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22篇
  47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番茄红素与疾病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番茄 (Lycopersiconesculentum )在过去5 0年中成为人们最喜欢的蔬菜之一。它富含类胡萝卜素 ,主要包括番茄红素 (lycopene)、γ 胡萝卜素、八氢番茄红素、六氢番茄红素、β 胡萝卜素、番茄黄素 ,还有几种微量类胡萝卜素。番茄通过其所含的类胡萝卜素 ,主要是番茄红素对单线态氧的猝灭和自由基的清除、阻断亚硝胺的形成、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分化、增加免疫力、减少DNA的损伤及对细胞间隙连接通讯的影响等多种作用方式 ,能起防治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作用[1 3] 。因此番茄红素的药用和保健价值的研究成为…  相似文献   
122.
干热河谷车桑子光合生理特性对氮磷添加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雪梅  刘泉  闫帮国  赵广  刘刚才 《生态学报》2019,39(22):8615-8629
氮磷养分是限制干热河谷植物生长的重要元素,不同土壤上植物受到的养分限制类型不同。光合作用作为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不同土壤上氮磷养分添加对干热河谷植物光合生理特征的影响还没有报道。因此,以干热河谷优势植物——车桑子为研究对象,在元谋县不同海拔处采集土壤,设置加氮(+N)、加磷(+P)、氮磷同时添加(+NP)和不添加(CK)四个处理,研究车桑子光合响应曲线、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特性对氮、磷添加的响应规律,并探讨光合响应特征与车桑子生长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不同海拔土壤上,车桑子光合生理特性对氮磷添加具有不同的响应。在低海拔燥红土上,氮添加处理(+N和+NP)提高了车桑子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PSII活性;中海拔紫色土上,+NP促进了车桑子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的提高;高海拔黄棕壤上,+N处理降低了车桑子净光合速率和PSII活性,而磷添加处理(+P和+NP)提高了车桑子净光合速率。2)车桑子光合特性对养分添加的响应取决于土壤的养分限制类型,限制性养分添加可以提高车桑子的净光合速率。3)燥红土上+P以及黄棕壤上+N对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的降低更大程度上归于可变荧光Fv的减少而不是最小荧光F0的增加,可减少养分限制对光系统II造成的伤害。4)三种土壤类型上车桑子的叶绿素含量和组成差异极显著,相比于燥红土和紫色土,黄棕壤上车桑子的叶绿素含量显著更高,而叶绿素a/b显著更低。综上,本研究结果表明,车桑子光合能力受到氮和磷的共同调节,不同土壤上光合生理特性的响应可增强植物对限制性养分的适应性,影响植物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23.
在湖南会同生态站的人工杉木林集水区,对比研究了不同间伐强度对地表径流影响。结果表明:降雨量大小是形成地表径流的主要原因,即地表径流随降雨量上升而增大。在不出现大暴雨及特大暴雨的情形下,间伐样地产生的地表径流比对照样地小,其中,30%的间伐强度更利于减小地表径流。通过对不同月份的降雨量与地表径流的关系研究,证明了单次降雨量,而非降雨总量,才是导致地表径流形成的主要原因。通过地表径流与林下植被、土壤特性的多元相关分析可知,地表径流与枯落物量、灌木草本层盖度、土壤非毛管孔隙、水稳性土壤团聚体粒径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容重呈显著正相关。间伐正是通过改变上述因子而增强了水土保持能力,减小了地表径流的形成。在人工杉木林条件下和间伐强度范围内,30%的间伐强度下的影响更显著,更有助于减小地表径流。  相似文献   
124.
基于rDNA ITS序列对绒泡菌目黏菌系统发育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倩  闫淑珍  陈双林 《菌物学报》2015,34(3):424-433
绒泡菌目Physarida是黏菌纲Myxogastria最大的一个目,对其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一直是根据形态特征。为了从分子水平探讨绒泡菌目乃至黏菌纲的系统发育关系,以黏菌r DNA ITS通用引物对绒泡菌目5属8种黏菌的r DNA ITS进行扩增和测序,结合Gen Bank中已有的黏菌r DNA ITS序列,利用贝叶斯推断法(Bayesian inference,BI)和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绒泡菌目不同物种的r DNA ITS区在碱基组成和长度上差异明显,长度为777–1 445bp,G+C mol%在53.4%–61.9%之间。绒泡菌目与发网菌目Stemonitida聚类为两个明显的分支,在绒泡菌目分支上,绒泡菌科Physaraceae和钙皮菌科Didymiaceae各聚为一支,支持了形态学上以孢丝是否具有石灰质为依据区分这两个科的观点。由多份不同地理来源的鳞钙皮菌Didymium squamulosum材料组成的钙皮菌科又形成3个分支,证实了这个形态种是由地域来源广泛、繁殖亲和性各异和遗传变异较大的不同生物种组成的复合体。  相似文献   
125.
