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61篇
  56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31.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喉黏膜间充质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为喉部组织工程提供更多的可供选择的种子细胞。方法:收集临床上喉部手术病人切下的不同部位的喉黏膜,主要是会厌的背侧黏膜和声带的黏膜,各3例,共计6例。对会厌背侧的黏膜采用消化培养的方法,对声带部位的黏膜采用组织块培养法。最后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对两种方法所获得的细胞进行鉴定,确定其来源于喉黏膜的间充质。结果:通过两种方法均可以成功获得相应部位的细胞,免疫荧光染色vimentin均呈阳性表达且CK均呈阴性表达,证明了获得的细胞确实是来源于间充质。结论:本实验成功的培养出了喉部不同部位的间充质细胞,为喉部的组织工程提供了更多的可供选择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32.
阿尔茨海默症(AD)即老年痴呆症,是以老年斑和神经元纤维缠结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AD的发病机制是多种发病素、多种通路和分子机制的相互参与,例如信号异常、炎症和免疫系统、脂质转运、细胞内吞作用、细胞凋亡、氧化损伤和应激反应、tau 病理学、神经元和突触的损失、能量代谢等.目前没有一种 AD 治疗方法能从根本上停止其病理的退行性改变,但仍有多种治疗策略.我们从生物标志物、遗传、神经影像、药物治疗、β淀粉样蛋白免疫治疗方面,对阿尔茨海默症的治疗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3.
鉴于椎实螺类形态解剖的研究,过去均着重于研究其消化、生殖和神经三个系统,本文对耳萝卜螺循环系统的构造进行解剖描述。 材料与方法 标本于1978年3月至1980年6月采自夹江城郊,均为壳高18—19毫米,壳口径14×11—15×12毫米的成体标本。活体标本经减压、绝气和沸水处理后,置于70%的乙醇中保存。解剖时取标本浸入3%的詹氏绿液中染成淡绿色后放入70%的乙醇中或直接取本色标本移入70%乙醇中,置双筒解剖镜下解剖观察。鉴别神经与血管的主要标志:前者的鞘膜上具色素细胞,并且是实心的;后者不具色素细胞,是空心的,此外,还采取了自制微型注射器注射心脏,将两个标本的心耳与心室之间结扎后,分别  相似文献   
34.
目的:通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对小鼠胰岛素瘤min6 细胞免疫化学染色后观察外源性高胰岛素对FoxO1 胞质- 胞核穿 梭定位的影响。方法:小鼠胰岛素瘤min6 细胞用DMEM( low glucose )培养基(含有15%FBS 、100 U/mL青霉素、100 U/mL链霉 素)于25 mL培养瓶放置在37 ℃、5%CO2浓度的细胞孵箱中培养。细胞爬片后给予100 uIU/mL 浓度胰岛素分别刺激12、24 和 48 小时。细胞免疫化学染色后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FoxO1 的表达位置变化,用Image pro plus 软件对FoxO1 荧光强度进 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与低糖孵育的对照组相比,胰岛素孵育12 h、24 h和48 h时胞质内FoxO1 荧光强度逐渐增强,而细胞核 FoxO1 荧光强度减弱(P<0.05)。结论:高浓度胰岛素孵育min6细胞使FoxO1 出细胞核转位至细胞质,并且具有时间依赖性,提 示FoxO1是高胰岛素血症对beta细胞功能影响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屎肠球菌的万古霉素替考拉宁A型抗性蛋白/D-丙氨酸-D-丙氨酸连接酶(Vancomycin Teicoplanin A-type resistance protein D-alanine-D-alanine ligase,vanA)调控人正常结直肠黏膜细胞FHC凋亡的机制。方法 在人正常结直肠黏膜细胞FHC中使用屎肠球菌感染,Annxin-V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使用屎肠球菌的VanA蛋白刺激,检测FHC细胞凋亡情况、ROS水平以及ROS标志蛋白MDA、GSH和SOD的表达水平。ROS抑制Acetylcysteine处理VanA刺激的FHC细胞后,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屎肠球菌与人正常结直肠黏膜细胞FHC共培养后,人正常结直肠黏膜细胞FHC的凋亡水平明显升高(t=2.876,P=0.045 2),并且VanA蛋白能促进FHC凋亡水平(t=5.579,P=0.005 1),同时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9、BAK的表达量上升,BCL-2的表达量下降。屎肠球菌的VanA蛋白刺激后,发现正常结直肠黏膜细胞FHC的ROS水平上升(t=10.190,P=0.000 5),ROS标志蛋白MDA(t=4.315,P=0.012 5)和SOD(t=5.751,P=0.004 5)的表达水平上升,GSH(t=5.225,P=0.006 4)的表达水平下降,但是,ROS抑制剂Acetylcysteine能够抑制这种现象。结论 屎肠球菌的VanA通过提高细胞内ROS水平来促进人正常结直肠黏膜细胞FHC凋亡。  相似文献   
36.
