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利用三种不同溶剂(正己烷、乙醚、氯仿)经索氏提取法提取阿纳其根中的油脂成分,经甲酯化后,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和鉴定。试验结果显示,正己烷提取油脂中共鉴定出了8种脂肪酸,其中亚油酸为36.341%、棕榈酸为34.268%、油酸为19.656%;乙醚提取油脂中共鉴定出了12种脂肪酸。其中亚油酸为34.102%、棕榈酸为32.916%、油酸为20.000%、亚麻酸为5.329%;氯仿提取油脂中共鉴定出了5种脂肪酸。其中亚油酸为42.427%、棕榈酸为40.952%、油酸为11.250%。对阿纳其根脂肪酸进行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PTP1B)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脂肪酸对PTP1B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IC50分别为5.27±0.40、4.71±0.08、7.01±1.98μg/m L。该研究为深入研究阿纳其根的药理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鞑靼滨藜全草的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及索氏提取法提取鞑靼滨藜全草中的挥发性化学成分,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其化学组成,计算其相对百分含量,并对两种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物的成分比索氏提取法较多。从水蒸气蒸馏法分离出的53个色谱峰中鉴定了51种成分,含量最高的是茴香脑(45.84%),其次为正二十七烷(9.28%),羟基吲哚(6.81%),α-羟基-2-甲基丙基苯乙酸酯(4.03%)。从索氏提取法分离出的26个色谱峰中鉴定了22种成分,含量最高的是正二十九烷(22.63%),其次为硬酯酸(16.69%),十六醛(6.89%),棕榈酸(5.43%)。  相似文献   
13.
春尺蠖性信息素活性成分的提取和GC-MS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寻求高效无污染的防治害虫春尺蠖Apocheima cinerarius Erschoff的方法, 本实验对春尺蠖雌蛾性信息素进行了初步研究。本研究采取正己烷溶剂浸提法提取春尺蠖处女雌蛾性信息素腺体中的性信息素,运用气相色谱-触角电位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electroantennographic detection, GC-EAD) 测定春尺蠖雄蛾触角对雌蛾性信息素腺体提取物中性信息素成分的活性反应, 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um, GC-MS)鉴定信息素成分。GC-EAD结果显示雄蛾触角对雌蛾性信息素腺体提取物中的一种成分有较好的反应。GC-MS分析结果表明能引起雄蛾触角电生理反应的成分为含有十四个碳原子直链结构的不饱和乙酸酯, 但其双键位置有待合成标准化合物进一步分析鉴定。该研究结果为春尺蠖雌蛾性信息素备选化合物的筛选提供了方向, 为其结构的确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8-甲氧基补骨脂素(8-MOP)和5-甲氧基补骨脂素(5-MOP)等补骨脂素类药物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白癜风,但同时具有诸多副作用。因此,发掘作用更强、毒性更小的补骨脂素类化合物用以治疗白癜风成为研究热点。在我们的前期研究中,本课题组设计合成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的补骨脂素席夫碱衍生物,并评价了它们的抗白癜风活性。本论文选取了其中一个补骨脂素席夫碱衍生物(BSP-1),研究了它对小鼠B16细胞中黑色素合成的作用及其信号通路。利用CCK 法、L-Dopa 氧化法、NaOH溶解法及Western印迹法分别分析BSP-1对细胞增殖、黑色素含量、酪氨酸酶(TYR)活性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BSP-1能够促进B16细胞内黑色素生成和TYR活性,上调 TYR、TRP-1、TRP-2和MITF的蛋白表达,并呈浓度依赖性。机制研究发现,BSP-1通过提高Akt和GSK-3β的磷酸化水平,上调细胞核中β 联蛋白的含量,最终使得小眼相关转录因子(MITF)的蛋白表达增加。综上所述,本研究提示BSP-1可通过调节Wnt/β-联蛋白信号通路来促进B16细胞内的黑色素合成。  相似文献   
15.
