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39篇 |
免费 | 305篇 |
国内免费 | 1721篇 |
专业分类
566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8篇 |
2023年 | 109篇 |
2022年 | 128篇 |
2021年 | 128篇 |
2020年 | 131篇 |
2019年 | 118篇 |
2018年 | 118篇 |
2017年 | 77篇 |
2016年 | 109篇 |
2015年 | 143篇 |
2014年 | 224篇 |
2013年 | 158篇 |
2012年 | 201篇 |
2011年 | 201篇 |
2010年 | 154篇 |
2009年 | 158篇 |
2008年 | 168篇 |
2007年 | 147篇 |
2006年 | 161篇 |
2005年 | 125篇 |
2004年 | 251篇 |
2003年 | 194篇 |
2002年 | 151篇 |
2001年 | 121篇 |
2000年 | 147篇 |
1999年 | 138篇 |
1998年 | 153篇 |
1997年 | 178篇 |
1996年 | 170篇 |
1995年 | 131篇 |
1994年 | 127篇 |
1993年 | 111篇 |
1992年 | 123篇 |
1991年 | 145篇 |
1990年 | 120篇 |
1989年 | 124篇 |
1988年 | 48篇 |
1987年 | 39篇 |
1986年 | 46篇 |
1985年 | 47篇 |
1984年 | 39篇 |
1983年 | 29篇 |
1982年 | 31篇 |
1981年 | 39篇 |
1980年 | 37篇 |
1979年 | 29篇 |
1978年 | 12篇 |
1960年 | 8篇 |
1959年 | 11篇 |
1958年 | 1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6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家兔与大鼠腓肠肌的生后发育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分析了家兔、大鼠腓肠肌在生后各年龄阶段的内侧头、外侧头的内侧亚体、中间亚体或外侧浅亚体、外侧亚体或外侧深亚体内快慢肌纤维的发育情况,应用大体解剖结合组织化学方法确定了其肌亚体,并进行琥珀酸脱氢酶染色、图像分析两型肌纤维的直径特征,以及肌构筑学与肌诱发电位的测量。结果表明:家兔在生后1个月时,内侧亚体从其深面凸现于内侧头与外侧亚体之间,中间亚体居于内侧亚体远端;大鼠内侧头未能区分肌亚体,其外侧头分为内侧亚体、外侧浅亚体,而外侧深亚体居于外侧浅亚体的深面呈重叠状:生后2、3天均未能分出Ⅰ、Ⅱ型肌纤维,也未见有原始肌束;Ⅰ、Ⅱ型肌纤维比例随年龄增长而变化,内侧亚体的Ⅱ型肌纤维比例在家兔与大鼠的生后发育中始终占优,而在其它各肌亚体内,Ⅱ型肌纤维的比例在发育中不恒定,直至成年后Ⅱ型肌纤维才趋于稳定并占优。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各肌亚体内Ⅱ型肌纤维的直径在各年龄段均大于Ⅰ型肌纤维。生后6个月家兔外侧头内侧亚体(FL/CSA)比值越大,倾向于速度型构筑;内侧头、中间亚体和外侧亚体(CSA/MW)比值越大,倾向于力量型构筑。大鼠腓肠肌外侧头内侧亚体乙酰胆碱酯酶染色显示葡萄状运动神经末梢支配慢肌纤维,斑点状运动终板位于快肌纤维。 相似文献
122.
用离体血管收缩功能实验法分析了大鼠基底动脉(BA)和尾动脉(CA)平滑肌细胞G蛋白的异质性。结果显示,当BA和CA平滑肌被精氨酸血管加压素(AVP)激动后,该两种血管对G蛋白非选择性激活剂GTPγS的收缩反应发生了相反的变化:BA对GTPγS的收缩增强,并且这种收缩增强不受百日咳毒素(PT,Gi和Go抑制剂)的影响。而霍乱毒素(CT,Gs激活剂)则完全抑制这种收缩,呈单相反应。与BA相反,CA对GTPγS的收缩减弱,后者可被PT预温育反转为收缩增强,而且CT对这种收缩的抑制作用短暂,呈双相反应。结果提示,BA和CA平滑肌细胞介导激动剂收缩反应的G蚕白存在异质性。 相似文献
123.
龟鳖类寄生血簇虫六新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血簇虫(Haemogregarina Danilewsky,1885)属真球虫目(Eucoccidia)血簇虫科(Haemogregarinidae),这一属的寄生虫,其寄主以爬行动物为主,两栖动物和鱼类也有寄生。至今已记载有300余种。龟鳖类的血簇虫研究,国内尚无报道。作者在1984年3月—1985年3月,对我国龟鳖类寄生的血簇虫进行了调查研究,共解剖检查了中华 相似文献
124.
