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人心肌匀浆经热变性、酸化、硫酸铵盐析、超离心、SepharoseCL-4B柱层析和制备等电聚焦分离,得到酸性铁蛋白。经鉴定,所得酸性铁蛋白pI为5.0,H亚基分子量为21kD,L亚基为19kD,PAGE分析呈单一区带。制备了兔抗人酸性铁蛋白抗血清,用该抗血清建立的人酸性铁蛋白放射免疫分析可检测出80%甲胎蛋白阴性肝癌病人。  相似文献   
22.
本文对Coniothyrium minitans JN-CM菌株的摇瓶制种的可行性及其固体发酵的产孢条件进行了初步探究。首先通过对分生孢子萌发率和致腐能力的测定,验证了液体种子液进行固体发酵后得到分生孢子的活性,随后对液体制种条件和其后期固体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摇瓶制种在初始p H 7.0的条件下,培养6 d可得到1.09×108cfu/m L分生孢子和5.4123 g/L菌丝体。将100μL摇瓶种子液(1×107cfu/m L)接种于5 g麸皮为基质、料水比1∶1.5、p H值为5.5的固体培养基内,发酵11 d可获得2.65x1010cfu/g分生孢子。  相似文献   
23.
报道了一种筛选高表达融合蛋白HSA-IL-11的毕赤酵母转化子的免疫双膜筛选法.将生长在醋酸纤维素滤膜上的转化子进行原位诱导,再用硝酸纤维素滤膜对表达的蛋白进行原位捕捉,并经封闭过夜后使用抗HSA抗体进行免疫杂交,再用标记二抗进行显色.根据显色强弱将转化子分为强阳性、中等和阴性三类,再用抗IL-11抗体进行复筛验证.结...  相似文献   
24.
本文采用体外培养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MEC-1),不同浓度和时间的Julibroside J8干预,SRB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同时结合DAPI荧光染色,TUNEL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Annexin-V/PI双标记行流式细胞仪测定定量观察细胞凋亡率。发现合欢皂甙Julibroside J8可显著抑制HMEC-1生长,抑制率可达75.6%,并呈时间-剂量效应关系。同时诱导细胞发生凋亡率,最高比例可达32.32%。  相似文献   
25.
利钠肽家族成员在维持机体心血管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人工设计的新型利钠肽分子血管钠肽(VNP)由C-型利钠肽和A-型利钠肽的功能结构域嵌合组成,具备两种利钠肽分子的优势功能.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了BL21(DE3)/pGEX-4T-1-VNP原核表达系统,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融合蛋白GST-VNP的可溶性表达.经离心、超声波破碎、GST亲和层析、G25凝胶过滤和肠激酶酶切后超滤离心便可获得电泳纯的目的产物VNP,最终每升发酵液可获得20 mg重组VNP蛋白.大鼠离体血管环张力法和去膀胱尿液收集法活性评价显示,VNP具有扩张血管和利尿双重功效.  相似文献   
26.
依照血管钠肽氨基酸序列,根据毕赤酵母密码子偏爱性,人工合成了血管钠肽的编码基因,通过PCR技术,扩增出5'端含有组氨酸标签的血管钠肽基因片段,构建的分泌型表达质粒pPIC9K-VNP,pPICZαB -VNP分别经SalⅠ和SacⅠ线性化后,双质粒转化毕赤酵母GS115宿主菌后,G418/Zeocin双抗筛选出整合型His+Muts表达菌株,Tricine-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证明His-VNP在毕赤酵母中可有效分泌表达,摇瓶产量可达70mg/L左右,双质粒整合较单质粒整合重组子目的多肽表达量提高了75%。生物学活性研究表明,表达产物在体外具有对巨噬细胞iNOS和TNFα mRNA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7.