植物生源要素的化学计量比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植物生理代谢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迄今为止, 对植物叶片的N、P元素与其他生源要素含量间相关关系的研究较少, 限制了生态化学计量学的应用广度。为了解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植物叶片中各种生源要素间的异速增长关系, 该研究通过对当地51个样方中107个样本的测量, 探索个体水平、物种水平和样方水平上各生源要素间的异速增长关系。结果显示: 叶片中各元素的比例N:P:K:S:Fe:Ca为100.00:6.64:88.20:11.59:2.48:91.64, N、P含量分别为11.21和0.744 mg·g -1, 明显低于全国平均值, 而N:P与全国平均值相当, 表明植物生长受到N、P的双重限制。各种生源要素间存在正相关增长关系, 在个体水平上, 植物叶片中N-P大致呈等速增长关系, Fe与Ca元素相对于N、P、K的增长速率显著大于1, Fe的增长速率最大, 依次为Fe > Ca > P > N > S > K; 物种水平上Fe与Ca相对于N、P、K的增长速率显著大于1; 样方水平上, Fe元素相对于N、P、K的增长速率依旧显著大于1, 但Ca、S相对于N的增长速率显著大于1, 元素增长速率为Fe > Ca > P > S > K > N, 其中N相对于P的异速增长斜率与2/3极为接近, K相对于P的异速增长斜率接近3/4。个体水平和样方水平上各种元素间的相关关系以及拟合优度不一致, 表明群落构建在介导不同层次上元素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6.
为了阐明不同种子投放方式和覆盖处理对啮齿动物取食和搬运/贮藏种子行为的影响,2010年春季,我们在宁夏六盘山区的辽东栎幼林,用塑料标签标记法研究了不同种子投放方式(单独投放、两两组合投放和混合投放)和覆盖处理(对照、凋落物覆盖和土壤覆盖)下啮齿动物对辽东栎、野李和华山松种子的取食和搬运特点。结果表明:(1)不同物种、不同种子投放方式和覆盖处理对种子的就地取食率、搬运后的取食率和贮藏率均具有显著影响,种子较大或具有厚而坚硬的种皮(内果皮)、组合和混合投放及覆盖处理均不同程度地促进啮齿动物对种子的搬运;(2)3种植物的种子被搬运后取食和贮藏的平均距离范围均在5.5m以内,而且种子被搬运后贮藏的距离均大于搬运后取食的距离,其中华山松种子被搬运后取食的距离显著大于辽东栎和野李种子,但搬运后的贮藏距离显著小于后两者。(3)种子被搬运后单个种子的取食点和贮藏点占多数,其他大小的取食点和贮藏点较少,种子被搬运后以土壤埋藏为主要的贮藏方式。结果表明,种子的种皮特征以及种子在群落中的分布方式和存在状态,可能通过延长啮齿动物处理的时间而增大啮齿动物的被捕食风险,使动物改变对种子的取食和搬运行为,进而决定了种子的命运。  相似文献   
127.
催产素(OT)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发挥重要的调节功能。催产素不仅可以调节人和动物的社会行为,它还通过瘦素诱导的信号通路调控食欲和脂肪代谢;催产素分泌失调可同时引发精神类疾病和代谢类疾病。催产素已经被应用于精神类疾病以及肥胖、糖尿病等代谢类疾病的研究和临床治疗中,进一步研究催产素的功能是揭示这些疾病作用机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8.
根据支持向量机的基本原理,给出一种推广误差上界估计判据,并利用该判据进行最优核参数的自动选取。对三种不同意识任务的脑电信号进行多变量自回归模型参数估计,作为意识任务的特征向量,利用支持向量机进行训练和分类测试。分类结果表明,优化核参数的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取得了最佳的分类效果,分类正确率明显高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相似文献   
129.
阿维菌素对苹果绣线菊蚜的防治作用及对果园天敌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8%阿维菌素乳油为代表品种,开展了阿维菌素对苹果树绣线菊蚜Aphis citricola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1.8%阿维菌素乳油1000~3000倍液药后2d、7d、14d对绣线菊蚜的防治效果为64.9%-87.6%。此外,研究了阿维菌素乳油对果园捕食性天敌幼虫种群的影响。田间调查结果表明,施药14d后药剂处理区食蚜蝇Chrysopa septempunctata种群难以恢复,七星瓢虫Epistrophc baltcata种群恢复至喷药前的65%以上,大草蛉Coccinella septempunctate种群基本恢复正常;室内实验结果与田间基本相同,对食蚜蝇影响最大,大草蛉影响最小。但枝条喷药后,在太阳光下放置4h后接虫,则天敌幼虫的死亡率均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30.
为挖掘甜橙(Citrus sinensis)基因组中的环状RNA(circular RNA, circRNA),明确circRNA在甜橙与病原菌互作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基于机器学习随机森林模型,利用python环境开发了针对甜橙circRNA鉴定的流程,比较不同建模算法的优劣,鉴定甜橙基因组中的circRNA,构建甜橙circRNA-miRNA及circRNA-miRNA-mRNA互作网络,并对靶向mRNA进行基因功能富集。通过比较随机森林、决策树以及前馈神经网络3种建模算法,结果表明,基于随机森林算法构建的模型性能最好。共鉴定了2 523个甜橙circRNA,它们不均匀地分布在9条染色体上,其中5号染色体分布最多,有416个;存在606个甜橙circRNA-miRNA互作对及21 043个miRNA-mRNA互作对;靶向mRNA基因功能广泛参与代谢、转运及发育等过程,涉及苯丙烷类物质生物合成、亚油酸代谢和植物-病原菌互作等代谢途径;甜橙circRNA影响miR172和miR482等抗病相关小RNA的转录调控。本研究为甜橙circRNA参与抗病生物学过程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