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30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51.
松茶间作茶树叶片解剖构造和气孔活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752.
猪链球菌2型可能的毒力基因的发现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田云  Frank  M  Aarestrup  陆承平 《微生物学报》2004,44(5):613-616
猪链球菌2型(SS2)感染已成为影响全世界养猪业的重要问题之一。SS2菌株可分为毒力株、弱毒力株和无毒力株,但目前尚无区分此3类菌株的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为了获得毒力株特异的基因序列,对毒力株HA9801及无毒力株12^#进行了抑制性差减杂交(SSH)实验,获得了5个可能的新的毒力基因片段,分别是转录调节子、氨基酸通透酶、ABC转运子及表面锚定蛋白,在国内外尚属首次报道。这一发现将有助于区分SS2型菌株的毒力类型,并为SS2毒力株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53.
云南蒙古族体质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云南省通海县调查了439例(男为202例, 女为237例)蒙古族人的67项体质指标(9项观察指标和58项测量指标), 计算出32项体质指数, 并对身高和11项指数进行了分型统计。研究结果表明: (1)云南蒙古族有蒙古褶率较低,有上眼睑皱褶率较低。鼻根高度男的中型率最高, 女的低型率最高。鼻翼高度男女均以中型率最高, 上唇皮肤部高度男女多为中等; 耳垂男女以三角形率最高。发色多为黑色, 眼色多为褐色, 肤色多为黄色。(2)云南蒙古族身高男女均为亚中等身材, 男性的亚中等型率最高, 女性的矮型率最高。按分型比例来看, 云南蒙古族男女均为中头型(头长宽指数)、高头型、超狭面型、中胸型、中肩型、中腿型、窄骨盆型、中躯干型率最高。头宽高指数男性为中头型率最高, 女性为阔头型率最高。(3)在7个蒙古族族群中, 蒙古族头长值、鼻高值最大, 鼻宽、口裂宽、形态面高值最大,头宽、额最小宽、面宽、身高、体重值最小。(4)在14个云南族群中, 云南蒙古族形态面高、鼻高、体重值大, 身高值较大,鼻宽、口裂宽值较小。(5)云南蒙古族体质与阿昌、白族、彝族最为接近。(6)云南蒙古族总体上属于蒙古人种南亚类型体质, 是南亚类型中体质相对接近于北亚类型的一个族群。(7)云南蒙古族体质形成与其族源及与周边族群的基因交流有关。  相似文献   
754.
安徽地区克氏原螯虾白斑综合征的诊断及朔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诊断安徽地区养殖的克氏原螯虾发生疫情的病原,追踪感染源,为疫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集病料,参照OIE推荐的套式PCR法检测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将病螯虾鳃丝组织研磨后离心,取上清液接种健康克氏原螯虾.透射电镜观察病原特征.综合流行病源学及病原检测,分析养殖地区的可能感染源.[结果]发病螯虾感染了WSSV,动物实验可见和发病螯虾相同的临床症状,证实该病原引起养殖螯虾发病.电镜观察可见典型的白斑综合症病毒颗粒.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水产颗粒膨化饲料和冷冻饲料甲壳类检测阳性.[结论]该地区养殖的克氏原螯虾近年爆发的疫病病原为WSSV,推断地区性克氏原螯虾WSSV的感染并流行与污染的饲料有关.  相似文献   
755.
【目的】除了猪链球菌2型外,猪链球菌9型(SS9)也是目前流行血清型,同时也是人畜共患病原菌。前期研究发现,DNA核酸酶(Ssn A)存在于SS9毒力株中,在SS9无毒株中不存在。为明确Ssn A对SS9毒力的影响,本研究构建ssn A缺失株Δssn A,并研究其生物学功能。【方法】用穿梭质粒p SET-4s构建Δssn A,并通过斑马鱼毒力试验、HEp-2细胞黏附、猪全血存活和酶活检测等试验,评价Ssn A对SS9毒力的影响。【结果】斑马鱼毒力试验显示,Δssn A对斑马鱼毒力显著降低,半数致死量是野生株的11.2倍;Δssn A对HEp-2细胞的黏附率为野生株的60.61%;Δssn A在猪全血中的存活率为野生株的71.88%;酶活试验表明,Ssn A可降解线性和环状DNA。【结论】本研究表明SS9 Ssn A具有降解线性和环状DNA能力,该基因缺失后细菌对斑马鱼毒力、黏附HEp-2细胞能力、在猪全血中存活及分解DNA能力都显著降低,证实Ssn A是SS9的一个毒力因子。  相似文献   
756.
