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94篇 |
免费 | 99篇 |
国内免费 | 286篇 |
专业分类
117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18篇 |
2021年 | 29篇 |
2020年 | 37篇 |
2019年 | 26篇 |
2018年 | 28篇 |
2017年 | 16篇 |
2016年 | 26篇 |
2015年 | 29篇 |
2014年 | 54篇 |
2013年 | 41篇 |
2012年 | 49篇 |
2011年 | 53篇 |
2010年 | 35篇 |
2009年 | 34篇 |
2008年 | 25篇 |
2007年 | 30篇 |
2006年 | 36篇 |
2005年 | 44篇 |
2004年 | 22篇 |
2003年 | 26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18篇 |
1999年 | 26篇 |
1998年 | 33篇 |
1997年 | 38篇 |
1996年 | 29篇 |
1995年 | 28篇 |
1994年 | 36篇 |
1993年 | 35篇 |
1992年 | 26篇 |
1991年 | 24篇 |
1990年 | 29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21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6篇 |
1964年 | 6篇 |
1963年 | 6篇 |
1959年 | 4篇 |
1957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脱落酸在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中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脱落酸是一种具有全面生理功能的植物激素,在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文献,从脱落酸对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内源脱落酸含量的变化、脱落酸对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基因表达、信号转导的调控和转基因的表达调控入手,概述了脱落酸在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中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92.
用比色法测得101只“正常”狗血浆胆硷酯酶(S-ChE)活力的最低值为13.5,最高值52.4,平均值±标准誤为29.9±0.8单位,經統計测驗可认为是常态分布。测得35只高血压狗S-ChE活力的最低值为28.4,最高值49.5,平均值±标准誤为37.1±1.1单位。与“正常”狗比較时,P<0.001,有非常显著差异。其中有12只高血压狗(原发、神經源型及腎型)每天口服蘿芙木硷1—10毫克/公斤共10天,給药前收縮压及舒張压为167.4±3.7及123.8±3.5(毫米汞柱),S-ChE活力为38.74±1.2(单位),服药期間收縮压及舒張压分別下降为131.3±3.8及97.0±3.8,S-ChE活力則同时下降为31.0±1.5。于停药后收縮压及舒張压各为163.8±4.0及123.55±3.7,S-ChE活力为37.8±1.7。高血压狗在服药期間,动脉压和S-ChE活力較給药前及停药后結果有显著降低。有2只腎型高血压狗口服利血平(0.01毫克/公斤)时,也可以看到血压下降同时,出現S-ChE活力的降低。但2只正常狗口服蘿芙木硷(5毫克/公斤)后,并未出現明显的降压作用,其S-ChE也未降低。虽然蘿芙木硷用Warburg測压計法測得結果对S-ChE有直接抑制作用,但作者认为它对S-ChE活力的改变,很可能是与血压状态有关的。 相似文献
993.
994.
禽流感病毒核蛋白 (NP) 在病毒的转录、复制以及决定病毒的宿主特异性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通过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核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为进一步了解NP蛋白与细胞内蛋白质的相互关系以及流感病毒与宿主的相互关系奠定基础。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构建NP诱饵质粒,进而筛选人脑cDNA文库,寻找可能与禽流感病毒NP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经过酵母双杂交共验证,得到7个与NP相互作用的阳性克隆。该结果为深入了解病毒复制的分子机理及其在蛋白质水平上与宿主蛋白的相互作用关系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995.
利用5-杂氮-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CdR)处理体外培养的鼻咽癌细胞株CNE-1、CNE-2及永生化非癌性人鼻咽上皮细胞株NP-69,采用BS-PCR、Q-RT-PCR及Westernblot方法分别检测经5μmol/L的5-aza-CdR处理前后,各细胞株中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况及SykmRNA和蛋白质表达情况。探讨去甲基化药物5-杂氮-2′-脱氧胞苷(5-aza-CdR)对鼻咽癌细胞株中脾酪氨酸激酶(spleen tyrosine kinase,Syk)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及其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与鼻咽癌细胞分化程度呈负相关,两种鼻咽癌细胞株的Syk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显著低于NP-69细胞(P〈0.01);经5-aza-CdR处理后两种鼻咽癌细胞株的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降低,Syk mRNA及蛋白质表达升高(P〈0.05);高分化鼻咽癌细胞株对药物敏感性高于低分化鼻咽癌细胞株(P〈0.01)。由此可见,两种鼻咽癌细胞株中存在不同程度的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5-aza-CdR能有效逆转鼻咽癌细胞株Syk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升高Syk mRNA及蛋白质表达,同时鼻咽癌细胞分化程度越高恢复Syk基因表达的比率越高。 相似文献
996.
