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微波技术在免疫组织化学中的应用李科杨红胥维勇杨群(四川省人民医院病理科,成都610072)免疫组织化学一般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来恢复组织切片上被掩盖的抗原决定族。近年来,我们应用微波(MW)处理技术,使阳性结果清晰可辨,定位准确,获得了免疫组织化学显色较...  相似文献   
62.
核酸(DNA和RNA)和蛋白等生物大分子(尤其是它们的序列资料)可作为重要的生物性状用于系统分类和演化等主题的研究。相对于形态学性状而言,分子性状不仅是前者的补充,而且具有许多前者无法比拟的优点;比如DNA作为遗传信息的直接载体能较准确地反映生物类群之间的系统发生关系、信息量巨大、易于定量化和进行计算机分析等等。分子古生物研究包含两个方面:一、发掘化石生物分子,以提供历史生物界演化过程中的直接遗传学证据以及检验分子演化速率等方面的独特数据;二、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数据,探讨化石生物界的系统发生问题。上述两个研究方向均已成为当今演化生物学领域的热点。有孔虫等具有重要化石记录的微体生物的分子系统学研究已经开始。随着现生的和化石的生物分子资料的逐渐积累,预期在不久的将来,分子资料将成为微体古生物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数据之一。  相似文献   
63.
云南鳞毛蕨属泡鳞亚属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修订了鳞毛蕨属泡鳞亚属的特征范围,对该亚属的2个组12个种进行了分类研究,发现其中有新种1个,云南新分布的种5个。本文还对长期混淆不清的Dryopteris labordei与D.gymnosora 的分类特征还进行了清理,恢复前者为独立存在的种。  相似文献   
64.
云南铁角蕨Asplenium yunnanense与泸山铁角蕨Asplenium lushanense的分类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对云南铁角蕨与泸山铁角蕨及近缘类群的叶绿体rbcL基因和trnL-F、rps4-trnS基因间隔区序列进行PCR扩增和序列分析;并与已经发表的铁角蕨属植物的相应序列进行比较,发现云南铁角蕨与泸山铁角蕨的rbcL基因和trnL-F、rps4-trnS基因间隔区序列之间均未表现出差异,因此叶绿体DNA序列的证据不能将云南铁角蕨与泸山铁角蕨分开,从而从分予系统学方而证明云南铁角蕨与泸山铁角蕨是一对亲缘关系非常近的物种。  相似文献   
65.
云南水龙骨科水龙骨亚科孢子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云南产水龙骨科水龙骨亚科4属8种1变种植物的孢子进行了详细观察,其中篦齿蕨Metapolypodium manmeiense以及扫描电镜下观察的蒙自拟水龙骨Polypodiastrum mengtzeense为首次报道。研究结果表明,该亚科植物孢子形态较为一致,均为单裂缝,两侧对称,极面观为椭圆形,赤道面观为豆形,具周壁或不具周壁,外壁正面观均为较整齐的疣状纹饰。本文还就孢子形态及其与该亚科植物的系统分类和演化关系进行了讨论,为水龙骨科的系统分类及孢粉学研究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66.
水龙骨亚科植物(水龙骨科)的形态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龙骨科水龙骨亚科5属16种植物的孢子形态、叶表皮结构、叶柄和根状茎的横切、根状茎上的鳞片以及叶脉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分析,探讨了该亚科植物的系统位置和亲缘关系。结果表明,在该亚科植物类群中,主要分布于亚洲亚热带地区的篦齿蕨属、拟水龙骨属和水龙骨属的亲缘关系较近,而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的棱脉蕨属和亚洲温带地区的多足蕨属的系统位置则分别较孤立。  相似文献   
67.
提议贡山三尖杉的新名称Cephalotaxus talonensis Cheng et Feng ex S.G.Lu et X.D.Lang替代不合法的旧名称Cephalotaxus lanceolata K.M.Feng in Cheng et al.(晚出同名)。对比贡山三尖杉和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 Hooker的模式标本和自然生长状态下的叶片形态,支持将贡山三尖杉处理为种的等级,不赞同Silba(1990)将贡山三尖杉降为三尖杉的变种[Cephalotaxus fortunei Hooker var. lanceolata(Feng) Silba]。文中提供4幅参照图片。  相似文献   
68.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9种肿足蕨属植物即肿足蕨、光轴肿足蕨、修株肿足蕨、鳞毛肿足蕨、稻城肿足蕨、球腺肿足蕨、山东肿足蕨、福氏肿足蕨、腺毛肿足蕨和2种近缘种林下凸轴蕨及大膜盖蕨叶表皮微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9种肿足蕨属植物的叶表皮细胞均为不规则型,垂周壁为深波状;叶上下表皮均有毛;气孔器类型有6种,为极细胞型、腋下细胞型、不等细胞型、不规则四细胞型、不规则细胞型和横列型。不同种间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表现出一定差异,对种的划分有一定的分类学意义。讨论了肿足蕨属植物与蹄盖蕨科、鳞毛蕨科、金星蕨科、林下凸轴蕨及大膜盖蕨的亲缘关系,为肿足蕨属植物的系统学研究提供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69.
蕨类植物起源与系统发生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蕨类植物是一群非常古老的植物,在其漫长的演化历史中丢失了大量的系统发生信息,因此重建其系统演化关系是蕨类植物学家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来的分子系统学研究已经确立了一些类群的系统关系,但现存的蕨类分类系统和系统发生关系还有很多谜团有待揭开.化石记录表明蕨类植物最早出现于大约4亿多年前,但大部分现代真蕨类缺少足够的化石证据.它们的起源时间和方式及其内部各类群的系统发生关系等诸多问题的解决,还有待于大量形态学和不同分子水平上的实验数据的进一步积累,并结合其直接的化石证据进行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70.
蒜头果的核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nthis paper, the kmyotype of Molania oleifera Chun et Lee has been reporte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number of the somatic chromosome of the species is 26, and its basic chro-mosome number is x = 13. The hayotype fonmtla is 2n = 2x = 24m (2SAT) 2sin, and belongs to 1A type of Stebbins karyotypic symmet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