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22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在湖南会同生态站的人工杉木林集水区,对比研究了不同间伐强度对地表径流影响。结果表明:降雨量大小是形成地表径流的主要原因,即地表径流随降雨量上升而增大。在不出现大暴雨及特大暴雨的情形下,间伐样地产生的地表径流比对照样地小,其中,30%的间伐强度更利于减小地表径流。通过对不同月份的降雨量与地表径流的关系研究,证明了单次降雨量,而非降雨总量,才是导致地表径流形成的主要原因。通过地表径流与林下植被、土壤特性的多元相关分析可知,地表径流与枯落物量、灌木草本层盖度、土壤非毛管孔隙、水稳性土壤团聚体粒径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容重呈显著正相关。间伐正是通过改变上述因子而增强了水土保持能力,减小了地表径流的形成。在人工杉木林条件下和间伐强度范围内,30%的间伐强度下的影响更显著,更有助于减小地表径流。  相似文献   
132.
目的:明确血红蛋白200 g/L以上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于我中心就诊手术治疗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按血红蛋白计数≥200 g/L和200 g/L分为A组和B组,完善术前检查后进行手术治疗。记录患者手术效果和随访情况;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中情况包括:手术方式、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心脏停搏时间、心脏自动复跳情况;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恢复情况,包括机械通气时间、监护室滞留时间、手术后24小时内出血量、二次开胸止血例数和血管活性药物评分,以及监护室内肝肾功能异常和肺部并发症发生例数。结果:A组死亡3例(5.2%),23例术后3个月随访效果良好;B组死亡2例(5.8%),12例术后3个月随访效果良好。两组患者手术方式、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和心脏停搏时间、自动复跳例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B组比较,A组患者术后机械通气和监护室滞留时间长,术后24小时出血量多,血管活性药物使用评分高,肝肾功能异常例数和肺部并发症发生例数较多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二次开胸止血例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红蛋白200 g/L以上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与其他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手术效果相似,但手术后恢复慢,并发症较多。  相似文献   
133.
目的:探讨普外科手术后期患者并发脑梗死与其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以指导普外科医生在术前和术中有效评估病人发生手术后期脑梗死的风险,并做到积极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014年普外科手术后期发生脑梗死的患者,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将手术后发生脑梗死的患者36例作为病例组,按手术方式进行1:2配比,从相同手术方式且未发生脑梗死的的患者中随机抽取72例作为对照,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术中低灌注均可能是普外科手术后期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年龄和性别后,术中低灌注仍最容易发生脑梗死,其次为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史。结论:普外科术中应注意血压的监测和控制,尽量避免或减少低灌注;术前良好控制血压、血脂、血糖有助于降低普外科手术后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普外科医生应根据手术患者危险因素的多少及严重程度,尤其对于高龄患者,选择合理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可能归避手术后期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4.
右美托咪啶为新型高选择性a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其激动a2与al的比例为1620:1.其分布半衰期约为6分钟,消除半衰期约为2小时,主要在肝脏进行代谢.大量的实验室实验,动物研究及健康志愿者和临床病人的临床应用表明了它的药理作用.它具有剂量依赖性的镇静催眠作用,还具有镇痛、抑制交感活性、无呼吸抑制等药理性质.其发挥镇静催眠等的作用是通过调节抑制蓝斑核和髓核的去甲肾上腺素神经元的超极化,抑制其神经元冲动的产生和减少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以及激活中枢的a2ARs受体等机制而产生的.本药于1999年在美国批准用于重症监护病房(ICU)成人的镇静,镇痛.由于右美托咪啶具有上述特性,现在本药已用于术前用药,全麻辅助药,锥管内麻醉,术后镇痛等诸多临床实践中.现就其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5.
