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7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4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51.
152.
强壮藻钩虾的繁殖及胚胎发育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壮藻钩虾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端足目钩虾亚目的一种小型水生生物,在20世纪80年代初由任先秋首次记录并进行形态学描述,主要分布在中国黄海、渤海、东海、日本和北太平洋海岸。强壮藻钩虾主要生活在有机物丰富的海水中并常栖息于大型水草中,可全年在野  相似文献   
153.
采用多年大田试验研究了小麦-大豆(A1)、小麦-甘薯(A2)、玉米(A3)、小麦/玉米/大豆(A4)和小麦/玉米/甘薯(A5)5种种植模式的根际环境变化特征和根系生长特性.结果表明:与A1、A2、A3和A5相比,A4提高了小麦、玉米、大豆在开花期和成熟期的生物量、根系活力和根干质量,提高了各作物根际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各种植模式之间,植株生物量和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变化规律为套作>单作、大豆茬口>甘薯茬口、边行>中行.小麦/玉米/大豆(A4)套作模式通过改善3种作物的根际环境,促进了作物地下部根系生长和地上部生物量的增加,从而实现作物增产.  相似文献   
154.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以及AB-PAS染色方法研究了葛氏鲈塘鳢(Perccottus glenii)、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以及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3种底栖淡水鱼类的皮肤黏液细胞类型以及分布,计数10个视野下(视野面积为43.5 μm × 32.6 μm)3种鱼类头部、背部、腹以及尾部皮肤的黏液细胞数量,并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比较鱼体4种黏液细胞数量差异。结果表明:(1)3种鱼类的主要黏液细胞不同,葛氏鲈塘鳢鱼体黏液细胞中Ⅲ型细胞居多,较Ⅰ型细胞多61.5%,较Ⅱ型细胞多85.8%,较Ⅳ型细胞多85.7%;在黄颡鱼体表,Ⅰ型黏液细胞分布数量最多,较Ⅱ型细胞多9.9%,较Ⅲ型细胞多15.1%,较Ⅳ型细胞多53.5%;而在泥鳅体表以Ⅱ型细胞数量最为丰富,较Ⅰ型细胞多88.3%,较Ⅲ型细胞多33.1%,较Ⅳ型细胞多83.5%。(2)对于葛氏鲈塘鳢,黏液细胞集中分布在头部,比背部黏液细胞数量多15.4%,比腹部黏液细胞数量多出38.0%,比尾部黏液细胞数量多56.7%;黄颡鱼以背部黏液细胞数量为多,比头部黏液细胞数量多42.5%,比腹部黏液细胞数量多46.6%,比尾部黏液细胞数量多51.4%;泥鳅也在背部具有丰富的黏液细胞,比头部黏液细胞数量多49.9%,比腹部黏液细胞数量50.6%。(3)3种鱼类之间的黏液细胞总数不同,泥鳅体表的平均黏液细胞数量最多,相较于葛氏鲈塘鳢多38.9%,较黄颡鱼多39.1%。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鱼类的鱼体表面黏液细胞种类不同,可能与其生活环境和鱼体本身的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5.
岩溶洞穴是喀斯特地貌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长期黑暗、寡营养等极端条件,使其成为研究陆地深部生物圈的天然实验室。尽管近年来对洞穴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不断深入,但对洞穴中固氮微生物的认识却相对薄弱。【目的】查明洞穴中固氮微生物群落的特征以及与生物、非生物因子之间的关系。【方法】本文以湖北和尚洞为例,通过对固氮菌功能基因nifH进行高通量测序和多元统计分析,系统研究了洞穴内外3种生境(洞穴上覆土壤、洞内松散沉积物以及风化岩壁)固氮微生物群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结果表明和尚洞不同生境间固氮菌群落α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P<0.05),以洞穴上覆土壤α多样性最高,洞穴内沉积物α多样性最低。K+、NO2-和NO3-是驱动和尚洞固氮微生物群落组成的重要因子。和尚洞内固氮菌群落组成和分布具有生境特异性,除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在3种生境中相对丰度均较高外,上覆土壤以地杆菌属(Geobacter)占主导,洞穴沉积物以固氮菌属(Azotobacter)占主导,而风化岩壁中地杆菌属(Geobacter)、固氮菌属(Azotobacter)以及需盐红螺菌属(...  相似文献   
156.
