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影响水稻纹枯病流行、危害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连作早稻为研究对象,对影响水稻纹枯病发生、危害有关的因子,即品种、施氮肥量、气象因素、为害损失、发病时间、病情程度及药剂等作了系统的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品种间存在抗病性和危害损失程度上的差异;施氮肥量与发病程度关系密切;气象因素中以日均温和雨日频率与病害流行速率关系密切;发病时间与为害损失率相关性不明显,药剂防治效果与控病时间、病情基数有关.  相似文献   
12.
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 Sclater)的繁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麂是我国特有的鹿科动物。仅分布皖南、浙西及与之接壤的闽、赣部分地区,从北纬28°-31°,东径117°-120°的37个县的范围内(Sheng et,L,1980)。由于黑麂数量稀少,且栖居中山密林,活动隐蔽,因而以往对它的繁殖情况一无所知。为保护和利用这一特产动物资源,我们于1978年1月至1981年2月,对黑麂的繁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黄鼬的产仔环境和鼬巢密度调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长江中下游平原及华北平原是黄鼬(Mustela Sibirica)的主要产区,在黄土高原地区的数量则较为稀少。为了掌握黄鼬对繁殖环境的选择和各地资源状况,达到合理利用黄鼬资源的目的,我们选择长江流域的崇明岛,淮河流域的宿县,黄河流域的衡水县及黄土高原的太原、交城进行调查。调查期间,得到上海市畜产公司、山西省和太原市畜产公司、衡水地区畜产公司及宿县地区畜产站的热情支持。  相似文献   
14.
RAPD技术及其在哺乳动物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引 言现代生态学的不断发展 ,改变了过去主要采用宏观的方法来研究生物与生物及环境的关系。在种群生态学研究中 ,越来越多的学者采用微观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来研究种群的生存问题 ,新学科分子生态学得到快速的发展。目前 ,从分子水平来研究种群生态 ,较多采用限制性酶切图谱 (RFLP)和以PCR为基础的RAPD技术以及DNA序列分析技术。在使用这些技术时 ,很多实验的条件往往会影响实验的结果。本文根据作者在实验中的体会 ,结合一些研究者已有的工作 ,对RAPD的原理、影响因素以及在哺乳动物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作简单介绍。2 …  相似文献   
15.
采用所有事件取样法对哺乳期林麝Moschus berezorskii幼体的摄食时间分配进行研究.结果 表明,幼麝吮乳时间随周龄的增加而减少,取食固体饲料(青饲料和混合饲料)的摄食时间随周龄的增加而增加.1月龄中,吮乳时间占总摄食时间的90.8%,青饲料占9.2%.2月龄和3月龄中,幼麝取食固体饲料时间分别占总摄食时间的84.7%和94.9%,吮乳时间分别占15.3%和5.1%.哺乳期雌性幼麝取食母乳、山芋藤和桑叶的时间明显高于雄性幼麝(P<0.05),而取食精饲料、苦荬菜时间与雄性幼麝无明显差异(P>0.05);单胎幼麝吮乳、取食山芋藤时间明显高于双胎幼麝(P<0.05);而取食精饲料、苦荬菜时间明显低于双胎幼麝(P<0.05),两者取食桑叶时间差异性不显著(P>0.05).幼麝的摄食时间分配表明,母乳是1月龄幼麝的主要食物成分;2月龄以后,幼麝大量取食固体饲料,母乳在食物组成中退居次要作用.幼麝间吮乳时间的差异反映了不同个体间营养状况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动物的年龄组成是种群的重要特征,因此,研究野生动物年龄的鉴定方法,是种群生态的主要内容之一。对于狩猎动物来说,年龄鉴定的最终目的是为探索种群数量动态,为确定猎期和猎取量提供依据。测定年龄有多种方法,眼水晶体主要由水、蛋白质和少量无机盐组成,它本身无血管及神经,受环境的影响小,是较为稳定的组织。Lord(1959)通过棉尾兔(Sylvilagus)眼水晶体的研究后指出:水晶体在整个生命过程中不断生长,所以能根据水晶体重量来测定其相对年龄。科尔诺斯基(Kolenosky)等(1962)研究叉角羚(Antilocucapa)后认为,可根据叉角羚眼水晶体  相似文献   
17.
最小存活种群——保护生物学的一个基本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宏发  陆厚基 《生态学杂志》1996,15(3):50-55,20
  相似文献   
18.
毛丝鼠妊娠与泌乳期的热能代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丝鼠(Chinchilla lanigera)是一种珍贵的毛皮动物,1975年12月,我国引入试养;虽然能养活和繁殖后代(王培潮等,1979;1980a;1981),而对繁殖时期的代谢强度,尚不清楚,国外亦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9.
毛冠鹿的分布、资源和习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毛冠鹿(Elaphodas cephalophus)为麂亚科(Muntiacinae)毛冠鹿属的唯一种类,主要产于我国。然而,除其分布尚有零星报道外,对其资源、食性和繁殖等还没有或很少研究,以至对毛冠鹿的保护和利用长期处于心中无数的状态。为了合理利用毛冠鹿资源,从1973年至1981年2月进行此项研究。  相似文献   
20.
舟山及其邻近岛屿獐种群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舟山海岛上的獐(Hydropotes inermis),定海县志(1923)已有简要记录。作者在1978年调查时发现,舟山岛及其邻近较大的岛屿上普遍有獐,1976年海岛獐单位面积产量,5倍于浙江大陆邻近10个县的产量(盛和林,1981)。为进一步合理利用和发展獐资源,继而对舟山岛獐的种群结构繁殖和种群增长等问题进行研究,同时又对邻近10多个岛屿进行了访问调查,兹将初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