栎属(Quercus)植物叶片化石在新生代地层中分布普遍, 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本文对采自云南省宜良县上新统茨营组中的栎属植物叶片化石进行角质层结构分析, 结合叶形态特征, 系统描述了4种栎属植物: 阔叶栎(Quercus latifolia)、线叶栎(Q. scottii)、楔基栎(Q. simulata)和黄毛青冈相似种(Q. cf. delavayi)。通过对比化石和现生植物的叶形态和角质层特征, 本文认为叶片形状、叶基和叶尖特征、二级脉数量、表皮细胞和垂周壁特征、气孔大小和形状、气孔密度、毛基类型、形态和分布情况可以作为区分不同种类的特征, 但是不能只考虑其中的一个因素, 应该综合这些特征作为判断依据。结合宜良植物群中其他化石资料认为, 包括壳斗科柯属(Lithocarpus)、栲属(Castanopsis)以及樟科、榆科、木兰科等在内的植物, 代表了以栎属青冈组为优势树种的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宜良植物群与同时期相近纬度的植物群相比, 植被类型相似, 但是落叶成分较少。宜良植物群中的线叶栎、楔基栎和阔叶栎同晚始新世的线叶栎以及早中新世的楔基栎和阔叶栎相比, 形态并未发生大的变化, 与现生植物也非常相似, 进一步说明云南现代常绿阔叶林的主要成分来自于古老植物的承袭, 没有发生较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997.
转录调控是植物生长发育、逆境反应、信号转导、抗病性等一系列基因表达的最主要调控形式,转录因子是参与基因转录水平调控过程的重要反式因子。单锌指(DNA binding with one finger,DOF)转录因子是植物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包含一个C_2-C_2锌指结构,其N-末端保守的DOF结构域是能与DNA和蛋白相互作用的双重功能域,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尽管已有研究报道DOF家族基因参与植物抗逆响应,但其在禾谷类重要粮食作物中的作用机制还极不明确。本文通过对禾本科植物DOF家族基因系统进化分析及组织表达和诱导表达分析,综述了DOF家族基因参与植物胁迫应答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深入了解禾本科植物抗逆机制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98.
防止石蜡切片材料染色时脱落的简易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止石蜡切片材料染色时脱落的简易方法张松林,金芝兰(西北师范大学生物系,兰州730010)ASIMPLEMETHODTOPREVENTTHESPECIMENOFPARAFFINSECTIONTROMSHEDDINGDURINGSTAINING¥Zha... 相似文献
999.
在生物脱硫过程中,以焦碳为填料作为固定化载体,进行了氧化亚硫杆菌的固定化技术研究。在初始pH2、温度为30℃左右、通气量0.5m3/h、喷淋量1.0L/h条件下,挂膜后只需12h,Fe2 氧化率可达95.28%,其Fe2 平均氧化速率是游离细胞时的8倍。氧化亚铁硫杆菌固定化细胞经长期低pH值驯化后,仍能保持对Fe2 具有较高的氧化活性;只需20hFe2 氧化率就达95.05%,Fe2 平均氧化速率达0.38g/(L/h)。 相似文献
1000.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扎龙湿地蒸散发量及生态需水量的遥感估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表蒸散发量是影响湿地水热平衡的主要因素,也是水分损失的主要途径,对湿地生态需水量的合理确定和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借助遥感和GIS技术,利用2002、2010、2016年34景Landsat影像,基于时序NDVI数据对湿地下垫面物候特征的定量表征,准确获取了扎龙湿地保护区3个时期土地利用/覆被的动态变化信息。选用物理基础较好且应用广泛的SEBAL模型,估算了湿地的瞬时蒸散发量,并结合站点气象数据,实现了湿地蒸散发量在时间尺度上的扩展,分别得到日、月、年尺度的湿地蒸散发量,深入探究了扎龙湿地蒸散发的时空分布特征;最后从湿地湖泡需水量、植物需水量及生物栖息地需水量3个方面,定量估算出扎龙湿地3个时期的现状生态需水量。研究发现:扎龙湿地的土地覆被类型主要以芦苇沼泽、草地和耕地为主,其中芦苇沼泽分布占绝对优势,且2002-2016年持续增加了205.82 km2;草地、耕地呈持续减少态势,分别减少了119.35 km2和95.96km2,表明2002-2016年扎龙湿地生态系统呈恢复态势;湿地保护区蒸散发量年内均大致呈单峰型分布,符合夏季 > 春季 > 秋季 > 冬季的规律,在年际上呈现明显的递增趋势,年蒸散发量由2002年的518.87mm增加到2016年的625.98mm,增加了20.64%。为满足湿地内的生态消耗,总体上2002-2016年湿地的生态需水量也相应的增加,保护区适宜生态需水量的变动范围为5.40亿-7.08亿m3,可以维持湿地湖泊、植被、动植物栖息地的健康态势。维持核心区健康状态的最小生态需水量变化范围为2.71亿-3.32亿m3。随着遥感数据时空分辨率的提高,基于蒸散发量反演的湿地生态需水量估算将更加实用和准确,为湿地保护区制定科学合理的补水方案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