吉林爆玉米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吉林省80个爆玉米自交系数量性状的表现,估算了它们之间的遗传距离。又估算了这80个自交系间随机组配的67个杂交组合F1代小区产量、爆粒率和膨胀倍数的杂种优势。相关和回归分析表明,F1代产量的对照优势与其双亲之间的遗传距离呈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而F1代品质特性爆粒率和膨胀倍数的对照优势与其双亲之间的遗传距离无确定性关系。因此,可以根据亲本间数量性状的综合遗传差异——遗传距离来预测吉林省爆玉米杂种一代的产量优势。 An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in 1990 to 1991 at the university,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genetic distance,cluster analysis and heterosis in popcorn(Zea mays var.everta).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is no sense in cludtering parental lines for prediction of yield heterosis,but blood pedigree can beidentifed from cluster analysis.The relation between genetic divergence or distance and yield heterosis of F1 hybrids can be predicted from the genetic distances of their parental lines according to this model,but no definite relation could be found between parental genetic divergence and the quality heterosis of F1 hybrids.  相似文献   
157.
退耕刺槐林土壤养分与酶活性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黄土丘陵区人工刺槐林土壤生物活性与肥力恢复过程,本研究采用时空替代法,选取陕北黄土丘陵区退耕恢复15、40、45 a的人工刺槐林(Robinia pseudoacacia)并以坡耕地为对照,探讨了4种样地类型下0~30 cm层次土壤的碳、氮、磷含量与4种酶活性的演变特征及互作关系。结果表明:同一恢复年限刺槐林土壤养分含量与酶活性均由表层0~10 cm向20~30 cm土层降低;随恢复年限延长,除了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外,0~30 cm土层土壤总有机碳、全氮及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均表现为15 a40 a45 a,比坡耕地分别显著增加1.4、4.2和5.1倍;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含量在不同恢复年限林地间差异较小,但比坡耕地提高了1.8倍;同样,从恢复15 a到45 a,0~30 cm土层土壤4种酶活性整体上亦显著提高,相比退耕前以碱性磷酸酶和蔗糖酶增幅较大,分别达3.4~9.5倍与8.1~15.6倍,过氧化氢酶与脲酶活性增幅分别仅为0.2~0.3倍和1.8~2.2倍。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刺槐林恢复过程土壤养分因子很好地解释了酶活性的变异性,二者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对酶活性影响的排序为全氮可溶性有机碳总有机碳土壤含水量可溶性有机氮有效磷;酶活性的响应变化中,碱性磷酸酶活性与全氮、总有机碳均显著相关,与可溶性有机碳、可溶性有机氮、有效磷正相关,可作为反映刺槐林土壤恢复的酶指标。  相似文献   
15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建立黑豆异黄酮和花色苷含量测定方法。应用Waters Xselect HSS T3色谱柱,以乙腈-0.1%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黑豆异黄酮;应用X-Terra MS C18色谱柱,以10%甲酸水溶液-甲醇/乙腈/水/甲酸(22.5/22.5/40/10,V/V)混合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黑豆花色苷;以电喷雾离子源(ESI)选择离子监控模式(SIM)检测目标化合物,并通过标准品对照比较,实现黑豆12个异黄酮及8个花色苷单体化合物的定量测定。该方法操作简便、稳定、耗时少,具有良好的灵敏度、重现性和回收率,可用于黑豆种质资源的化学评价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9.
(一)对同一河蚌斧足肌中共存的TM和PM,在分子大小形状、壹级结构若干特点和免疫专一性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也观察了同一河蚌的不同肌肉,即斧足肌与闭壳肌之间,同类蛋白质的异同。(二)在河蚌同一肌肉中并存的PM和TM分子大小截然不同;前者的初步数值靠近二十万,而后者约六万。在河蚌两种不同肌肉中的TM分子大小相同。(三)在抗原结构上,TM与PM有着本质上的差异,TM与PM同无免疫交叉反应。(四)TM与PM的酶解图谱属于两种不同的类型。(五)河蚌斧足肌和红、白两种闭壳肌的三种TM之同,免疫行为与酶解图谱极为相似,三种PM之间也极相似。(六)发现67%氯乙醇可使PM分子解聚成约51,000大小的亚基。(七)讨论了TM和PM的关系。从大的方面讲,TM和PM主要相同之处在于“零级”(氨基酸组成)或贰、叁级结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壹级和肆级结构。TM和PM许多性质的同异,可以从这些结构上的同异来理解。看来TM和PM应是两类而非一类蛋白质。  相似文献   
160.
青杨的遗传分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10个省市自治区的30个群体的青杨(Populus cathayana Rehd.),共169株,用RAPD方法分析群体间和群体内的DNA多态性。结果显示群体间的DNA多态度远高于群体内的,而且东部群体与西部群体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相邻产地之间的遗传差异相对较小。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东、西部群体已出现明显分化。整个聚类图与青杨的地理分布区大致相对应。西部群体内DNA多态性比东部群体高,因此西部群体在研究青杨的起源与演化中将显得更为重要。按照多样性中心与起源中心的关系,青杨可能起源于我国西北部,逐渐向东扩散,形成现代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