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5年   3篇
  1973年   4篇
  1966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头虫Capilla capitata(Fabricius)是一种在受有机质污染的海洋环境中常见的多毛类动物,现已在世界范围内被用作海洋有机污染指示种(吴宝铃,1964;Grassle,1974;Warrea,1980)。已有生殖生物学、生化、遗传学(Grassie,1976)和毒理学(Reish,1980)研究结果说明:小头虫的耐污能力表现为在长期污染环境下仍可保持正常生殖。本文以青岛近海小头虫为材料,着重描述了其卵子发生中主要胞器的亚徽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与卵黄发生之间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大豆下胚轴线粒体的衰老与膜脂的过氧化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离体的大豆下胚轴线粒体,在人工衰老条件下,产生了结构膨胀和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的下降。衰老的线粒体也发生膜脂的过氧化作用——丙二醛、脂质的氢过氧化物和荧光脂褐色素明显增加。而且,线粒体衰老时产生的膜脂过氧化产物雨二醛,可能是膜脂的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中的亚麻酸发生过氧化反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黄山梅(Kirengeshoma palmata Yatabe)属于虎耳草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约1米,主要分布于我国安徽黄山及浙江临安等地,日本  相似文献   
4.
大豆下胚轴线粒体产生超氧物自由基的效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豆下胚轴线粒体在呼吸基质存在下,显著地增加了肾上腺素氧化速率,这种氧化速率能为外源SOD抑制,表明线粒体呼吸时产生分子氧的单电子还原成O_2(?)。亚线粒体颗粒产生O_2(?)的效率略高于线粒体。大豆下胚轴线粒体吸链内O_2(?)的产生为NADH所支持并与交替途径无关。表明分子氧单电子还原的部位可能是NADH-黄素蛋白和UbQ-Cyt.B。  相似文献   
5.
大豆幼苗下胚轴的SOD活性主要存在于细胞溶质,约占细胞内总活性的87.3%,其次分布在线粒体,约占总活性的6.8~7.2%。细胞溶质的SOD以Cu-Zn-SOD(SODb_1b_2b_2)类型为主,它在细胞溶质中约占86%。线粒体的SOD主要是Mn-SOD(SOD_a)类型,它在线粒体中约占74~76%。大豆幼苗下胚轴的SOD同工酶活性,SOD_a(Mn-SOD)约占13%,SODb_1b_2b_2(Cu-Zn-SOD)约占77%,SODc_1c_2c_2(Cu-Sn-SOD)约占10%,表明大豆幼苗下胚轴的三组同工酶以SODb_1b_1b_2为最强。比较绿色与黄化花生幼苗子叶SODc_1c_2c_2的差异,证明SODc_1c_2c_2的形成与光照下叶绿体的正常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6.
红皮树胚胎发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红皮树(Styrax suberifoltus Hook.et Arn.)大小孢子发育和早期胚胎发生。子房具胚珠20—23枚,胚珠横生,珠被二层,薄珠心,孢原细胞直接起大孢子母细胞作用。合点端大孢子具功能。胚囊发育为正常型。成熟胚囊具大量淀粉粒。小孢子形成为同时型,成熟花粉为二细胞型。传粉后、受精前两个助细胞在形状和对苏木精着色程度上有显著区别。胚乳发育为细胞型。在合子分裂前,胚乳细胞增至约26个时,暂时停止分裂。苏木精对细胞质不易着色,似解体细胞。有胚乳吸器。  相似文献   
7.
8.
胶乳凝集试验在家蚕浓核病毒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锡杰  钱元骏 《病毒学报》1989,5(4):388-392
  相似文献   
9.
在自然变温下测得华姬蝽各虫态的发育始点温和有效积温分别为:卵期19.2±1.07℃、45.89±6.2日度,若虫期18.35±0.28℃、121.5±10.82日度,成虫产卵前期19.0±0.65℃、60.76±7.36日度,全世代18.98±0.46℃、221.63±14.75日度。发生检验与实测相符合。利用圆盘方程测定了华姬蝽的捕食效应和进行了它对麦蚜、棉蚜的田间控制效果试验,确定了它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世界珍禽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其产地山西省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工饲养已获得成功。但羽虱的寄生,对人工饲养褐马鸡幼体的成活率有很大影响。1987—1988年,我们先后对人工饲养的褐马鸡进行了体外寄生羽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