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草地贪夜蛾的天敌资源及其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Smith) (FAW)是一种能取食80多种作物、成虫每晚能迁飞100多公里的多食性、迁飞性害虫,自从2018年底入侵我国以来,在我国快速向北扩散,到目前已经在我国18省市区发生,将严重影响我国玉米等粮食安全和农民的收入,及时研发应急防控技术和今后的可持续控制技术已迫在眉睫。根据草地贪夜蛾在美洲原产地的生物学特性及在非洲的控制实践,我们总结了草地贪夜蛾的天敌昆虫(寄生性和捕食性昆虫)和昆虫病原微生物(病毒、细菌、真菌和线虫)种类、主要天敌类群的生物学、天敌昆虫的大量繁殖、昆虫病原微生物的规模化生产、淹没释放应用、生态调控及生物防治的情况,并讨论了我国草地贪夜蛾生物防治的可行性和前景。  相似文献   
112.
烟蚜茧蜂随寄主有翅桃蚜迁飞而被携带扩散的模拟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近  冯明光  陈学新 《昆虫学报》2010,53(2):175-182
蚜虫寄生蜂的广泛分布可能与有翅蚜的迁飞有关。为了证明这一假说, 本研究利用微小昆虫飞行磨系统, 分数十批(≤16头/批)对被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 Ashmead单头寄生后的有翅桃蚜Myzus persicae (Sulzer)进行模拟飞行并系统观察了飞行后有翅桃蚜的单头定殖情况。对实验观察数据按飞行时间和飞行距离进行归类,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析飞行时间和飞行距离对有翅桃蚜定殖后的存活和生殖力、烟蚜茧蜂发育等变量的影响; 采用多项式回归分析对所有变量和归类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 成功飞行并定殖的有翅桃蚜有378头, 其中239头有翅桃蚜定殖后形成僵蚜。形成僵蚜的有翅桃蚜在飞行实验时平均飞行时间和飞行距离分别为2.63 h和2.16 km, 定殖后平均存活了6.11 d, 定殖第6天和第14天平均产若蚜累计数量分别为8.5头和162头。形成僵蚜和未形成僵蚜的有翅蚜的模拟飞行数据和定殖观察数据无显著差异。形成僵蚜的239头有翅桃蚜中, 最终成功育出烟蚜茧蜂205头, 僵蚜出蜂率为85.8%。雌雄性比为1∶5.2。结论认为, 专性寄生蚜虫的烟蚜茧蜂可以利用有翅蚜的迁飞而被携带扩散传播, 有翅蚜迁飞在蚜虫寄生蜂扩散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3.
利用Sony DSC-S85数码照相机和LeicaMZ 16A研究型体视解剖镜(配Leica IM 1000软件系统)进行观察、拍摄和测量,首次以详实的图片资料系统地描述了柑橘爆皮虫(Agrilus auriventrisSaunders)的危害特征。将幼虫危害特征归为幼虫的蛀食、流胶、爆皮和树体死亡;成虫危害特征主要是羽化孔、叶片缺刻等几类症状。将流胶症状分为泡沫状流胶和点状流胶2类;爆皮症状分为小爆皮和大爆皮2类。小爆皮是一个初次被报道的症状,该症状是识别柑橘爆皮虫前期危害的关键特征。  相似文献   
114.
颈双缘姬蜂毒液对寄主小菜蛾的免疫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颈双缘姬蜂Diadromus collaris (Gravenhorst)及其毒液引起寄主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的一些生理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颈双缘姬蜂寄生寄主后可引起寄主小菜蛾蛹总血细胞及浆血细胞和颗粒血细胞数量的上升。寄生后1天观察,血细胞延展行为受到影响,表现在颗粒血细胞放射状丝的产生及浆血细胞伪足的形成受到抑制。通过毒液对寄主离体幼虫血细胞延展行为、形态及活性影响的研究,发现毒液抑制了寄主离体浆血细胞的延展,但对颗粒血细胞的影响不明显;毒液引起寄主浆血细胞和颗粒血细胞的破裂和死亡,毒液对寄主幼虫血淋巴酚氧化酶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反应至40、60及80 min时,毒液处理和未经毒液处理的寄主血淋巴在490 nm处的吸光值差异比较明显。对毒液蛋白成分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发现,毒液中有9种多肽,分子量介于9~50.2 kD,其中50.2、30.5、28.2、25.1 和12.6 kD的多肽含量较高, 与其他蜂毒液的一些作用已知的蛋白条带相似,因而推测它们同样具有免疫及发育抑制作用。结果证明颈双缘姬蜂毒液能破坏寄主细胞及体液因子调节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15.
