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2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3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31.
深圳地铁碳排放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列车牵引用电和地铁站场用电两方面分析了深圳地铁的碳排放量。首先,计算出深圳地铁2008年牵引用电量为2514万度,2009年为2635万度;地铁站场2008年的用电量为1.08亿度,2009年为1.12亿度。其次,根据南方电网单位电力碳排放量计算出深圳地铁2008年的碳排放量为28053.695吨,旅客人均耗电量为0.984度,旅客人均碳排放量207.025克;2009年为碳排放量28572.561吨,旅客人均耗电量为1.002度,旅客人均碳排放量206.697克。然后,与深圳公交、出租车和香港地铁进行了比较。2008年,由于运量客较少,深圳地铁的旅客人均碳排放量,约为出租车的46%,是深圳公交大巴的1.99倍、中巴的1.26倍。此外,深圳地铁的旅客人均耗电量与香港地铁大致相当,由于香港地铁所用电力的碳排放较低,使得深圳地铁旅客人均碳排放量是香港地铁的1.24倍。最后,对2012年深圳地铁的碳排放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2012年,深圳地铁的碳排放总量将可能增加9.32倍。客运量约为11.62-7.26亿人次,相应地,旅客人均碳排放量将增加10.86-77.39%。  相似文献   
332.
钟晓青 《生态科学》2011,30(4):459-464
1958~1979我国明显处于马尔萨斯"诅咒"或"陷阱"时期,谷底在1960年.1949年以来的实践证明"警醒"或"陷阱"最主要作用是促进"政府干预"性质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的诞生和实施.本文利用总和生育率(TFR)模型P n =(TFR/ 2)P n-1计算了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从1949年起政策支持T...  相似文献   
333.
筛选亚健康便秘人群结肠黏膜变化的分子标志物,为亚健康便秘人群的结肠黏膜改变机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双向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2-DE)对亚健康便秘人群及健康志愿者结肠黏膜组织进行蛋白质分离,ImageMaster2D Elite分析软件进行图像分析,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得到相应的肽质量指纹图(peptide mass fingerprint,PMF),搜索数据库鉴定差异蛋白.建立了亚健康便秘人群及健康志愿者结肠黏膜组织2-DE图谱,分析出其凝胶的平均蛋白质点数(501.00±37.16,536.00±41.63),两者平均差异蛋白质点数为46.00±7.82,取20个表达量明显改变的蛋白质点进行质谱分析,鉴定出17个蛋白质.其中7个蛋白质点表达下调,10个蛋白质点表达上调.差异蛋白质点包括蛋白质合成与分解、分子伴侣、氧化还原调节及信号传导等相关蛋白质.随即应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分析差异蛋白β-actin、YWHAZ及PBP-Ⅰ(phosphatidylethanolamine-binding proteinⅠ)在两类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结果表明,亚健康便秘人群和健康志愿者的结肠黏膜组织蛋白表达存在差异,β-actin、YWHAZ表达下调及PBP-Ⅰ上调参与了亚健康便秘的发生,对此状态进行合理干预,可使身体向健康转化.  相似文献   
334.
通过反复硅胶柱层析从构树根皮乙醇提取物石油醚部位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利用波谱方法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lupeol acetate(2),6,7-二甲氧基香豆素(3),Broussonin A(4),Broussonin B(5),Broussonin F (6),(+) marmesin(7),(+)-(2...  相似文献   
335.
