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选取功能未知的泛素连接酶RNF149作为研究对象.该分子同GRAIL(gene related to anergy in lymphocytes)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属于Ⅰ型跨膜蛋白.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观察结果显示,RNF149是一个定位在溶酶体上的蛋白质,它与CD9在细胞内有共定位.免疫共沉淀实验证明RNF149与CD9有相互作用.RNF149通过泛素分子的第48位赖氨酸多泛素化CD9.在HeLa细胞中转染数量一定的CD9质粒和数量梯度增加的RNF149质粒24 h后,蛋白质印迹检测外源RNF149和CD9的表达,结果表明,随外源RNF149表达量梯度增高,外源CD9的表达量梯度降低.在HEK293T细胞内以shRNA敲低内源的RNF149,并检测内源CD9的变化,发现RNF149被敲低后内源CD9的量增多.上述结果提示,CD9很有可能是RNF149的底物,被RNF149通过泛素化降解.此外,RNF149被敲低的HEK293T细胞增殖受到抑制,这可能与其内源CD9的量增多有关,提示RNF149可能是一种细胞增殖的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122.
鉴定转Bt甘蔗抗条螟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集蔗田条螟Proceras venosatus Walker的蛹,在室内可控条件下进行羽化、交配、产卵、孵化的方式获得虫源,并将初孵幼虫接于检疫温室桶栽的13个转Bt基因甘蔗品系的心叶上,7 d后调查幼虫的生长死亡情况以及甘蔗受害程度.结果表明,综合幼虫的生长死亡情况和甘蔗受害程度二项指标,能更准确评价甘蔗的抗虫...  相似文献   
123.
从湖北神农架地区产湖北大戟(Euphorbia hylonomaHand.-Mazz.)根中分离得到4个环阿尔廷型三萜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4-烯环阿尔廷软脂酸酯(1),环阿尔廷-23-烯-3β,25-二醇-3-乙酸酯(2),环阿尔廷-25-烯-3β,24ξ-二醇(3),环阿尔廷-23-烯-3β,25,28-三醇(4)。化合物1~4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24.
米邦塔仙人掌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新型保健蔬菜,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开发潜力。主要介绍了近年来米邦塔仙人掌引种我国后的栽种技术、营养成分、保健价值及其应用和开发进展等,在此基础上对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5.
洋桔梗是国际上十分流行的盆花和切花种类。以洋桔梗‘圣剑’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6-BA与NAA不同浓度组合对其不定芽再生的影响,并分别比较了不同浓度IBA和NAA诱导其生根的效果,测定了该品种在不定芽再生时对卡那霉素(Km)的敏感性。结果表明:MS+0.5 mg·L-16-BA+0.01 mg·L-1NAA为不定芽再生最适培养基,不定芽再生率达91%;1/2 MS+0.2 mg·L-1IBA为不定根再生的最适培养基,生根率达89%;抑制叶片不定芽再生的Km最低浓度为25 mg·L-1。建立了‘圣剑’洋桔梗植株高频再生体系,并确定了其对卡那霉素的敏感性,为该品种的基因工程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6.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属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成员,其成熟蛋白由13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而GDNF受体广泛分布于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GDNF不仅可以促进多巴胺能神经元、运动神经元的存活,对交感、副交感以及感觉神经元具有营养作用,还能够影响神经元的发育、分化并对非神经系统的发育也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疼痛认识的深入,疼痛的机制也不再限于神经元功能的改变,还受胶质细胞活化、多种营养因子、细胞因子及相应受体、离子通道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为此,本文就近年来GDNF参与疼痛调节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27.
近年来,作为同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商业应用价值的磁电阻效应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长期以来一直是科学研究的热点。特别是遂穿磁电阻(TMR)效应,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其应用前景变得也越发明朗。  相似文献   
128.
二维核磁共振谱在多糖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二维核磁共振谱(2D NMR)是获取多糖结构信息,尤其是在多糖序列分析方面的有力工具。本文重点介绍了在多糖结构解析中常用的几种2D NMR谱以及2D NMR解析多糖结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9.
牙周再生膜体外降解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牙周再生膜在体外动态和静态降解体系中的降解性能。方法用聚乳酸乙醇酸制作的牙周再生膜在动态(降解介质流速为250μl/min)和静态两种降解体系中进行降解,分别在材料降解前的第0周和降解后的第1、2、4、6周测定牙周再生膜在体外动态和静态降解体系中的残存质量、平均分子量、弹性模量、孔隙率和渗透性的变化并对两种降解体系中的降解性能进行比较。结果降解过程中,牙周再生膜实验材料的质量随着降解的进行而不断损耗,残存的质量越来越少。实验材料的分子量随着降解的进行而不断减少。牙周再生膜的质量和分子量在静态降解体系中损失速度显著高于在动态降解体系(P<0.01);在两种实验条件下,牙周再生膜实验材料的弹性模量都是在第2周时开始上升,随后下降。材料的弹性模量在动态降解体系中较之静态降解体系能维持较长时间;无论在动态降解条件下,还是在静态降解条件下,实验材料的孔隙率都是从第2周时开始下降,而后逐渐增加。降解系统的状态对材料孔隙率变化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材料在静态降解体系中的渗透性显著高于动态降解体系(P<0.01)。材料在两种降解介质中的降解性能相似,但是在所测定的降解指标中,材料在人工唾液中的变化速度显著高于在PBS中的(0.01相似文献   
130.
利用高保真PCR技术获得唐鱼(Tanichthys albonubes)长为1.3 kb的卢肌动蛋白(β-actin)的端启动调控序列(TA,1.3 kb).在此基础上采用基因组步移技术(Genome walker)获得5'侧翼上游序列1.7 kb,再根据所获的近端启动子序列和上游序列设计引物,扩增获得全长为3.0 kb的唐鱼β-actin基因远端启动调控序列(TLA,3.0 kb).此1.3 kb和3.0 kb启动调控序列均包含3个转录活性元件:CAAT Box(-89~-85),CArG Box(-59~-49),TATA Box(-26~-20).利用启动子分析软件TRANSFAC 6.0分析,结果显示启动调控序列(-105~1261)国含有E-Box、NF-Y、Spl等多个重要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在远端启动调控序列(-1719~1261)中还含有更多的重要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将这两个序列分别定向克隆到红色荧光蛋白(Red fluorescent protein,RFP)表达载体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TLA-DsRed和pTA-DsRed,并分别注射到唐鱼受精卵中.结果显示转pTLA-DsRed基因唐鱼的阳性率较转pTA-DsRed的高,且所发出的红色荧光的强度也比后者的强.采用RT-PCR检测孵化后第15天的转基因唐鱼中RFP的mRNA,结果显示转pTLA-DsRed基因唐鱼中RFPmRNA的表达量比转pTA-DsRed基因唐鱼高35.7%.结果表明两种长度的启动调控序列均能有效驱使外源基因在唐鱼体内表达,且长度为3.0 kb的启动子序列具有更强的驱动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