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中国兰科植物属的界定: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兰科植物是被子植物的最大科之一,全世界约有736属28,000种(Chase et al.,2015,Dressler,1993),广泛分布于大部分的陆地生态系统中,尤其以热带地区最为丰富。兰科植物是生物学研究的热点类群之一,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旗舰"类群,全世界所有的野生兰科植物均被列为《野生动植物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保护范围,占该公约保护植物种类的90%以上。中国是野生兰科植物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22.
通过野外考察和标本研究,将Gastrochilus fuscopuntuatus和Oberonia pumila分别处理为Gastrochilus pseudodistichus和Oberonia insularis的异名;将Gastrochilus somai处理为一个独立的种;并报道了中国兰科4个新记录种:毛唇石豆兰Bulbophyllum gyrochilum、独龙石斛Dendrobium praecintum、高山阔蕊兰Peristylus superanthus和狭瓣大苞兰Sunipia angustipetala。  相似文献   
23.
对产于云南的兰科新种耳唇槽舌兰(Hotcoglossum auriculatum)进行了描述和绘图。该新种具有显著特征:萼片与花瓣基部有长爪;花瓣边缘具不规则齿或呈啮蚀状;唇瓣椭圆状圆形,边缘有短流苏或啮蚀状流苏,基部有爪和耳,极易区别于该属已知的种类,包括它的近缘种白唇槽舌兰(H.subulifolium)。  相似文献   
24.
怒江河谷低海拔地区残存原生植被中兰科植物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怒江河谷低海拔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我们以兰科植物为例,对怒江河谷贡山和福贡段海拔1,600m以下的4片残留原生植被中的兰科植物多样性和受威胁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4次野外路线法考察和相关的室内标本研究,发现这些残存的森林中兰科植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目前已记录33个属60种兰科植物,其中附生兰为42种,地生兰为18种.在己鉴定的物种中,一种毛兰属植物(Eria sp.)为中国新记录种或新种,疣花三角兰(Trias verrucosa)为怒江河谷特有,洛氏羊耳蒜(Liparis rockii)为怒江河谷和独龙江河谷所特有,杓兰属一种(Cypripedium sp.)、盆距兰(Gastrochilus calceolaris)、羽唇兰(Ornitochilus difformis)、带叶兰(TaeniophyHum glandulosum)、匙萼卷瓣兰(Bulbophyllum spathulatum),短穗竹茎兰(Tropidia curculigoides),卵叶火烧兰(Epipactisroyleana)等为本区域新记录种.这些兰科植物面临的主要威胁为生境破碎化、生境质量下降和生境丧失.我们建议尽快开展该地区生物多样性调查和濒危状况评估,并制定和实施有效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5.
<正>由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联合编写,2013年由林业出版社出版,是植物分类学专家应时代需要而编写的一本书。全书包括了国务院1998年颁布的《中国重点保护植物名录》(第一批)和国家林业局2011年公布的《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规划(2011–2015年)》极小种群保护物种(第一批)中的所有类群,共361个物种(含种下等级)。书中除了每个物种或变种的形态鉴别特征、地理分布信息、花果期、生境、濒危状况及其受威胁  相似文献   
26.
正缅甸的森林从伊洛瓦底江流域低海拔地区一直扩展到喜马拉雅高山地区,而且类型多样。缅甸热带和亚热带季风盛行,每年5~9月气候湿热,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1 000~5500毫米。这种特殊的地理地形和气候条件为植物多样性的生存、繁衍、迁移、分化和发展提供了优良的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27.
中国兰科植物资料增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中国兰科Orchidaceae植物4个新种——短距叉柱兰Cheirostylis calcarata X. H. Jin & S. C. Chen、麻栗坡叉柱兰C. malipoensis X. H. Jin & S. C. Chen、膜翅盆距兰Gastrochilus alatus X. H. Jin & S. C. Chen、麻栗坡盆距兰G. malipoensis X. H. Jin & S. C. Chen和7个新记录种——高山卷瓣兰Bulbophyllum rolfei、卵唇石豆兰Bulbophyllum ovatilabellum、三脊毛兰Eria cristata、二脊盆距兰Gastrochilus affinis、三裂对叶兰Listera micrantha、紫唇钗子股Luisia macrotis、圆柱叶鸢尾兰Oberonia teres。短距叉柱兰C. calcarata与扇唇叉柱兰C. spathulata相似, 但本种的根状茎直立, 唇瓣具距, 蕊柱附属物长于蕊喙等与后者区别; 麻栗坡叉柱兰C. malipoensis与云南叉柱兰C. yunnanensis相似, 不同之处在于该种的根状茎节间两端收狭, 后唇具纵向的隔膜, 蕊柱附属物短于蕊喙; 膜翅盆距兰G. alatus与列叶盆距兰G. distichus形态上相似, 但以花黄色, 前唇宽、膜质并且中部具纵向的脊而易与列叶盆距兰区别; 麻栗坡盆距兰G. malipoensis与盆距兰G. calceolaris相似, 但该种具总状花序, 前唇光滑并为半圆形而易与后者进行分别。高山卷瓣兰Bulbophyllum rolfei的中萼片为侧萼片的一半长, 花序与叶等长或超过叶长, 侧萼片至少有一部分贴生; 卵唇石豆兰Bulbophyllum ovatilabellum中萼片的侧脉分叉, 唇瓣具一U形的胼胝体; 三脊毛兰Eria cristata的花苞片紫色反折, 唇瓣白色到乳黄色并具3条褶片; 二脊盆距兰Gastrochilus affinis的前裂片边缘具齿, 并具2条从基部到顶部的脊; 三裂对叶兰Listera micrantha的唇瓣前部三裂; 紫唇钗子股Luisia macrotis的侧萼片与唇瓣等长, 花瓣不宽于5 mm, 唇瓣紫色, 前唇心形; 圆柱叶鸢尾兰Oberonia teres叶子圆柱形, 唇瓣中裂片先端2裂.  相似文献   
28.
报道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发现的2种中国新外来植物:多籽藜Chenopodium polyspermum L.和瑞典藜C.suecicum Murr。两种植物在林芝市区绿化带和空地生长旺盛,并正常结实,说明其在西藏具有较强的入侵能力。调查表明,两物种可能通过进口草坪种子夹杂带入中国。  相似文献   
29.
中国兰科植物研究杂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中国兰科植物一个新记录属和三个新记录种,短距兰属(Penkimia)、短距兰(P.na-galandensis)、长序大苞兰(Sunipia cirrhata)、白花叉喙兰(Uncifera thailandica).短距兰属(Penkimia)区别与鸟舌兰属(Ascocentrum)在于侧萼片合抱蕊柱,唇瓣没有任何附属物以及锥形的距;长序大苞兰的花序长于叶,唇瓣基部具一个胼胝体;白花叉喙兰唇瓣的距后弯并朝向子房.  相似文献   
30.
报道了中国兰科植物四个新记录种,反瓣叉柱兰(Cheirostylis thailandica),短茎对叶兰(Listerabrevi-caulis),凹唇石仙桃(Pholidota recurva),绿花大苞兰(Sunipia annamensis)。短茎对叶兰(Listera brevicaulis)二枚叶贴地着生,唇瓣先端二裂,裂片下翻并靠合;凹唇石仙桃(Pholidota recurva)的假鳞茎圆柱形,首尾相连,花偏向一侧,花序在中部向下弯,唇瓣前端略凹陷;绿花大苞兰(Sunipia annamensis)的花序长于叶,唇瓣心形,肉质,边缘向上翻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