蒸腾导度模型是衡量冠层-大气界面水汽输出的重要阻力模型,研究其特征及对环境因子的响应,为揭示森林冠层-大气界面水汽输出阻力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以首都圈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侧柏林为研究对象,采用TDP热探针法测定侧柏林树干液流密度,同步监测光合有效辐射、饱和水汽压差、气温、风速等主要环境因子,分析冠层导度和空气动力学导度的动态变化,构建冠层-大气蒸腾导度模型并模拟,明确冠层-大气蒸腾导度对各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蒸腾导度季节变化表现为非生长季与冠层导度趋势一致,生长季与空气动力学导度趋势一致,全年均为单峰趋势。冬季蒸腾导度与冠层导度保持较稳定差值(45 mol m^(-2 )s-1左右),其他季节蒸腾导度与冠层导度、空气动力学导度的最大差值,均在各季节冠层导度、空气动力学导度的峰值水平。全年日均蒸腾导度冬季最大(86.92 mol m^(-2 )s-1),其他季节较小且稳定(40—50 mol m^(-2 )s-1之间)。在非生长季各环境因子对蒸腾导度的影响与对冠层导度的影响基本一致,温度为主要影响因子(r=-0.198),其他环境因子影响较小(r<0.1);在生长季中风速为主要影响因子(r=0.488),光合有效辐射(r=0.228)和饱和水汽压差(r=-0.299)的影响明显升高,温度的影响降低(r=0.114)。蒸腾导度模型较好的模拟了冠层-大气界面侧柏蒸腾不同季节的变化规律,阐明了各环境因子和冠层导度、空气动力学导度对蒸腾导度的影响机制,证实在生长季应重视空气动力学导度对蒸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6.
筛选分离降解多环芳烃(PAHs)的优势菌种对开展多环芳烃污染生态系统修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焦化厂周围受多环芳烃污染的土壤为菌源,经过富集培养驯化和平板分离,获得11株能降解多环芳烃的菌株。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RNA序列比对对菌株进行鉴定,筛选出3株PAHs高效降解菌,分别命名为DJ-3、DJ-8、DJ-10。经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DJ-3为假单胞菌属、DJ-8为克雷伯氏菌属、DJ-10为芽孢杆菌属。对菌株降解能力的研究表明,3株菌(DJ-3、DJ-8、DJ-10)培养7 d后对混合多环芳烃中菲(200 mg·L-1)、芘(200 mg·L-1)和萘(160 mg·L-1)的降解率分别为48.9%~65.9%、38.9%~43.1%和57.6%~64.9%。3株菌对多环芳烃混合样品(1200 mg·L-1)的降解率分别为49.1%、44.5%、53.9%,远高于其他8株筛选菌,为PAHs高效降解菌株。3种菌株两两之间和三者组合均无拮抗关系。研究结果将为构建高效的多环芳烃降解菌群、提高多环芳烃原位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效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7.
陶欣  赵宁  李彪  李敏  闫淑珍  陈双林 《菌物学报》2021,40(7):1660-1675
竹黄Shiraia bambusicola是一种重要的药用子囊菌,对其分类归属一直存在不同处理意见,主要原因在于形态分类学难以解释其不同的特征表现。为了对竹黄的分类地位做出更接近自然亲缘关系的解释,本研究以自测的S. bambusicola S4201菌株基因组为基础,结合Genome Warehouse(GWH)数据库中公布的S. bambusicola GZAAS2.1243菌株和GenBank数据库中公布的Shiraia sp. slf14菌株的基因组数据,选取nrSSU、nrLSU、tef-1αrbp2 4段序列联合分析,与国际真菌生命之树计划(Assembling The Fungal Tree of Life,AFTOL)中的74种子囊菌比较,进行目级归属的系统发育分析;选择ITS、nrLSU和tub2 3段序列联合分析,与GenBank数据库中格孢腔菌目Pleosporales的30种真菌比较,进行科级归属的系统发育分析。分别采用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和贝叶斯推断法(Bayesian inference,BI)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支持了单独建立竹黄科的分类处理,且竹黄科应归于格孢腔菌目,竹黄属中可能有隐存种。  相似文献   
138.
