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22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81.
产核酸和乳糖酶的热带假丝酵母QZN0209培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筛选得到一株具有一定核酸含量和乳糖酶活力的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QZN0209,以综合利用酵母为目的,通过着重优化该菌株产核酸的培养条件。将其摇瓶产核酸水平从4.16%提高至13.94%;同时改变乳糖诱导方法将其乳糖酶活力提高约4倍,达到10.56ONPG单位/g湿菌体。  相似文献   
182.
中国黄杨属植物数量分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中国黄杨属植物20种、3亚种和2变种进行了分类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营养器官的32个特征性状、繁殖器官的35个特征性状和总的67个特征性状的系统聚类结果与该属植物形态分类结果相吻合,从而为该属植物新分类群的建立,种、亚种和变种的鉴定以及某些划分不合理的种群纠正提供了一种新的科学依据和手段。  相似文献   
183.
闫化军  章毅 《生物信息学》2004,2(4):19-24,41
运用加入竞争层的BP网络,研究了基于蛋白质二级结构内容的域结构类预测问题.在BP网络中嵌入一竞争,层显著提高了网络预测性能.仅使用了一个小的训练集和简单的网络结构,获得了很高的预测精度自支持精度97.62%,jack-knife测试精度97.62%,及平均外推精度90.74%.在建立更完备的域结构类特征向量和更有代表性的训练集的基础上,所述方法将为蛋白质域结构分类领域提供新的分类基准.  相似文献   
184.
本文对河南省所产的106科308属1 240种木本植物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发现河南省木本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和生活型多样性丰富,生态学特性多样性和园林用途多样性齐全。文中界定了各类园林树木的判定标准,并根据此标准初步筛选出适宜于在城市园林中栽植的各类观赏树木85科219属641种、2亚种、24变种和1变型,从而为河南省及其邻近地区城市园林及各类风景园林的绿化在树种选择上提供了科学依据。文章最后对河南省野生园林树木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对其开发利用途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5.
一种丹参高质量总RNA的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质量RNA的获得是开展丹参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采用异硫氰酸胍(Guanidine Thiocyanate,GT)法、尿素法、CTAB法、苯酚法和热硼酸改良法等五种方法.以丹参组织培养的幼苗为材料,进行丹参RNA的分离试验,发现所采用的几种方法获得的RNA都有不同程度的降解。分析可能是由于丹参中含有大量的多糖以及各种次生代谢成分造成的。在分析现有结果的基础上对GT法进行了改良,在第二次沉淀前附加低浓度乙醇(10%~20%)沉淀20min对于高质量总RNA的获得效果较好。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改良后的GT法无论对于组织培养中幼嫩的根、茎、叶还是大田两年生的丹参根、茎、叶和种子均具有很好的RNA分离效果。mRNA电泳检测发现所得mRNA集中分布在500b~3kb之间且质量较高,完全可以满足丹参各种RNA相关的分子生物学实验要求,为丹参RT—PCR、Northern杂交等分子生物学实验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6.
根据支持向量机的基本原理,给出一种推广误差上界估计判据,并利用该判据进行最优核参数的自动选取。对三种不同意识任务的脑电信号进行多变量自回归模型参数估计,作为意识任务的特征向量,利用支持向量机进行训练和分类测试。分类结果表明,优化核参数的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取得了最佳的分类效果,分类正确率明显高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相似文献   
187.
