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8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214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8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6篇
  1955年   4篇
  195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摘要 目的:分析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心房颤动(房颤)及近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效能。方法:选择自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14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新发房颤,分为房颤组(46例)和非房颤组(94例)。检测两组术前血清GDF-15、hs-cTnT水平,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GDF-15、hs-cTnT与术后新发房颤的关系;随访6个月,观察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血清GDF-15、hs-cTnT对术后新发房颤及近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效能。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等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房颤组SYNTAX积分高于非房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组血清GDF-15、hs-cTnT水平均高于非房颤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YNTAX积分、血清GDF-15、hs-cTnT均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房颤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血清GDF-15联合hs-cTnT预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房颤的AUC为0.933,大于SYNTAX积分的0.790,预测近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AUC为0.925,大于SYNTAX积分的0.750(P<0.05)。结论:血清GDF-15联合hs-cTnT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房颤及近期主要心血管事件均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值得临床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22.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胃泌素17(G-17)、中期因子(MK)、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与胃癌根治术(RG)患者术后复发风险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8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56例胃癌患者为胃癌组,根据RG后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和无复发组,另选取同期我院52名健康体检志愿者为对照组。收集胃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EA、G-17、MK、ProGRP水平。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G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EA、G-17、MK、ProGRP水平对RG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胃癌组血清CEA、G-17、MK、ProGRP水平升高(P<0.05)。随访2年,失访2例,154例RG患者术后复发率为28.57%(44/1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EA、G-17、MK、ProGRP升高、TNM分期Ⅲ期、分化程度为低分化、淋巴结转移为RG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CEA、G-17、MK、ProGRP水平联合预测RG患者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CEA、G-17、MK、ProGRP单独预测。结论:血清CEA、G-17、MK、ProGRP水平升高与RG患者术后复发密切相关,可能成为RG患者术后复发的辅助预测指标,且血清CEA、G-17、MK、ProGRP联合预测RG患者术后复发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3.
葡酒红菇的生态学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通过4年对葡酒红菇生态学的调查观察,掌握葡酒红菇的生态环境,以便人工模拟生态环境,栽培引种葡酒红菇。研究结果表明:葡酒红菇是一种外生菌根菌,在相对稳定的生态坏境条件下,平均温度25—27℃,相对湿度80%-100%,降雨量(土壤含水量)达40%以上,均有红菇发生,而降雨量力其主导生态因子。每年在夏秋高温闷热阵雨之后为发生盛期。发生地以山中下部为多,林间郁团度0.8左右,土壤pH值5.6—7.0,其共生树种以壳斗科为主。  相似文献   
24.
李楷伊  拉加伊 《蛇志》1996,8(1):28-29
SKY速效康复仪临床疗效观察李楷伊,拉加伊,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30021SKY速效康复仪是以温热、低频脉冲电流及药物同时综合作用的一种新型治疗仪。笔者临床治疗50例疗效满意。兹报告于下:1一般情况50例中,男16例,女34例,年龄最小16岁,...  相似文献   
25.
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骨骼无机化学成分的研究I.常量元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索有瑞  伊甫申 《兽类学报》1997,17(2):146-150
本文以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骨骼中的无机常量元素K、Na、Ca、Mg、P和A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原鼢鼠骨骼中心Ca、P、Al的含量极显著地高于高原鼠兔(P〈0.01),K含量高原鼢鼠极显著地低于高原鼠兔(P〈0.001),Na和Mg的含理两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骨骼各部位元素总量的分布顺序为:高原鼢鼠下肢骨〉头骨〉脊柱;高原鼠兔头骨〉下肢骨〉脊柱。15个元素对中,大部分元素之间线  相似文献   
26.
人类借助五官可以觉察一瞬间的事物。时间,这一外在因素,则使人有可能对其所觉察到的进行估计从而转化为行动。人类能有所觉察的时间,充其量不过是一个世代;这一个世代被分成若干天文单位、年和秒。自古以来,人类就在探索如何排除自然界强加于他的时间限制。例如,人类机巧地通过轮子和复杂的发动机的发明以及连续持久的合理工作方法的应用,创造了一个今日不再会停顿的计时方法。随着认识的进展,人类加快了事物的演进过  相似文献   
27.
果实贮藏与呼吸作用有密切关系。耐藏品种“密极甘”比不耐藏品种“红心脆”呼吸强度低,而且持续的时间长。糖分含量的变化与呼吸作用关系甚大。新采收的“密极甘”果实,呼吸强度和总糖含量均较低,经过一段贮藏后,呼吸强度增高,出现高峰,此时总糖含量最高;随着贮藏时间的延续,呼吸强度下降,总糖含量也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28.
29.
塔里木沙拐枣(Calligonum roborowskii A.Los.)是仅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荒漠环境的特有种,其果实为不开裂而周围有椭圆形刺毛的瘦果,以果实为单元进行扩散和萌发。本文采用野外观察与室内控制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塔里木沙拐枣刺毛在果实扩散、吸水、脱水及萌发中的作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不同贮藏时间的果实颜色、大小、重量及刺毛长度存在显著差异。完整果实在水面漂浮时间及水媒扩散能力比去除刺毛的果实更强。完整果实在1 m/s和4 m/s风速下的扩散距离比无刺毛果实的扩散距离长。10 mmol/L赤霉素(AG3)及不同干藏时间处理的完整果实与无刺毛果实在20℃/30℃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萌发率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无刺毛果实的萌发率要高于完整果实的萌发率。室外盆栽实验显示,无刺毛果实的萌发率比完整果实高,说明果实刺毛对果实萌发有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果实刺毛对塔里木沙拐枣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荒漠环境中的扩散、萌发及种群更新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30.
本文两作者在研究苏联科学院动物所及中国科学院动物所939个标本的基础上记述中国小彩带蜂族Nomioidini 7个种,其中海南艳小彩带蜂Ceylalictus(Alronomiaides)hainanicus为新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