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为更好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对基础生物化学教学的内容与方法进行了改革与探索。整个实验教学分为三个阶段,对应这三个阶段的实验内容分为基础性、提高性、研究性实验三个层次,并开放实验室,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2.
霍山石斛产业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霍山石斛的概况,阐述了霍山石斛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在分析了霍山石斛资源状况的基础上,着重剖析了霍山石斛产业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旨在为霍山石斛的产业化开发与持续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3.
道地药材霍山石斛及其相似种的分子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检测霍山石斛与霍山产铜皮石斛、霍山产铁皮石斛及其它产地的几种药用石斛的差异,对霍山石斛及其相似种进行ISSR分子标记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尽管霍山石斛及其相似种的外部形态差异较小,但在ISSR分子标记指纹图谱上却存在着显著而稳定的差异。因此,根据ISSR分子标记指纹图谱所显示的多态性位点差异,能准确鉴别霍山石斛及其相似种植物及药材。此方法简单、稳定性高、可重复性好,在霍山石斛的分子鉴定研究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4.
木糖/葡萄糖异构酶(xylose/glucose isomerase, XIase/GIase)是果葡糖浆生产的关键用酶,也是重要的模式酶,其组成域的结构和功能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采用重叠PCR技术将源自超嗜热菌Thermoanaerobacter thermohydrosulfuricus的Ⅱ型葡萄糖异构酶(TTGIase)N端31个氨基酸序列融合到嗜热菌Thermobifida fusca的I型葡萄糖异构酶(TFGIase)的N端,构建了融合蛋白N-TFGIase。发酵实验结果显示,在相同培养和诱导条件下,N-TFGIase菌体单位浓度产酶量比TFGIase高出约40%;酶学检测结果显示,N-TFGIase比酶活较TFGIase高出26%,最适温度较TFGIase高出5℃,75℃下的半衰期较TFGIase延长30%,最适pH较TFGIase降低1.0。序列分析表明,TTGIase N端序列的mRNA二级结构不形成有阻碍的颈环结构,提高了融合蛋白的表达效率;其含有的31个氨基酸残基的疏水性指数均小于0,利于融合蛋白的初始折叠和包装;其含有的酸性氨基酸残基比例约为碱性氨基酸残基比例的两倍,减小了酸性介质环境对融合蛋白分子表面的影响。实验结果提示,将来自超嗜热菌的Ⅱ型XIase/GIase的N端随机卷曲序列融合到I型XIase/GIase N端,能够提高后者的热稳定性、酸稳定性和表达效率等酶学性质,与我们的预测结果相一致,这为酶的分子改造和生产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5.
采用75%的乙醇提取经乙醚脱脂的蕨菜粉末,提取液回收乙醇后以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依次萃取粗分段,硅胶柱层析、乙酸乙酯-甲醇系统对乙酸乙酯部位梯度洗脱,对其乙酸乙酯洗脱部分反复凝胶柱层析获得2个黄酮单体,分别鉴定为紫云英苷(1)、芦丁(2),其中化合物1为首次从蕨菜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6.
红枫红色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从红枫的叶中提取红色素的方法。对该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结果表明 ,这是一种值得开发的色素  相似文献   
27.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电泳,分析了6个品种太子参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并运用相似关系R-链连接法进行了模糊聚类分析划分了类群,探讨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从酶学水平的表型证实了宣参老品种是原生种,其它类群有一定程度分化,但都与宣参老品种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28.
蕨菜多糖超声波辅助提取及其药理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蕨菜多糖的提取工艺,同时检测蕨菜多糖的药理学活性。实验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考察液料比、浸提次数、超声浸提时间、超声功率四因素对蕨菜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运用Design Expect 10.0软件分析,通过响应面分析法(RSM)优化提取条件,对蕨菜多糖促进小鼠脾细胞增殖能力和抑制结肠癌细胞(HTC-8)增殖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蕨菜多糖的优化提取工艺为:液料比:36.2∶1;浸提次数:4次;超声浸提时间:43.1 min;超声波功率:240 W,在此条件下,蕨菜多糖提取效果最好,提取得率达8.60%。各因素对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程度:浸提次数>液料比>超声浸提时间>超声功率。通过药理活性研究表明,本实验获得的蕨菜多糖具有脾细胞免疫增值和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活性。  相似文献   
29.
蕨菜黄酮对小鼠体内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TBA法)测定小鼠血清和肝组织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蕨菜黄酮可降低小鼠血清及肝组织中MDA含量.对于血清,随着饲喂的蕨菜黄酮量的增加,MDA相对含量降低的程度越显著,150mg/kg组与300mg/kg组相比,MDA相对含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对于肝组织,随着蕨菜黄酮量的增加,MDA相对含量逐渐降低,但当蕨菜黄酮量达到一定值(150mg/kg)后,再继续加入蕨菜黄酮量,则对MDA相对含量的影响与150mg/kg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说明在本实验条件下,饲喂蕨菜黄酮有明显改善小鼠机体代谢合成,具有清除体内氧自由基功能以及增强机体抗氧化功能等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