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肌球蛋白微丝在高压力下的解离和重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压力下肌球蛋白微丝的解离研究表明,在1-650bar压力下肌球蛋白微丝的解离是完全可逆的,在5℃时其解离平衡常数的对数lgK=-129,解离标准体积变化为2088ml/mol。研究还指出,由肌球蛋白聚合成肌球蛋白微丝的熵是+148.5kcal/mol(20℃),表明这是一熵驱动的自发过程,连续二次加压解离动力学研究结果暗示,肌球蛋白二体是肌球蛋白微丝解离过程中的中间体。  相似文献   
12.
钙离子对江浙蝮蛇蛇毒中性磷脂酶A2溶液构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荧光光谱方法研究了钙离子对江浙蝮蛇毒中性磷脂酶A2(简称NPLA2)构象的影响。结果表明,Ca2+能使酶中唯一的色氨酸残基的荧光增强:只有在Ca2+存在时,底物卵磷脂才明显改变酶分子中Trp周围的环境,使其光谱的兰移达7nm,荧光增强约一倍:酶中唯一的His残基被修饰以后,则没有上述两种现象发生;结合在NPLA2上的bisANS的荧光强度,随Ca2+浓度的增加而增强,提示Ca2+对bis-ANS结合区域的构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江浙蝮蛇毒中性磷脂酶A_2的荧光光谱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荧光光谱方法研究了江浙蝮蛇毒中性磷脂酶A_2(NPLA_2).研究结果表明NPLA_2分子中确实含有一个色氨酸残基.且位于NPLA_2分子表面;我们还发现荧光探针bis-ANS在NPLA_2分子上有一结合区,其解离平衡常数为11.6μmol/L ;利用结合了的bis-ANS与NPLA_2分子中色氨酸残基之间的能量传递计算出两者之间的距离为17.7(?).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描述了测量毫微秒数量级萤光寿命的仪器——毫微秒脉冲萤光计。它的光源——自由放电灯是我们自己研制的,它的脉宽短(约5ns)、光谱分布宽(2000~6000(?))、重复频率高(每秒钟数十千周)、光脉冲波形稳定(幅度变化小于百分之五),每次光脉冲可发出10~8~10~(11)个光子。用本仪器测定了一些化合物的萤光寿命,其结果与已发表的数据非常一致。  相似文献   
16.
17.
18.
克木毒蛋白三种酶活性与色氨酸残基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一种新的核糖体失活蛋白──克木毒蛋白的研究表明,该分子中仅含一个色氨酸.此色氨酸与克木毒蛋白具有的三种酶活性有明显不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钙离子在江浙蝮蛇毒酸性磷脂酶A_2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不仅能够引起酸性磷脂酶A_2在溶液中构象的变化,而且对该酶活性有较大的影响。Ca~(2+)为酶活力所必需,当Ca~(2+)浓度达到0.06mmol/L时,酶表现出很高的活力;Ca~(2+)浓度超过0.5mmol/L时,催化反应出现一个明显的延滞期。化学修饰表明His_(47)在表现活力方面起重要作用,Ca~(2+)的存在可降低其修饰反应的速度,提示这是由于Ca~(2+)引起构象发生变化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20.
乌骨鸡皮肤酪氨酸酶的荧光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酪氨酸酶是生物体合成黑素的关键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及人体黑素细胞中.我们曾用一步柱层析方法纯化了乌骨鸡皮肤酪氨酸酶.本文报道用荧光光谱学研究乌骨鸡酪氨酸酶物化性质的一些实验结果. 酪氨酸酶在聚丙烯酰胺疑胶上仅呈一条带. 乌骨鸡酪氨酸酶和许多既含色氨酸又含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