普那霉素是由始旋链霉菌(Streptomyces pristinaespiralis)产生的一类临床上应用的链阳性菌素类抗生素.目前,由于对引起普那霉素产量变化的分子机理知之甚少,从而大大限制了利用分子育种技术来大幅度提高该抗生素产量的研究发展.本研究利用限制性内切酶SacⅡ单酶切处理的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技术以普那霉素高产重组菌株为材料进行了抗生素高产相关基因的挖掘研究.以原始菌株ATCC25486为对照,筛选出2个仅在高产菌株中特异扩增的多态性DNA片段.进一步的DNA测序分析和同源性比较表明:1个与抗生素生物合成调控基因afsK具有高度的同源性,GenBank收录号为EU123927;另1个是脱氧核糖核酸外切酶编码基因exoSC的同源片段,GenBank收录号为EU123928.因此,这2个DNA片段是与普那霉素产量变化密切相关的新基因,这2个基因的DNA序列的变异应与普那霉素产量的增加密切相关.本研究从普那霉素高产这一生物表型出发,利用分子标记技术筛选出抗生素高产相关新基因,可进一步从基因变异方面揭示了普那霉素高产的分子机理.  相似文献   
37.
近年来从植物中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受脱落酸、胁迫、成熟诱导表达的基因,这些 ASR(Abscisic acid, Stress and Ripening inducible)基因参与植物对冷、渗透压、脱落酸处理的胁迫应答已被证实,该类基因也参与植物生命活动的许多方面如果实发育、成熟等.对 ASR 基因的克隆鉴定,以及该基因在胁迫应答和果实成熟方面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8.
香蕉凝集素基因的克隆及在成熟果实中的特异性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RT-PCR的方法克隆香蕉凝集素(Bankc)基因,对其全序列进行了测定并与已发表的BanLec基因序列进行了比较。采用定量PCR的方法对该基因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和香蕉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anLec基因的表达同时具有发育特异性和组织特异性,即仅在果实中表达,而且其表达量随果实成熟度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39.
泥螺生殖系统的组织学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泥螺为雌雄同体。生殖系统包括交媾器和生殖器本部。交媾器包括刺激器、阴茎和摄护腺;生殖器本部主要包括两性腺、缠卵腺和蛋白腺。刺激器和阴茎都具有非常发达的肌肉组织,腔壁游离面具纤毛。阴茎腔壁为单层柱状细胞;摄护腺被膜为一层薄的肌纤维,里面具有许多分泌细胞;缠卵腺被膜为单层扁平上皮,下层为环肌,腺体组织由分泌小管构成。蛋白腺主要由皮质层和导管层组成,皮质层内充满了分泌细胞,导管层由许多分泌小管构成,管壁为柱状腺细胞。  相似文献   
40.
长江三峡地区上震旦统稳定同位素异常及地层意义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三峡地区广泛发育的上震旦统,及下伏的南沱组和古城组冰碛层,有良好的生物地层控制及全球对比意义。新秭归城附近的雾河剖面,自南沱组顶部到水井沱组下部出露有利于化学地层学研究的一系列碳酸盐岩沉积,对这一剖面的碳,氧,锶同位素研究发现:1)碳,锶和氧同位素在陡山沱组顶部到灯影组底部存在明显异常;2)碳同位素在寒武系-前寒武系界线附近有负异常;3)碳同位素和锶同位素在剖面上的演化具有全球对比意义;4)陡山沱组顶部到灯影组底部的碳,锶同位素异常,与可能存在末远古纪的冰期,即所谓的“后Marinoan冰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