苦楝果实中某些化学成分及其对菜青虫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汪文陆  王义 《昆虫学报》1994,37(1):20-24
采用生物活性追踪法,从苦谏(Melia azedarach)果实中分得苦楝新醇(I)、苦谅酮(II)苦楝醇(III)、苦楝二醇(IV),苦楝三醇(V)、香草酸(VI)、香草醛(VII)和川楝素(VIII)。根据波谱(1R,MS,1H-NMR,13C-NMR)分析和理化常数测定确定其结构,其中I为一新化合物。生测结果表明,II-V和VIII对菜青虫(Pieris rapae)有明显的拒食活性,VIII还表现出明显的胃毒活性;I、VI和VII仅表现出一定的拒食活性。  相似文献   
757.
RTN4-C属于编码内质网蛋白的基因家族(RTNs)。为研究RTN4-C在肝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SMMC7721肝癌细胞株的影响,利用RT-PCR检测RTN4-C在肝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构建RTN4-C-pcDNA3.1真核表达重组质粒,用脂质体介导转染SMMC7721肝癌细胞,通过G418稳定筛选,建立转染RTN4-C/SMMC7721稳定细胞株。MTT法测定转染前后细胞生长改变、吖啶橙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改变、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肿瘤相关蛋白p53、Hsp70和c-Fos表达改变。结果表明,RTN4-C/SMMC7721细胞生长减慢,与对照组相比,第2、3、4d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33·8%±0·026、56·2%±0·094、34·8%±0·077;凋亡明显增多。突变型p53蛋白从核内转移到细胞质且表达减弱,c-Fos、Hsp70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弱。提示RTN4-C基因在肝癌组织中存在表达差异,促进突变型p53的核转移并减少其表达量、抑制癌基因c-Fos和Hsp70的表达,从而抑制SMMC7721细胞的生长,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758.
猪链球菌2型对扁桃腺上皮细胞的黏附和侵袭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链球菌2型(SS2)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体,溶菌酶释放蛋白(MRP)是SS2的主要毒力因子之一。用天然表达MRP的江苏分离株HA9801和不表达MRP的上海分离株SH006444,研究SS2对仔兔扁桃腺上皮细胞的黏附和侵袭作用。黏附计数结果表明,HA9801(MRP+)和SH006444(MRP-)均能对扁桃腺上皮细胞高水平黏附。扫描和透射电镜均观察到HA9801的高水平黏附现象,黏附部位是细胞膜和细胞微绒毛,并观察到细胞膜上有链球菌正处于内化过程中。裂解记数结果表明,HA9801有低度侵袭力,SH006444未检测到侵袭力。结果提示,扁桃腺是SS2的定殖器官和感染门户;MRP+菌株黏附后直接侵入细胞内是其穿过扁桃腺上皮细胞屏障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59.
分别以含铁培养基和限铁培养基培养4株兔多杀性巴氏杆菌JS、C51—2、C51-3及C51—17株,用刚果红结合试验初步分析铁调节外膜蛋白(IROMPs)表达情况,同时破碎菌体,提取外膜蛋白,经SDS-PAGE比较这4株细菌在正常培养条件、富铁培养条件及限铁培养条件时外膜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限铁培养时,细菌表现出对刚果红染料较强结合性,且这4株巴氏杆菌均表达数种高分子量的IROMPs,主要有147kD、135kD、99kD、94kD、82kD及72kD蛋白带,4株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而正常或富铁条件培养时均不表达上述条带。免疫印迹结果显示,正常条件培养的全菌(C51—17株)抗血清中不含有针对IROMPs的抗体,限铁培养的C51-17株IROMPs可诱导机体产生相应抗体,并且能与JS、C51—2及C51-3株的IROMPs发生抗原交叉性反应。同时用间接ELISA检测C51—17株3种IROMP(99kD、94kD和87.6kD)的交叉抗体效价,结果这3种抗血清均与其它3株的产生较高的交叉抗体滴度。  相似文献   
760.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是嗜肝DNA病毒的原型,HBV感染所致的乙型肝炎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现有的抗乙肝药物包括核苷类似物和干扰素均难以达到临床治愈,研究新的抗乙肝药物、评价新的联合治疗策略均离不开合适的动物模型。土拨鼠肝炎病毒(woodchuck hepatitis virus, WHV)于1978年美国费城动物园患肝癌的土拨鼠中首次被发现,因其基因组结构、复制周期与HBV高度近似,被归类为嗜肝DNA病毒。WHV感染土拨鼠后的自然史与HBV感染人高度近似,因此土拨鼠模型很早就被用于乙肝DNA疫苗、抗HBV药物的评价。近年来土拨鼠多种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免疫细胞表面标志先后被克隆和鉴定,T细胞应答的检测方法包括淋巴细胞增殖实验、CD107a脱颗粒实验逐步被建立,大大促进了土拨鼠模型在HBV发病机制及免疫调节治疗中的应用。本文主要综述了WHV感染土拨鼠模型的免疫学特征,以及该模型在抗乙肝病毒药物评价和免疫调节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