高雅  王舒  付鸣佳  钟果林 《微生物学报》2013,53(9):1001-1008
【目的】确定真菌Mucor amphibiorum RCS1中一个类S-腺苷-L-高半胱氨酸水解酶基因(S-adenosyl-L-homocysteine hydrolase-like,sahhl)受蓝光诱导表达。【方法】以真菌M.amphibiorum RCS1为研究对象,在随机PCR过程中从中获得了一段555 bp长度的DNA序列。以地高辛对这段已知序列进行标记制备探针,通过Northern杂交检测M.amphibiorum RCS1菌丝体培养过程中,由黑暗到蓝光再到黑暗这一光照条件改变的情况下,sahhl基因的转录情况。同时结合应用real-time PCR方法进行分析检测。【结果】经过比对确定这段555bp序列与已经发表的人(Homo sapiens)、家鼠(Mus musculus)和部分真菌的S-腺苷-L-高半胱氨酸水解酶基因sahh有较高的同源性。因此,初步确认这段mRNA序列来自M.amphibiorum RCS1的一个类S-腺苷-L-高半胱氨酸水解酶基因。sahhl基因在黑暗预培养24 h的情况下,蓝光诱导24 h时通过Northern杂交和real-time PCR均可从菌丝体中检测到sahhl基因的大量转录。但sahhl基因在黑暗预培养48 h的情况下,通过real-time PCR没有检测到sahhl基因的大量表达。【结论】上述结果说明,蓝光可以诱导M.amphibiorum RCS1中生长旺盛的菌丝体中sahhl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336.
钟莉娜  赵文武 《生态学报》2013,33(22):7319-7321
2013年欧洲地球科学联盟联合大会(EGU会议)于4月7日—4月12日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会议共设22个分会场,讨论交流地学不同专题领域的最新进展。会议中关于土壤侵蚀模型的探讨主要从模型的新发展、模型的应用和模型的不确定性三个方面展开,强调了不同领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关注了侵蚀模型研究中面临的挑战。对我国土壤侵蚀模型研究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重视对不同尺度、不同类型的侵蚀模型整合技术的研究;(2)加强对土壤侵蚀机理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改善模型结构;(3)推进GIS和RS技术在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应用,为侵蚀模型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37.
从水黾肠道中分离并筛选到1株产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酵母菌株SM3,经初步鉴定为Candida carpophila菌。通过正交实验优化菌株产GSH的最佳培养基成分:3%蔗糖为碳源,0.2%(NH4)2SO4为无机氮源,0.8%酵母浸粉为有机氮源,K2SO40.3%,KH2PO40.6%,MgSO40.15%。单因素实验表明其较佳培养条件为:接种量15%,培养时间36 h,摇床转速200 r/min,温度32℃,pH 6.0,装液量为20/250 mL。优化后GSH产量可达159.35 mg/L,较优化前提高了105.27%。  相似文献   
338.
为探讨不同氮素水平的硝态氮与铵态氮对油麦菜(Lactuca sativa L.)生长及品质的影响,自主设计并制作了适合蔬菜水培的立体管道栽培系统,配制了NO3-:NH4+=10:0,NO3-:NH4+=7:1,NO3-:NH4+=7:3的营养液,通过模糊数学原理,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品质的权重值,综合评价了不同氮素水平对油麦菜的栽培效果。结果表明,以NO3-:NH4+=7:3营养液的栽培效果最好,其次是NO3-:NH4+=7:1。当营养液的NO3-:NH4+=7:3时,油麦菜的产量最高,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硝酸盐含量最少,其综合品质最好。层次分析法对油麦菜不同氮素水平营养液的栽培效果的综合评价有较好的适用性,有助于获得南方设施管道栽培油麦菜最佳的营养液配方。  相似文献   
339.
为了研究单株植物通过影响微环境对土壤动物群落产生的影响,本文比较了绿化灌木海桐(Pittosporum tobira)树冠内外土壤动物群落及多样性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海桐树冠下的大型土壤动物类群较多,群落密度较大;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密度在树冠内外差异不明显,但树冠下中小型土壤动物稀有类群更多,群落结构更复杂.线虫密度在树冠外较大,蜱螨类密度在树冠内较大,其他类群差异不显著.结合环境因子分析,海桐树冠外土壤湿度较高有利于湿生类群生存,但受人为干扰较强,因而稀有类群较少;树冠下土壤湿度较小,旱生类群密度较大,受人为干扰较弱,因而稀有类群更丰富.研究表明,海桐树冠通过影响土壤环境对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和分布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340.
CO_2激光与γ射线辐照花生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 ̄2激光对花生的诱变效应跟 ̄50Co-γ射线对花生的诱变效应相仿,能诱发花生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且畸变率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上升;也能使花生的一些生物学特征发生变异,其变异性状能向继代遗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