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2篇 |
免费 | 29篇 |
国内免费 | 128篇 |
专业分类
51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17篇 |
2015年 | 20篇 |
2014年 | 18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21篇 |
2010年 | 21篇 |
2009年 | 18篇 |
2008年 | 14篇 |
2007年 | 16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27篇 |
2001年 | 24篇 |
2000年 | 21篇 |
1999年 | 28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3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1.
为使我国在新的技术革命中跟上世界形势,改革教育已势在必行。“以本为本”单纯传授课本知识的传统教育已不适应时代的需要。因教材编印周期长,不可能及时反映出最新信息。弥补的办法,一方面是学校应开辟“第二课堂”,组织有效的课外活动,将社会信息引入学校,以培养学生的智力与能力;另一方面是及时将新信息引入课堂教学,使之与课本知识紧密结合,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几年来,我们注意用新信息充实课堂教学,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有以下三点好处: 1.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面向四化由于高校升学考试生物占分少,使学生对学习生 相似文献
512.
513.
514.
515.
我国自1976年2D实时超声心动图用于心脏检查以来,假腱索的发现除尸检外,似乎成了超声检查的“专利”。左室假腱索又称左室条束,多数一端附着于室隔,另端连接乳头肌、左室壁或心尖。起源于室隔上段附着处粗大的假腱索,紧贴室隔上段,易误为局限性肥厚型心肌病,鉴于假腱索为心内自然结构,不需治疗,室隔肥厚型心肌病超声是主要的诊断方法,有症状者常需药物治疗;本文为减少两者的混淆,着重分析假腱索与室隔肥厚型心肌病的超声鉴别。 相似文献
516.
517.
琥珀螺科的传统分类研究主要基于形态特征,由于壳相特征的趋同性以及比较形态解剖学研究基础的不足,中国琥珀螺科系统分类有待深入研究,已报道属种有待厘定。本研究运用DNA条形码技术,对新疆11个地点3种琥珀螺(Succinea daucina, Oxyloma wujiaquensis, Oxyloma sp.)的线粒体COⅠ与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并对三者的分类关系进行探讨。通过测序共获取COⅠ(640 bp)与16S rRNA (418 bp)基因序列各69条,其碱基组成均显示出较高的A+T比例(COⅠ:67.91%, 16S rRNA:73.15%),与目前已知琥珀螺线粒体DNA序列特征相符。基于Kimura双参数模型计算:3种琥珀螺的COⅠ基因序列(640 bp)平均种间遗传距离为0.135 6~0.171 3,平均种内遗传距离为0.006 8~0.009 2;16S rRNA基因序列(418 bp)平均种间遗传距离为0.079 3~0.148 1,平均种内遗传距离为0.003 4~0.008 9;3种琥珀螺COⅠ与16S rRNA基因的种间遗传变异均远大于种内遗传变异,存在明显的间隔。采用最大似然法构建分子系统树,结果显示本研究中不同地点的3种琥珀螺分别聚为置信度较高的分支,均有大于95%的支持度。本研究基于DNA条形码技术的分类研究结果与形态学研究结果一致。综上结果表明,COⅠ与16S r RNA基因适用于琥珀螺的物种鉴定。 相似文献
518.
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