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国外害虫天敌产品的商品化及小黑瓢虫的引种利用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18  
长期以来由于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并对人、畜健康造成危害,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本文介绍英国作物生物保护有限公司(Biological Crop Protection Limited,BCP公再)开发害虫天敌产品,开拓天敌产品市场,发展害虫生物防治技术的经验,并报道粉虱害虫的重要天敌小黑飘虫Delphastus pusillus(LeConte)的引种与利用。  相似文献   
52.
DL-蛋氨酸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与拆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蛋氨酸及其衍生物的化学合成及化学拆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第一部分讨论了 DL-蛋氨酸及其衍生物的化学合成 ,包括丙烯醛法 ,丙二酸酯法 ,氨基内酯法等 ,并着重介绍了海因法。第二部分为 DL-蛋氨酸的手性拆分 ,主要包括膜分离 ,加合物、络合物形式分离 ,用苯丙氨酸拆分 ,衍生物分离等拆分方法 ,还介绍了生物酶拆分方法和其它有关拆分方法的进展  相似文献   
53.
云杉矮槲寄生内寄生系统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石蜡切片和显微观察的方法,以被云杉矮槲寄生侵染的青海云杉枝条为材料,从解剖学水平观察云杉矮槲寄生的内寄生系统。结果表明:云杉矮槲寄生的内寄生系统由分布在寄主皮层内的皮层根和镶嵌在寄主木质部中的吸根组成。皮层根可以沿着寄主枝条,通过挤压寄主皮层细胞的方式扩展,并穿透寄主表皮层形成云杉矮槲寄生的寄生芽;在靠近或接触寄主次生韧皮部时形成吸根,吸根顶端细胞定向穿透寄主韧皮部和形成层,侵染木质部,并沿木射线方向生长。当云杉矮槲寄生侵入寄主以及皮层根向外生长时,寄主表皮层发生加厚现象。随着云杉矮槲寄生侵染部位的寄主皮层细胞数增多,引起枝条膨大。研究认为,云杉矮槲寄生可以进行系统侵染,反映了云杉矮槲寄生与其寄主在组织水平上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4.
目的:前期基础实验发现经穴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益气活血中药对大鼠缺血后肢骨骼肌血管密度以及后肢血流恢 复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为进一步明确其机制,本研究着重经穴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联合益气活血方对大鼠血清中血 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GE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浓度的影响,从而为临床中医血管外 科防治后肢动脉缺血性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25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G)、下肢缺血模型组(IG)、益气活血方 缺血组(HG)、经穴注射BMSCs 缺血组(BG),经穴注射BMSCs+ 益气活血方缺血组(BHG),每组5 只,在给予相应干预措施后, 于7 天后取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中VEGF、G-CSF、SDF-1 质量浓度。结果:①与CG比较,IG、HG、BG、 BHG 大鼠血清中VEGF、SDF-1、G-CSF浓度显著升高(P<0.01);②与IG 比较,HG、BG、BHG 组大鼠血清中VEGF,G-CSF浓度 显著升高(P<0.01),BG、BHG 大鼠血清中SDF-1 浓度显著升高(P<0.01);③与HG 比较,BG、BHG 大鼠血清中VEGF,SDF-1, G-CSF 浓度显著升高(P<0.01);④与BG比较,BHG大鼠血清中VEGF,SDF-1,G-CSF浓度显著升高(P<0.01),以上差异均有统 计学意义。结论:经穴注射BMSCs联合益气活血中药可大幅提升下肢缺血模型大鼠血清中VEGF、G-CSF、SDF-1 质量浓度,为 临床中医血管外科防治后肢动脉缺血性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5.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对C26癌性恶病质小鼠肌肉萎缩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雄性BALB/c小鼠皮下接种C26结肠癌细胞诱导癌性恶病质模型,荷瘤鼠自第7天开始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及PDTC(10、50及100 mg/kg),第16天处死小鼠后测量体重、去瘤体重及腓肠肌重量,检测肿瘤组织NF-KB活性,血清及肿瘤组织IL-6水平.结果:荷瘤对照组出现显著的去瘤体重下降及腓肠肌分解(P<0.01),血清及肿瘤组织IL-6水平显著升高(P<0.01).PDTC能够显著抑制肿瘤组织NF-kB的激活,从而抑制了肿瘤组织IL-6的合成,其抑制程度与PDTC剂量相关,同时抑制了去瘤体重、腓肠肌的消耗,且腓肠肌重量与血清IL-6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87,P<0.01).结论:PDTC能够显著抑制肿瘤组织NF-kB的激活及IL-6的合成,从而抑制癌性肌肉萎缩.  相似文献   
56.
目的:研究伊立替康(Irinotecan,CPT-11)联合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对儿童难治性实体瘤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了11名难治性儿童实体瘤患者并争取了家属同意,分别给予了伊立替康:60mg/m2/d,ivgtt,连用5天;替莫唑胺:75mg/m2/d,连用5天,在伊立替康前一小时口服;用药期间同时给予思密达或者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预防药物相关性腹泻,并定期复查血象以及肝肾功;28天一疗程,每疗程行复查CT或MRI进行疗效评定和药物安全性评价。结果:11例患者经过2-6个疗程的治疗:疾病控制率(DCR)达到54%;明显延长了患者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3.3个月。用药期间不良事件主要包括0-Ⅲ级的药物相关性腹泻、呕吐、血小板减少、贫血等;结论:伊立替康联合替莫唑胺方案能明显延长儿童难治实体瘤患者未进展存活时间,且耐受性好、安全性高,可以作为儿童晚期实体瘤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7.