植保无人机喷雾对枣树主要害虫防治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植保无人机低空低容量喷雾对枣园主要害虫的防治效果,在植保无人机喷施农药后,调查了对截形叶螨、枣瘿蚊的防治效果,结果发现:在供试飞行条件下,药后5d25%环氧虫啶(用药量为300 g/hm2)、70%吡虫啉(用药量为150g/hm2)对枣瘿蚊的防治效果最高,分别为87.73%和89.74%,两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均与22%噻虫?高氯氟(用药量为375 g/hm2)处理有显著性差异;药后13 d 30%乙唑螨腈(用药量为262.5 g/hm2)和45%螺虫?乙螨唑(用药量为105g/hm2)对不同方位枣树截形叶螨的防治效果在90%以上,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98.64%和93.95%,两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与1.8%阿维菌素+20%双甲脒(用药量为345 g/hm2+525 g/hm2)有显著性差异;各处理雾滴覆盖密度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因此,在生产中用植保无人机喷施25%环氧虫啶、70%吡虫啉、30%乙唑螨腈、45%螺虫?乙螨唑对枣园枣瘿蚊和截形叶螨能起到良好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139.
[目的]本研究旨在获得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sasakii Matsumura CsatsCSP14基因序列,分析其在雌雄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与寄主挥发物进行分子对接,为该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桃小食心虫全组织cDNA为模板,通过PCR技术扩增克隆获得CsasCSP14 cDNA序列全长;利用生信分析软件分析其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和结构特征;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CsasCSP14在桃小食心虫雌雄成虫不同组织(触角、头、胸、腹、足和翅)中的表达情况;使用Modeller(version 9.19)构建CsasCSP14蛋白的三维结构模型;运用Autodock 4.2将CsasCSP14与32种苹果挥发物和2种性信息素分子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克隆获得了桃小食心虫化学感受蛋白基因CsasCSP14的cDNA序列,其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长度为369 bp,编码122个氨基酸,预测其蛋白分子量为14.13 ku,理论等电点为5.20,有1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信号肽序列,且18-122位氨基酸之间存在昆虫化学感受蛋白家族保守结构域;含有4个保守的半胱氨酸位点.CsasCSP14具有6个α螺旋;氨基酸同源比对结果显示,CsasCSP14与玉米螟Pyraustanubilalis OfurCSP5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最高,达到79.01%.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CsasCSP14在雌雄成虫的触角、头、胸、腹、足和翅中均有表达,但是其表达丰度有差异,在雌雄成虫触角中的表达量最高.通过Modeller软件搜索CsasCSP14三维结构的模板,得到与沙漠蝗Schistocerca gregaria CSPsg4序列相似性为65.7%.因此以CSPsg4为模板成功构建CsasCSP14三维结构.分子对接结果表明CsasCSP14与2-己烯醛、桃醛、醋酸丁酯、庚醛、异戊醛和法尼烯气味分子结合能比较低,并且Leu-22、Phe-29、Phe-42和Ile-46 4个疏水性氨基酸残基在结合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结论]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桃小食心虫CsasCSP14基因功能和利用化学生态的方法防控该虫提供了前期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0.
研究过表达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在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中的表达及其对心肌血管 再生的影响. 将含人bFGF质粒pcDNA/b转染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VEC) ,进行MTT检测. pcDNA/b转染人肾细胞293细胞系,进行G418稳定筛选, Western 印迹检测.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分别将生理盐水、空质粒 pcDNA3.1(+)和pcDNA/b分3点注射于梗死交界处心肌内4周后取材,做常规 HE 染色和Masson 染色,测量各组微血管数量和梗死面积. 经免疫组织化 学染色鉴定和电镜观察,过表达外源bFGF可以促进HUVEC(细胞)生长; pcDNA/b能在293细胞中高效表达外源bFGF基因. pcDNA/b注射组梗死交界处 可见大量新生血管,毛细血管总数明显大于对照组,梗死面积明显小于对 照组. pcDNA/b组在梗死交界区有bFGF阳性表达.电镜观察显示,在梗死交界 处心肌细胞间有毛细血管增生,分化成2个血管腔.本实验证明,过表达bFGF 具有促进大鼠急性缺血心肌的毛细血管生成的作用,为bFGF基因治疗缺血 性心肌病的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