为了明确茶园暴食性害虫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和茶尺蠖E. obliqua抗药性现状,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本研究采用浸叶法分别测定了5种茶园常用杀虫剂对5个地理种群灰茶尺蠖和2个地理种群茶尺蠖的抗药性。结果表明,不同茶园灰茶尺蠖和茶尺蠖对供试药剂的抗性水平存在差异:浙江兰溪、浙江金华、河南南阳地区的灰茶尺蠖种群和浙江杭州、浙江安吉的茶尺蠖种群对联苯菊酯产生了中高等抗性;浙江杭州的茶尺蠖种群对苦参碱的抗性达到中等水平,其余供试种群对苦参碱抗性处于敏感水平;所有供试种群对虫螨腈、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茚虫威这3种药剂的抗性均处于敏感水平。从化学防治的角度来看,目前茶园灰茶尺蠖和茶尺蠖对虫螨腈、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茚虫威敏感性高,抗性低,推荐合理科学使用,并避免长期使用单一农药。  相似文献   
116.
[目的]调查寄生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的日本开臂反颚茧蜂Asobara japonica的生物学特性,明确其寄生对寄主生长发育及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运用解剖成像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调查分析了日本开臂反颚茧蜂的各发育阶段发育历期、形态特征,以及日本开臂反颚茧蜂寄生黑腹果蝇2龄幼虫后...  相似文献   
117.
卷蛾科幼虫的前胸L毛3根,腹部L1与L2接近,第8腹节SD1一般位于气门上方,第9腹节两D毛常在同一或邻近毛片上,趾钩为单序或双序。幼虫隐蔽生活,生境多异,可卷叶、潜叶、蛀茎、造瘿等,有许多种类为农林重要害虫。本文详细地记述了韩国卷蛾科的重要害虫Ancylis partitana(Christoph),Ancylis hylaea Meyrick和Hoshinoa longicellana(Walsingham)老熟幼虫的形态特征,并提供了形态特征图。所有标本均保存在韩国江原国立大学山林科学学院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18.
记述了采自新疆2新种,四齿米短柄泥蜂M.quadridentata Ma,Liet Chen,sp.nov.和散点米短柄泥蜂M.sparsipunctulata Ma,Liet Chen,sp.nov.,对米短柄泥蜂属中国已知种类检索表进行了部分修订。模式标本分别保存在浙江大学寄生蜂标本室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119.
【目的】为开发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分子标记,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假眼小绿叶蝉DNA进行了测序与分析。【方法】本研究基于Illumina Hi Seq测序技术,构建了PE文库(~400bp),对获得的测序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完成全基因组扫描,并进一步使用MISA分析鉴定基因组序列中出现的微卫星序列(SSR)。针对微卫星序列共设计10对引物,并使用3步法进行引物多态性筛选。【结果】共计检测Scaffold数量为183 194条,其中包含SSR的Scaffold共计1 545条,共计筛选出1 569个SSR位点。在假眼小绿叶蝉的微卫星中,共包括87种重复基元类型,二核苷酸与三核苷酸重复序列为主要重复类型,分别占SSRs总数的70.26%和27.84%;二核苷酸重复基元CA/TG和三核苷酸重复基元AAT/ATT是优势重复基元,分别占SSRs总数的33.96%和5.86%。在设计的10对引物中,5对具有多态性,在8个假眼小绿叶蝉个体中共发现16个等位基因。【结论】结果说明假眼小绿叶蝉SSR位点在多态性方面具有极大的可开发性,具有多态性的SSR位点可对假眼小绿叶蝉种群间的分化,种群间的扩散机理和途径及影响因素等问题提供分子视角。  相似文献   
120.
寄生烟粉虱的桨角蚜小蜂新记录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记述寄生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的桨角蚜小蜂属Eretmocerus Haldeman 4个中国新记录种:酋长桨角蚜小蜂E.emiratus,占桥桨角蚜小蜂E.furuhashii,海氏桨角蚜小蜂E.hayati和刻盾桨角蚜小蜂E$CUlpturatus,以及1个大陆新记录种:黑盾桨角蚜小蜂E.melanoscutus.另外,还提供了中国桨角蚜小蜂属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