目的:研究伊立替康(Irinotecan,CPT-11)联合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对儿童难治性实体瘤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了11名难治性儿童实体瘤患者并争取了家属同意,分别给予了伊立替康:60mg/m~2/d,ivgtt,连用5天;替莫唑胺:75mg/m~2/d,连用5天,在伊立替康前一小时口服;用药期间同时给予思密达或者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预防药物相关性腹泻,并定期复查血象以及肝肾功;28天一疗程,每疗程行复查CT或MRI进行疗效评定和药物安全性评价。结果:11例患者经过2-6个疗程的治疗;疾病控制率(DCR)达到54%;明显延长了患者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3.3个月。用药期间不良事件主要包括0-Ⅲ级的药物相关性腹泻、呕吐、血小板减少、贫血等;结论:伊立替康联合替莫唑胺方案能明显延长儿童难治实体瘤患者未进展存活时间,且耐受性好、安全性高,可以作为儿童晚期实体瘤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8.
中国两栖、爬行动物更新名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2015年发表的爬行动物名录及同年《中国两栖类信息系统》发布的两栖动物名录的基础上, 通过整理新发表的分类学研究及先前名录遗漏的部分早期文献, 更新了截至2019年底中国现生本土两栖、爬行动物物种名录。2015-2019年间, 中国两栖动物新记录1科, 新描述2属, 恢复1属有效性, 新记录1属, 新描述或恢复有效种74种, 新增国家纪录18种; 另6属、8种的有效性未得到近年研究证据支持(在此视为次定同物异名而未做收录, 后同)。同期, 中国爬行动物新恢复5科, 新描述1亚科, 新描述1属, 恢复3属有效性, 新记录3属, 新描述、恢复或提升有效种43个, 新增国家纪录10种; 另有5属、4种的有效性未得到近年研究证据支持, 并移除1属、4种在我国的分布纪录。此外, 通过整理2015年前文献, 爬行动物增补3属, 提升3亚种至种级地位, 增补国家新纪录3种, 另有3属、2种的有效性未得到近年研究证据支持, 同时移除1种在我国的分布纪录。综上, 截至2019年底, 我国共记录现生本土两栖动物3目13科62属515种(蚓螈目1科1属1种, 有尾目3科14属82种, 无尾目9科47属431种), 爬行动物3目35科135属511种(鳄形目1科1属1种, 龟鳖目6科18属34种, 有鳞目蛇亚目18科73属265种、蜥蜴亚目10科43属211种)。此外, 本文还对先前名录中部分爬行动物的中文名提出了修改建议, 建议恢复部分物种的惯用中文名。2015-2019年, 新物种及新纪录已知物种数量占现两栖、爬行动物物种总数的17.1%和10.2%。近年来, 我国发表的两栖、爬行动物新物种和已知物种的新纪录数量持续增加, 分类体系也在研究中不断完善, 建议今后及时地进行阶段性总结, 同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讨论, 以推动中国两栖、爬行动物分类学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59.
通过对小麦耐低磷相关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挖掘与小麦耐低磷性显著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位点及候选基因,为小麦耐低磷性状的遗传基础和分子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本试验以198份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设置低磷和正常磷营养液水培试验,利用小麦35K芯片对分布于小麦全基因组的11896个SNP,采用Q+K关联模型对小麦耐低磷性相关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小麦耐低磷性状表现出广泛的表型变异,变异系数为15.65%~26.59%,多态性信息含量(PIC,polymorphic information content)为0.095~0.500。群体结构分析表明,试验所用自然群体可分为2个亚群,GWAS共检测到67个与小麦耐低磷相关性状显著关联的SNP位点(P≤0.001),这些位点分布在除3A、3B和3D以外的18条染色体上,单个SNP位点可解释5.826%~9.552%的表型变异。在这些显著位点中有4个SNP位点同时关联到了2个不同的耐低磷性状。对67个SNP位点进行发掘,筛选到7个可能与小麦耐低磷性有关的候选基因。TraesCS6A02G001000和TraesCS6A02G001100在锌指合成中有重要作用;TraesCS6A02G118100可能为低磷胁迫诱导基因;TraesCS5D02G536400、TraesCS1B02G154200和TraesCS5D02G536500与低磷胁迫相关酶类基因家族有关;TraesCS1D02G231200与植物DUF 538结构域蛋白有关,是植物胁迫相关调控蛋白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60.
摘要 目的:研究免疫球蛋白联合磷酸肌酸钠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肌重塑和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3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静脉输注磷酸肌酸钠治疗,每次0.5~1.0 g,每天1次,连用14 d。观察组联合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剂量1 g/(kg?d),每天1次,连用2 d。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心肌重塑指标和心肌损伤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血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I型前胶原氨基端肽(nitrogen 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 I procollagen,PINP)、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I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type I collagen carboxy terminal telopeptide,ICTP)、MMP9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TGFβ1、PINP、MMP2、ICTP、MMP9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血清TGFβ1、PINP、MMP2、ICTP、MMP9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血清血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i,cTnI)、脑利钠肽(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MDA、CK-MB、BNP和cTnI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血清MDA、CK-MB、BNP和cTnI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联合磷酸肌酸钠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有显著的疗效,能有效抑制心肌重塑、减轻心肌损伤,值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