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6篇
  免费   318篇
  国内免费   1671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219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204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250篇
  2003年   187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147篇
  1999年   135篇
  1998年   149篇
  1997年   178篇
  1996年   169篇
  1995年   130篇
  1994年   127篇
  1993年   111篇
  1992年   123篇
  1991年   145篇
  1990年   120篇
  1989年   124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47篇
  1984年   39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31篇
  1981年   39篇
  1980年   37篇
  1979年   30篇
  1978年   12篇
  1960年   8篇
  1959年   11篇
  1958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云南杜鹃花上的酵母菌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酵母菌常规分类学方法 ,对采自云南省东部、西部及中部地区杜鹃花上的 119株酵母菌进行了分类研究 ,以期弄清其属种分布特点 ,从而为发掘新种、开发酵母菌资源提供依据。这些酵母菌被归入3大类 10个属 ,显示了云南杜鹃花中酵母菌的种类多样性 ,其中优势属为假丝酵母属 (Candida)。  相似文献   
942.
日本血吸虫新基因Sj-MA的克隆、表达及保护性免疫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发现新基因 ,寻找日本血吸虫病新疫苗候选分子 ,采用Sj雄虫免疫血清筛选Sj成虫cDNA文库。经测序发现新基因Sj MA含有一个完整的阅读框 ,推测其由 2 4 9个氨基酸组成 ,编码分子量为 2 8.8kD的可溶性蛋白质 ,并带有多个能被磷酸化激活的位点 ,提示其可能为一重要的信息传递分子。将Sj MA的cDNA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 5X ,获得Sj MA原核表达的重组体rSj MA/GST ,并在E .coli中高效表达为谷胱甘肽S 转移酶 (GST)融合蛋白 ,分子量为 5 4 .8kD ,Western印迹显示融合蛋白质能被抗雄虫和抗GST血清识别。融合蛋白质免疫小鼠可诱导 34.2 9%的减虫率 ,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表明新基因Sj MA表达的蛋白质能诱导小鼠的抗日本血吸虫的保护性免疫 ,提示其作为日本血吸虫疫苗候选分子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943.
944.
945.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领域的主要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46.
947.
948.
949.
陕西黄龙山林区褐马鸡春季夜栖地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6年4~6月,在陕西黄龙山林区,对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春季夜栖地的选择进行了研究.共记录到22个夜栖地,以夜栖树为中心做一个10 m×10 m样方,测定夜栖地海拔、坡向、坡度、坡位、地貌特征、夜栖树高度和胸径、乔木层盖度、乔木的数量、灌木层盖度、草本盖度、水源距离、人为干扰距离、林缘距离、栖枝高度和栖位上盖度等参数;通过9条样带测定54个随机样方,除栖枝高度和栖位上盖度外,指标相同.结果表明,褐马鸡春季夜栖地多偏向以坡度较大、山坡和山脊、接近水源、远离林边、人为干扰距离较远、乔木盖度和密度较大、栖树胸径较大、灌木层盖度和草本层盖度较小为主要特征的地方.主成分分析表明,前5个特征值的累积贡献率达到72.746%,可以较好地反映褐马鸡春季夜栖地生境特征.根据载荷系数绝对值大小,将褐马鸡春季夜栖地生境选择影响因子分别命名为地形和林下植被因子、气象因子、稳定性因子和水因子.影响褐马鸡夜栖地选择的关键因素是安全、舒适和栖息地转换的方便程度.  相似文献   
950.
为了解中国大陆地区新生隐球菌临床株基因型分布情况, 我们对来自我国中东部地区的18个省、直辖市的120株血清A型和9株血清B型新生隐球菌临床株采用PCR指纹分析、IGS序列测定和MLST(Multilocus sequencing test)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型菌株的M13指纹图谱中主要条带与VNI型标准株相同, 但次要条带与VNI现有各亚型均不相符, 我们将这种新VNI亚型命名为VNIc型, 但VNIc型并不只分布在中国大陆, MLST分析显示中国大陆地区的VNIc型菌株同来自美国、日本、马拉维和巴西的7株菌株亲缘关系高达75, 提示VNIc型可能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分布的基因型; 对血清A型菌株采用(GACA)4和URA-5 RFLP指纹分析则呈现与VNI标准株完全一致的主次条带; 9株血清B型菌株基因型为VGI型。本研究初步揭示了我国大陆地区新生隐球菌临床株的基因型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