特征图.  相似文献   
77.
随着全球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的重视,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不断趋向多媒体、超链接和分布式等特点.Fact Stleet Fusion (FSF)是一款顺应该发展趋势的生物多样性自动化建库工具,生物分类专家无须设计编辑数据库和网页,就可快速设计与创建规范标准、风格统一、维护简便的生物信息系统.文章介绍它的建库框架和功能特色,并以膜翅目茧蜂科滑茧蜂属Homolobus昆虫为例简要说明如何应用FSF建立昆虫多样性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78.
本研究选取优茧蜂亚科Euphorinae (膜翅目Hymenoptera:茧蜂科Braconidae) 的8族19属23种作为内群,茧蜂其它6个亚科的8属8种作外群,首次结合同源核糖体28S rDNA D2基因序列片段和41个形态学特征对该亚科进行了系统发育学研究.利用"圆口类"的内茧蜂亚科Rogadinae、茧蜂亚科Braconinae、矛茧蜂亚科Doryctinae的3个亚科为根,以PAUP*4.0和MrBayes3.0B4软件分别应用最大简约法 (MP) 和贝叶斯法对优茧蜂亚科的分子数据和分子数据与非分子数据的结合体进行了分析;并以PAUP*4.0对优茧蜂亚科的28S rDNA D2基因序列的片段的碱基组成与碱基替代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优茧蜂亚科的28S rDNA D2基因序列片段的GC%含量在40.00% ~ 49.25%之间变动,而对于碱基替代情况来讲,优茧蜂亚科各个成员间序列变异位点上颠换 (transversion) 大于转换 (transition);不同的分析和算法所产生的系统发育树都表明目前根据形态定义出的优茧蜂亚科Euphorinae不是一个单系群,而是一个与蚁茧蜂亚科Neoneurinae和高腹茧蜂亚科Cenocoelinae混杂在一起的并系群;在优茧蜂亚科内部,悬茧蜂族Meterorini和食甲茧蜂族Microctonini (排除猎户茧蜂属Orionis) 为单系群,而宽鞘茧蜂族Centistini、大颚茧蜂族Cosmophorini、优茧蜂族Euphorini、瓢虫茧蜂族Dinocampini为并系群;悬茧蜂族Meterorini在优茧蜂亚科Euphorinae内位于基部位置的观点得到部分的支持,同时食甲茧蜂族Microctonini被判定为相对进化的类群.此外对于优茧蜂亚科内各属之间的相互亲缘关系,不同算法所得到的系统发育属的结果不完全一致,这表明优茧蜂亚科内 (属及族) 的系统发育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9.
80.
寄生蜂是一类十分重要的害虫天敌,在自然控制害虫数量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针对寄生蜂种类繁多、寄主类型复杂、寄生方式多样等情况,发展了寄生蜂的采集和田间调查技术,并对不同采集方法的效果、不同寄主类型的调查细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