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8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栓塞介入治疗消化性溃疡引发的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方法:将30例消化道溃疡合并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栓塞介入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奥曲肽联合栓塞治疗,在48 h后评价短期疗效,并随访1月观察患者的出血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采用联合免疫试剂盒检测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天,3天和7天的大便隐血,并记录患者隐血转阴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的短期有效率为9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96,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大便隐血试验均为阳性,治疗2天后,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的隐血阳性率分别为21.4%和6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X~2=6.66,P0.01);治疗3天后,联合治疗组92.8%患者隐血试验转阴,显著高于对照组60.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6,P0.05);对照组患者的隐血转阴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4.15±2.37)天和(7.22±1.98)天高于联合治疗组,其隐血转阴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2.77±1.98)天和(5.33±2.07)天,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栓塞介入治疗可以快速止血,再出血发生率低和安全等特点,能有效治疗消化性溃疡引发的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  相似文献   
132.
目的:研究比较三种不同手术方案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ACG)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AACG合并白内障患者50例(50只眼)进行研究,按患者前房角的粘连关闭程度将其分成A、B、C三组,A组给予小切口囊外摘除术,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前房角分离术,C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小梁切除术,比较各组术后疗效。结果:A、B、C三组患者术后的眼压均显著低于术前,前房中央深度和视力均显著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术后视力的分布中,0.3~0.5的比例均显著高于0.3及0.5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5.79%,B组为31.25%,C组为40.00%,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ACG合并白内障患者可通过多种手术方案进行治疗,但应根据房角关闭程度合理地选择最佳术式,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和视力状况。  相似文献   
133.
人体蠕形螨爬行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禾秀  徐业华 《昆虫学报》1990,33(3):382-383
蠕形螨为一永久性寄生螨类,寄生于人体及家畜、哺乳类动物,种类繁多,目前报道的有120余种,常见的有40余种,寄生人体的有毛囊蠕形螨(Demodex folliculorum)、皮脂蠕形螨(Demodex brevis)、毛囊蠕形螨中华亚种(Demodex folliculorum sinensis)等,分别寄生于毛囊及皮脂腺内。可引起酒渣鼻、痤疮、眼睑炎等皮肤病,在人群中感染甚为普遍,同时也证实了其感染途径是通过直接接触而传播。为此,对蠕形螨活动力的研究是进一步探索其传病机制及防治的重要环节。人体蠕形螨在不同温度、湿度及酸碱度条件下生活能力的观察曾有报道(Spickett,1961;陈国定,1985)。但对其爬行规律及速度至今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对蠕形螨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爬行规律及速度作了系统的观察。今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4.
质粒pHE5为pBR322的EcoRI—HindⅢ片段由噬菌体T4基因37的EcoRI-HindⅢ片段取代、构建而成,抗Tc基因的启动基因被破坏。在抗Tc结构基因前插入新的启动基因,可以使抗Tc功能恢复,以此可以筛选各种启动基因。我们用pHE5构建了含大肠杆菌启动基因的重组质粒800株,对它们抗四环素程度的分布作了测定,制作了重组质粒pTP210、pTP213的限制性酶切图谱,并且就应用这二个质粒作为真核基因表达运载体的可能性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35.
质粒pKL6带有β-半乳糖苷酶结构基因(lacZ),启动基因突变失活,lacZ不能表达。在lacZ前插入外源DNA片段,观察lacZ的表达,可以研究启动基因的功能作用。我们用大肠杆菌染色体DNA的HindⅢ片段与pKL6重组,获得一批重组体,对这些重组体的β-半乳糖苷酶的活力水平和限制性图谱作了分析,对它们用作表达载体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6.
滑桃树种子的美登素类成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西双版纳产滑桃树(Trewia nudiflora L.)种子中分离鉴定了两个新的美登素类化合物,根据光谱数据推定它们的结构为10-表特利奴定(10-epitrenudine)和4′,5′-二乙酰特利奴定(4′,5′-diacetyl trenudine),后者为一工作产物。此外,还得到特利回生(trewiasine),特利福洛林(treflorine),特利奴定(trenudine)和咖啡因(caffeine)。  相似文献   
137.
138.
豆科作物根瘤菌被噬菌体浸染后,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根瘤菌数目和结瘤量的降低,进而导致共生固氮作用弱化和作物产量的显著下降.然而,目前关于根瘤菌噬菌体的相关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以3株模式根瘤菌,即慢生型大豆根瘤菌、中华大豆根瘤菌和中华苜蓿根瘤菌为宿主,于黑土农田土壤中采用双层平板培养法从每个宿主细菌分离3株噬菌体,共分离获得9株根瘤菌噬菌体,对其形态结构及生物学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侵染苜蓿根瘤菌噬菌体(SMM)和慢生型根瘤菌噬菌体(BDM)属于肌尾噬菌体科,而侵染中华根瘤菌噬菌体(SSS)隶属于长尾噬菌体科.9株噬菌体的最佳感染复数均在0.001~1.0的变化范围内.一步生长曲线结果显示,BDM的潜伏期和爆发期明显长于SMM和SSS,但获得的裂解量最小.根瘤菌噬菌体在30~40℃和中性pH条件下侵染活性最大.对比发现,侵染同一宿主的噬菌体生物学特征虽存在一定差异,但分异度远小于不同宿主噬菌体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9.
目的:观察在哮喘缓解期阶梯治疗中,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与最大呼气峰流速(PEF)作用的相关性,帮助支气管哮喘患者更加准确、简便的进行自我监测,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方法:选择我院哮喘专病门诊就诊的78例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ICS)进行缓解期的阶梯治疗。要求每日早、晚监测PEF,并记录到哮喘日记上。每月哮喘专病门诊复诊一次,了解PEF值、PEF占个人预计值的百分比(PEFpred%),PEFpred%个人预计值80%为哮喘控制,PEFpred%个人预计值80%为哮喘未控制,同时进行ACT问卷,计算得分,20分为哮喘未控制;20~25分为哮喘控制。结果:ACT评分20~25分组与ACT评分20分组PEFpre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Fpred%个人预计值80%组与PEFpred%个人预计值80%组ACT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CT评分与PEFpred%具有线性相关关系,P0.001。结论:在哮喘缓解期阶梯治疗中,ATC评分与PEF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对于没有条件或不能监测PEF的哮喘患者可以用ACT评分作为评估哮喘控制的指标,指导阶梯治疗。  相似文献   
140.
目的:通过大鼠皮下埋植实验,从组织学角度探讨蚕丝(生丝和熟丝)在体内的降解。方法:将生丝和熟丝在SD大鼠皮下进行埋植,在第7、14、56、84、129、145天取材进行冰冻切片,分别进行H.E染色和DAPI、β-actin和CollagenⅠ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结果:在大鼠皮下埋植一定时间后,蚕丝的外表均被结缔组织包裹而在皮下形成包块。包块的直径在生丝和熟丝手术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皮下埋植第7天观察到了蚕丝被降解的现象,在皮下埋植第145天仍然能够观察到大量未被降解的蚕丝。结论:蚕丝在体内的降解不是一个匀速的过程,其降解进程与细胞的动员有关,成纤维细胞参与此过程并分泌胶原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