双光子及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术研究天花粉蛋白对人绒癌细胞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天花粉蛋白(trichosanthin, TCS)是从中草药栝楼根中提取的一种核糖体失活蛋白,具有抗肿瘤和抗HIV功能.应用双光子及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术结合特异性荧光探针Hoechst 33342、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酯 (DCFH-DA)、Indo-1和Fluo 3-AM,首次同时观察了TCS诱导人绒癌细胞(JAR细胞)凋亡过程中活性氧自由基(ROS)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TCS引起的[Ca2+]i升高和ROS形成参与了TCS诱导的JAR细胞凋亡,并且ROS形成和[Ca2+]i升高有关.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术的研究结果表明,[Ca2+]i升高不是导致ROS形成的主要原因,TCS诱导产生的ROS可能是通过TCS与JAR细胞膜表面受体作用介导的. 相似文献
125.
126.
红腹锦鸡血细胞的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为了探讨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血细胞的形态特征,为生理学研究提供生物学基础资料,利用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红腹锦鸡血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红腹锦鸡红细胞呈椭圆形或扁圆形,表面光滑,具核;白细胞为球形,体大,淋巴细胞表面有绒毛状突起,嗜中性粒细胞核一般分2~5叶,嗜酸性粒细胞核一般分2叶,嗜碱性粒细胞核分2~3叶,单核细胞表面粗糙不平,核大,呈肾形或圆形;凝血细胞呈球形或不规则形。 相似文献
127.
红腹锦鸡和丽纹龙蜥视网膜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进一步探讨动物视网膜结构与机能的关系,利用光镜和扫描电镜比较观察了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丽纹龙蜥(Jspalura splendida)视网膜的结构。结果表明,红腹锦鸡、丽纹龙蜥的视网膜均由四层细胞构成,在光镜下均可分为十层结构。红腹锦鸡视网膜平均厚225·2μm,视细胞与节细胞数比约为2:1;丽纹龙蜥视网膜平均厚156.2μm,视细胞与节细胞数比为1:1。红腹锦鸡、丽纹龙蜥视网膜视细胞的平均密度分别为(124828±24404)个/mm2和(33165±7034)个/mm2。显示了红腹锦鸡和丽纹龙蜥均具有昼行性动物视网膜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28.
长白山溪流河岸带森林木本植物多样性沿海拔梯度分布规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样带网格调查方法和α、β多样性指数分析方法,研究了长白山河岸带原始林和次生林群落木本植物多样性沿海拔梯度分布规律及其对采伐干扰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海拔区域河岸带原始林群落均由11~13个树种组成,其在群落中的地位随海拔升高而发生变化,阔叶树种优势地位逐步被针叶树种所取代,采伐干扰不仅改变了群落树种丰富度及其在群落中的地位,而且使针叶树种取代阔叶树种的趋势有所增强;河岸带原始林群落物种多样性沿海拔梯度呈现出中、低海拔区域相对较高且比较恒定(2.454~2.544),高海拔区域(2.250)下降的分布规律,采伐干扰改变了其沿海拔梯度分布格局(波动型),加大了不同海拔区域群落间的波动性(2.174~2.692);河岸带原始林群落树种沿海拔梯度的变动速率相对较低(1.5~3.5),且群落相似性较高(0.85~0.94),采伐干扰使次生林群落树种沿海拔梯度的变动幅度增大(0.5~6.0),群落相似性下降(0.68~0.91),但次生林群落沿海拔梯度分布仍具有较高连续性. 相似文献
129.
末端转移酶 (Td T)介导的 X-d UTP切口末端标记法(Td T-mediated X-d UTP nick end labeling TUNEL)是目前原位检测细胞凋亡最敏感、快速、特异的新方法 ,已广泛用于医学生物学领域 ,尤其对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它的标记靶是凋亡细胞 DNA在核小体处断裂形成的 3′-OH,通过TDT将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结合到 3′-OH末端上 ,通常所用核苷酸为 d UTP,再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TUNEL法检测的成功与否和组织的修复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一般石蜡包埋切片作 TUNEL检测 ,其修复的方法均采用蛋白酶 K处理。在实践操作中我们发现这… 相似文献
130.
马铃薯HMGR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其表达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RT-PCR技术,从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幼叶中克隆了一个约1.0kb的cDNA片段,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cDNA与忆报道的马铃薯HMGR基因家族的三种类型基因具有较高核酸序列同源性,与HMGRⅠ基因同源性为77.0%,HMGRⅡ基因为93.2%,HMGRⅢ基因为77.1%。其中3’端非翻译区序列与HMGRⅠ、HMGRⅡ、HMGRⅢ三种基因同源性分别为50.2%,8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