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43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卵泡闭锁是哺乳动物卵巢中一种普遍现象,其实质是由卵巢颗粒细胞凋亡造成的。颗粒细胞的状态已经成为衡量卵母细胞质量乃至胚胎发育能力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因此对颗粒细胞的凋亡开展研究显得十分必要。调控颗粒细胞凋亡的因素有多种,本文从与颗粒细胞凋亡相关的激素、与颗粒细胞凋亡相关细胞因子和与颗粒细胞凋亡相关的基因三方面对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的调控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2.
 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是一种极其珍稀的濒危松科植物。该研究建立了一种有效的银杉人工菌根诱导技术。通过将银杉种子播种于琼脂培养基7 d后,切除1/5~1/3的 种皮以及胚乳,从而使银杉种子的发芽率达到60%以上;同时筛选出既适合外生菌根菌土生空团菌(Cenococcum geophilum)平铺扩展生长的要求,又能满足银杉幼苗生长的培养基 RM, 使银杉的侧根能最大程度地与菌丝接触,确保了菌根的诱导率;通过紫外线照射加70%酒精 或0.05%NaOCl的表面消毒的双重处理,使不能高压灭菌的容器达到表面消毒效果,同时验证了用该灭菌法既能达到完全的灭菌效果又不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而且银杉小苗的菌根形成率达到87.5%。该方法对于银杉的菌根学研究以及其它基础研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3.
脂尾(臀)性状是绵羊逆境生存的必要性状, 其脂肪在尾臀部大量沉积的遗传特性与分子机制仍不明晰。为此, 文章以筛选的X染色体59383635位点SNP为候选分子标记, 利用PCR-SSCP技术检测该位点在我国尾型极端差异的阿勒泰羊、小尾寒羊、湖羊、中国美利奴细毛羊以及引入品种萨福克羊群体中的多态性, 并采用模型分析其与尾(臀)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X染色体59383635位点T等位基因高频出现在表型分值较高的阿勒泰群体中, 而C等位基因则在瘦尾型绵羊品种中高频出现; 等位基因频率T/C的比值与尾臀表型分值相关性模型表明T/C比值随着尾臀表型分值增加呈指数倍增长。以上结果提示, 绵羊X染色体59383635位点多态性在脂尾(臀)与瘦尾绵羊群体中分布存在较大差异, 该SNP可作为一个理想的分子标记应用于高、低脂绵羊品种选育, 但其生物功能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4.
已知Rho激酶抑制剂可调控细胞骨架重建,激活相关转录因子,进而促进细胞分化。然而,关于Rho激酶抑制剂对细胞骨架和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及两者之间关系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阐明Rho激酶抑制剂Y 27632调控细胞骨架重建,促进成骨分化。取新生SD大鼠头盖骨组织体外培养细胞传至第3代,给予Rho激酶抑制剂Y-27632进行干预。采用罗丹明标记的鬼笔环肽对细胞骨架进行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培养1 d和2 d,Rho激酶抑制剂Y-27632处理的细胞呈现多角形,并伴有部分伪足形成。细胞培养4 d和7 d,Y-27632处理的细胞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活性明显增加(P<0.01)。实时定量PCR揭示,加Y-27632处理细胞的骨分化相关基因Runx2、Alp、β-catenin(β-cat)、osteopontin(Opn)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细胞(P<0.05或P<0.01)。以上结果证明,Rho激酶抑制剂Y 27632能够影响大鼠成骨细胞的形态,并有促进其分化作用。本研究为骨代谢疾病及组织工程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和启示。  相似文献   
85.
绵羊尾(臀)脂性状是重要耐逆性状,其脂肪沉积的分子机制不清。旨在研究绵羊脂尾(臀)沉积脂肪的分子遗传机制,以最近文献报道的7号染色体一处SNP位点为候选分子标记,利用PCR-RFLP方法检测该位点在尾型极端差异的阿勒泰羊、哈萨克羊、湖羊、中国美利奴细毛羊以及萨福克羊群体中的多态性,并采用模型分析其与尾(臀)脂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7号染色体46765080位点的G等位基因高频出现在表型分值较高的臀脂型阿勒泰羊群体中,A等位基因在长瘦尾绵羊品种中高频出现;等位基因频率G/A的比值与尾臀表型分值相关性模型表明G/A比值随着尾臀表型分值增加呈指数增长。以上结果表明,绵羊7号染色体46765080位点在尾(臀)脂与瘦尾绵羊群体中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该SNP位点可作为一个理想的分子标记应用于高、低脂绵羊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86.