维吾尔医常用药材-芹菜籽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维吾尔医常用药材芹菜籽挥发油成分,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结合标准谱库,从检出的12个化合物中共鉴定了10个成分。其中主要成分为γ-萜品烯、1-甲基-2-异丙基苯、2-甲基-5-异丙基苯酚、邻苯二甲酸正丁基异丁基二酯、邻苯二甲酸二酯、α-宁烯等,其中γ-萜品烯、1-甲基-2-异丙基苯、2-甲基-5-异丙基苯酚的含量较高,占挥发油成分总量的86.84%。检出成分占挥发油成分的98.7%。  相似文献   
16.
心草挥发油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次研究新疆产心草全草的挥发油成分 ,运用气相色谱 质谱 计算机联用技术 ,结合标准谱库 ,从检出的 87个化合物中共鉴定了 73种成分 ,其中主要成分为 1 丙氧基 2 丙醇、肉豆蔻醚、1,2 ,3 三甲氧基 5 (2 丙烯基 ) 苯、顺式 细辛脑、正己烷、芹菜脑、二甲醚、1,2 二甲氧基 4 (2 丙烯基 ) 苯、乙酸乙酯、斯巴醇、α ,α 4 三甲基 苯甲醇、反式 甲基异丁香油酚、水芹烯等 ,而 1 丙氧基 2 丙醇含量最高 ,占挥发油总量的 2 0 77% ,检出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 92 4 6 %。  相似文献   
17.
维吾尔药毛菊苣提取物降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治疗药物筛选中的关键靶点:PTP1B、α-葡萄糖苷酶和蛋白非酶糖化过程,对维吾尔药毛菊苣中提取分离后获得11个标准提取物进行降糖活性成分筛选。结果表明它们都具有PTP1B抑制剂作用,其中活性最好的组分IC50为5.8±0.15μg/mL,五种毛菊苣根提取物和一种毛菊苣籽(CGS-1)提取物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力,仅CGS-1具有一定的抑制蛋白非酶糖化过程的能力,其他组分均未见此活力,最后在转染的CHO细胞上对CGS-1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索,观察到CGS-1可使磷酸化AKT蓄积,提示该组分可能通过PI3K/AKT途径刺激GLU4的转运从而达到降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采用Phenomenex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乙腈-0.3%磷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建立芦荟的指纹图谱。运用化学模式识别方法对不同产地芦荟药材质量控制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2批芦荟HPLC指纹图谱共标定23个共有峰,并通过对照品指认其中6个成分;除了广西的3批药材之外,其他药材相似度都在0.93以上;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将12批芦荟分为3类;利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法筛选出芦荟药材差异的5个色谱峰,并以相同HPLC法对其进行含量测定。本文将HPLC指纹图谱与化学模式识别相结合的方法简便准确,为芦荟药材的质量控制和品质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本文通过开展白癜风患者病变表皮与正常表皮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发现和鉴定白癜风患者病变表皮与正常表皮之间的差异表达蛋白,以探讨白癜风患者表皮发生病变的分子机制。方法 首先,建立和优化了表皮样品中蛋白质的最佳酶切条件。其次,采用基于串联质谱标签(TMT)标记的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策略开展了稳定期白癜风患者病变表皮与正常表皮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并筛选了差异表达蛋白。最后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及数据库(GO、KEGG、STRING、GSEA)对差异蛋白进行功能富集分析。结果 优化所得到的最佳酶解条件是由Lys-C (酶∶底物,1∶100)和胰酶(酶∶底物,1∶50)组合而成的顺序酶切。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共鉴定4 496个蛋白质,其中181个蛋白质为白癜风患者病变表皮中的差异表达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差异表达蛋白主要与代谢、免疫、氧化还原和细胞黏附相关。其中119个上调蛋白主要参与角质化、转录、氧化应激及蛋白酶解等过程。62个下调蛋白主要参与细胞内物质运输、谷胱甘肽代谢和肌动蛋白细丝封端等过程。结论 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揭示了白癜风患者病变表皮与正常表皮之间主要存在角质化、免疫、脂质代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