【目的】酵母表达外源糖蛋白时会对蛋白进行过度N-糖基化修饰,产生高甘露糖型糖链,影响蛋白的活性,其中α-1,6-甘露糖转移酶(och1p)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通过敲除毕赤酵母X-33的α-1,6甘露糖转移酶(och1p)基因,获得一个对糖蛋白进行低糖基化修饰的毕赤酵母表达系统。【方法】采用双交换同源重组敲除目的基因的方法,首先敲除毕赤酵母X-33的URA3基因,获得一个尿嘧啶营养缺陷型的X-33(ura3-)菌株;然后用URA3基因作为选择标记,敲除X-33(ura3-)的α-1,6甘露糖转移酶(och1p)基因,获得OCH1基因敲除的X-33(och1-)菌株。用X-33(och1-)菌表达糖蛋白GM-CSF,分析GM-CSF蛋白糖链的变化。【结果】首次成功敲除了X-33的URA3和OCH1基因,与野生型相比,X-33(och1-)菌表达的GM-CSF蛋白过度糖基化修饰程度明显降低。【结论】X-33(och1-)菌株的构建提供了一个对蛋白低N-糖基化修饰的毕赤酵母表达系统,也为进一步的糖基化改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8.
摘要: 【目的】酵母表达外源糖蛋白时会对蛋白进行过度N-糖基化修饰,产生高甘露糖型糖链,影响蛋白的活性,其中α-1,6-甘露糖转移酶(och1p)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通过敲除毕赤酵母X-33的α-1,6甘露糖转移酶(och1p)基因,获得一个对糖蛋白进行低糖基化修饰的毕赤酵母表达系统。【方法】采用双交换同源重组敲除目的基因的方法,首先敲除赤酵母X-33的URA3基因,获得一个尿嘧啶营养缺陷型的X-33(ura3-)菌株;然后用URA3基因作为选择标记,敲除X-33(ura3-)的α-1,6甘露糖转移酶(och1p)基因,获得OCH1基因敲除的X-33(och1-)菌株。用X-33 (och1-)菌表达糖蛋白GM-CSF,分析GM-CSF蛋白糖链的变化。【结果】首次成功敲除了X-33的URA3和OCH1基因,与野生型相比,X-33(och1-)菌表达的GM-CSF蛋白过度糖基化修饰程度明显降低。【结论】X-33(och1-)菌株的构建提供了一个对蛋白低N-糖基化修饰的毕赤酵母表达系统,也为进一步的糖基化改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9.
PARP1是动物细胞内的一种重要的DNA修复酶。近几年PARP1作为新型的抗癌靶点,受到广泛的关注。为了获得高活性的PARP1,首先将hPARP1基因克隆到载体pFastBacTM1中,构建转移载体pFast-hPARP1;然后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DH10Bac感受态细胞中。其次,通过位点特异性转座,将hPARP1基因整合到Bacmid穿梭载体中,构建表达质粒Bacmid-hPARP1。最后,通过脂质体将表达质粒转染Sf9昆虫细胞。Western blotting和酶活测定法对hPARP1的表达和活性进行分析。采用3-氨基苯甲酰胺亲和层析柱对收获的昆虫细胞中表达的hPARP1酶进行纯化。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在昆虫细胞中hPARP1酶表达成功。经3-氨基苯甲酰胺亲和层析柱纯化后,Sf9昆虫细胞表达出的hPARP1酶的比活由0.051 nmol/(minμg)提高到了1.988 nmol/(min.μg),而且每100 mL的细胞中能够收获约3.2 mg酶。实验结果为PARP1大规模生产和应用提供了可参考利用的技术。  相似文献   
30.
以l-dopa为底物,研究了白首乌提取物的酪氨酸酶活性影响作用。结果表明白首乌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抑制作用显著,可使酶促反应进程出现较长迟滞期,稳态酶活力缓慢下降。白首乌提取物终浓度80.0μg/mL时,迟滞时间为626 s,稳态酶活力相对维生素C抑制率为56.25%。白首乌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机理为可逆的竞争性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