两株生防芽孢细菌筛选、鉴定及拮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出广谱、高效的生防芽孢细菌,并对其拮抗作用进行研究。【方法】以8种植物病原真菌为靶标菌,通过皿内拮抗和发酵液拮抗能力的测定筛选出2株广谱性和高效性的芽孢细菌B06和B07。【结果】B06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的R2/R1为0.4-1.8,无菌滤液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率为66.7%-87.5%。B07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的R2/R1为0.23-1.21,无菌滤液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率为55.56%-81.25%。经16S rRNA序列鉴定,菌株B06和B07都被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结论】芽孢细菌能够抑制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好的抑病作用。广谱和高效芽孢细菌的筛选在农业生物防治方面具有很大的开发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7.
目的:高脂血症可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本研究降脂红曲制剂血脂康胶囊对高脂模型大鼠的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给予Wistar大鼠高脂饲料30 d,造成高血脂大鼠模型,灌服血脂康胶囊。密度梯度离心法分别分离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和血脂康治疗组大鼠骨髓单核细胞,应用EGM-2MV进行体外培养。以4~6代EPCs为靶细胞。采用Edu标记技术、CCK-8检测法、粘附能力测定试验、改良的Boyden小室、Matrigel法、荧光定量RT-PCR等方法分别检测EPCs增殖、粘附、迁移、体外成血管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等炎性因子的表达。结果:高血脂模型组大鼠EPCs的增殖、粘附、迁移及成血管能力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炎症因子MCP-1表达则高于对照组;与高脂模型组EPCs比较,血脂康可明显促进EPCs的增殖、粘附、迁移及成血管,下调MCP-1的表达。结论:高脂状态下大鼠EPCs的增殖、粘附、迁移及成血管等生物学功能受损,血脂康能调整脂质代谢,改善高脂血症大鼠EPCs功能,从而起到保护血管内皮的功能,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8.
本文通过对果树栽植前的准备,栽植时期,栽植密度,栽植方式及果树栽后的管理措施的阐述,道出一些作者的经验,希望与广大前辈交流。  相似文献   
89.
目的研究生长休止蛋白(Growth arrest-specific protein 7,Gas7)在大鼠梨状皮质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as7核酸与蛋白在SD大鼠胚胎第18.5天(E18.5)、E20.5、出生当天(P0)、生后第7天(P7)、P14、P21和成年(Adult)各时期梨状皮质中的表达。结果 RT-PCR结果显示Gas7核酸在大鼠梨状皮质各发育时期均有表达,在P14时表达最强;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梨状皮质在E18.5时即出现Gas7免疫阳性产物,至P7时出现清晰的Gas7免疫阳性细胞,至P14时细胞数达到峰值,免疫阳性反应最强,P21细胞数少于P14(P0.05),Adult细胞数少于P21(P0.05)。结论 Gas7在梨状皮质的表达具有时间上的差异性,提示Gas7可能在梨状皮质结构形成和功能成熟方面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0.
目的了解不同温度条件对马免疫血浆外观和效价的稳定性影响,为马免疫血浆的采集、分离、贮存、运输及抗毒素生产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将破伤风类毒素及肉毒A、B、E、F型类毒素制备的马免疫血浆,分别放置于2~8℃、20℃、37℃3种温度下,并分别于0、1、3、6、12个月取样,依据《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的检测方法和标准,对样品进行外观检查及效价检测。结果破伤风及肉毒A、B、E、F型马免疫血浆在2~8℃条件下,放置12个月稳定性良好,外观及效价均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规定要求。20℃与37℃下放置的马免疫血浆随着时间的延长,外观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浑浊,效价也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低效价组比中、高效价组的效价下降明显,且温度越高效价降低幅度越大。结论马免疫血浆在2~8℃条件下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