辽东山区次生林不同大小林窗光照特征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中3种不同大小林窗(G1,670 m2;G2,290 m2和G3,90 m2)为对象,通过对林窗内光强进行连续观测,比较光量子通量密度(PPFD)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3种林窗的PPFD日变化均呈现北高南低,且面积越大,PPFD高值区范围越广,异质性越明显;3种林窗的PPFD月变化规律为:林窗内各方位PPFD最大值集中在生长季初期(4—5月),最小值出现的月份则有所差异;3种林窗东部和西部的PPFD出现极值的时间基本一致,且春季光强均明显高于夏、秋季(P<0.05);G1、G2、G3中心点的月平均PPFD分别占全光照的66.59%、49.05%和30.37%,在生长旺盛期,中心点光强分别是林内的37.8倍、27.9倍和10.3倍.受林窗面积不同,以及地形、边缘木高度(林窗形状)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大小林窗接收的光强及其分布格局不同,这是导致林窗内更新格局、物种组成发生变化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席卷全球,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死亡率,但目前尚缺乏安全有效的COVID-19疫苗与治疗药物.新型冠状病毒主蛋白酶(main protease,Mpro)的进化高度保守,在调控新冠病毒RNA复制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已成为新型广谱抗冠状...  相似文献   
189.
本文研究不同有机肥水平下羊草(Leymus chinensis)营养生长期功能性状的变化规律、响应机制及其相关性的变化,试图为资源环境与植物功能性状的动态研究和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参考。结果显示:(1)有机肥会使羊草叶长、叶面为了探讨不同有机肥施用水平下羊草(Leymus chinensis)营养生长期功能性状的变化规律、响应机制及其相关性的变化,为资源环境与植物功能性状的动态研究和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参考。选择中国农业科学院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附近,割草利用超过20 a未施用过肥料的固定草场作为试验场地,围封并划分若干小区,设置对照以及低、中、高4个有机肥施用水平(有N效养分用量分别为0、 63、127和 190 kg/hm2),在羊草主要营养生长的前、中、后期采集样品,测定相关功能性状。分别采用二次曲线方程拟合、单因素多元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积分(逐步)回归等方法分析羊草功能性状的变化趋势、差异性、相关性及影响系数。结果显示:(1)有机肥会使羊草叶长、叶面积、自然叶宽、展开叶宽、比叶面积、茎长、茎质量、株高由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变为逐渐增加的趋势,同时使叶干物质含量和茎干物质含量有所下降;(2)有机肥会改变羊草功能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增强叶面积与比叶面积、茎长与茎质量、茎长与单株质量的相关性,降低叶质量与单株质量、叶宽与株高的相关性;(3)有机肥会改变羊草表型性状(叶、茎、株高)对单株质量的贡献率,随施肥水平的提高,叶、茎、株高的贡献率逐渐趋于均衡。羊草表型性状影响单株质量的大小顺序为叶性状>株高>茎性状。研究发现,短期施用有机肥对羊草功能性状变化影响显著,且作用效果主要发生在羊草营养生长后期,尤其对单株质量提升效果显著。叶长、展开叶宽、叶面积、株高对羊草单株质量影响较大,其中株高是驱动羊草单株质量变化的最稳定因子。同时,羊草功能性状之间的相关性也受施肥水平的影响,施肥在增强部分功能性状相关性的同时减弱了其他性状之间的相关性,整体存在着一定的平衡。  相似文献   
190.
以湖南省平江县国有芦头林场的次生林以及经人工翻垦种植的油茶(Camellia oleifera)、黄桃(Amygdalus persica)、杨梅(Myrica rubra)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四种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比较了不同林分土壤理化性质、磷酸酶活性与磷形态特征,分析了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探讨了次生林转变为人工林后,土壤磷形态和磷酸酶的变化特征以及驱动土壤磷素形态变化的关键因子。结果表明:(1)次生林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铵态氮(NH+4-N)含量与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四种林分。(2)五种林分中土壤残余磷(Residual-P)含量最高,是林地土壤主要的磷素存在形态。林分转变后,黄桃林与杉木林树脂提取态无机磷(Resin-Pi)显著增加,黄桃林与油茶林NaHCO3提取态磷(NaHCO3-Pi、NaHCO3-Po)含量显著增加,而四种人工林的NaOH提取态有机磷(NaOH-Po)含量均显著降低。可利用磷、中等可利用磷与稳定态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