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9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43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7篇
  1964年   6篇
  1963年   6篇
  1959年   5篇
  195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91.
利用Arcview GIS对江苏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9-2007年黑嘴鸥的巢址时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尺度上,江苏盐城沿海黑嘴鸥种群数量维持在1000只左右,多年平均为954只±161.26只,但由于滩涂围垦和开发,其营巢地主要集中在核心区,种群数量占整个种群数量的85.24%±7.00%。地点尺度上,中路港巢区的多年平均面积为153.19hm2±112.09hm2,三里闸巢区的多年平均面积为62.60hm2±66.41hm2;两个巢区的质心总体上均向东南方向偏移,中路港巢区与潮沟大泗洋子距离以及三里闸巢区与潮沟大流水距离均呈现减小趋势;但同一巢区不同年份的重叠面积、密度和质心均不尽相同。影响黑嘴鸥巢区时空变化的因素包括年际间降雨量、潮水的入侵、植被演替等自然因素,同时还包括无序开发利用滩涂生物资源、拾捡鸟蛋、人为改变滩涂水动力等人为因素。鉴于此,提出了江苏盐城沿海黑嘴鸥及其栖息地的保护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992.
硫酸铜对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蚕豆根尖为材料,研究硫酸铜对蚕豆根尖细胞的遗传毒性效应。采用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试验方法和染色体畸变试验方法,以不同浓度的硫酸铜为诱变剂,测定蚕豆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指数、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硫酸铜均能使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明显增加,即5个实验组的分裂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01);不同浓度的硫酸铜对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百分数的影响有异;能诱发较高频率的微核率,即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微核率随硫酸铜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但随着硫酸铜浓度的进一步升高而呈下降趋势;硫酸铜还能诱导染色体产生多种类型的畸变,染色体畸变率随硫酸铜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增加,随着硫酸铜浓度的进一步升高而呈下降趋势,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是硫酸铜对蚕豆根尖细胞具有明显的遗传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993.
黄瓜多倍体育种中同源四倍体的合成和鉴定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在室温条件下,用0.2%、0.4%、0.8%的秋水仙素水溶液分别处理黄瓜"津绿四号"干种子和萌动种子.结果表明,0.4%的秋水仙素浸萌动种子4h的染色体加倍效果最好,加倍率可达26.7%.与原二倍体相比,同源四倍体的侧枝数减少,叶柄变短,叶面积增大,花器变大,果型指数减小.四倍体花粉粒大小不一,每一朵花中平均有2.3%的4孔花粉粒;四倍体花粉的可染率和萌发率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994.
毛壳霉内切菊粉酶的纯化与性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毛壳霉 (Chaetomiumsp .)C34发酵液经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 纤维素 11离子交换层析、Q SepharoseFastFlow离子交换层析、SephacrylS 2 0 0凝胶过滤、PhenolSepharoseTM HP疏水层析 ,得到电泳纯的内切菊粉酶组分 ,纯化倍数为 30 8倍 ,活力回收率为 7 7%。用SDS PAGE测得该酶亚基的分子量为 6 6kD。菊粉酶的最适pH为 6 0 ,最适温度为 5 0~ 5 5℃。菊粉酶在 5 0℃以下 ,pH5 0~ 8 0时较稳定。Cu2 完全抑制酶的活性 ,Mn2 、Zn2 、Fe2 、EDTA以及NBS(N bromosuccinimide ,N 溴代丁二酰亚胺 )对该酶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该酶对菊粉有较强底物专一性 ,产物主要为低聚果糖 ,也可作用于蔗糖 ,I S值为 2 0。以菊粉为底物时 ,Km 为 0 199mmol L ,Vmax为 115 μmol (mg·min)。  相似文献   
995.
利用三孢布拉氏霉菌(Blakelea trispora)发酵生产β-胡萝卜素发现:使用(+)、(-)菌混合的培养物与分别使用“+”、“-”菌的培养物相比,β-胡萝卜素产率可提高3-15倍;既使用膜将(+)、(-)菌株隔开培养,这种作用仍然很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混合培养物中生成的β因子或称三孢酸在起作用。主要介绍了三孢酸的性质、作用机理和功能、合成路线及其分离纯化,以期为类胡萝卜素实现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6.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铜绿微囊(Microcystis aeruginosa)和四尾栅藻(Scendesmus quadricauda)分别在温度22℃、26℃和30℃下进行了纯培养和混合培养,实验结果显示温度对两种藻类的生长和竞争都有显著影响。微囊藻在22℃、26℃和30℃纯培养下的最大生物量及平均特定增长率(μ)分别为444、1180和998(&#215;104cells/mL)及0.33、0.38和0.37/d,说明微囊藻在26℃和30℃下生长较好;混合培养下的最大生物量及平均特定增长率分别为270、778和647(&#215;104cells/mL)及0.34、0.43和0.46/d,显示微囊藻在混合培养下受到了栅藻一定程度的竞争抑制。栅藻在22℃、26℃和30℃纯培养下的最大生物量及平均特定增长率分别为830、984和464(&#215;104cells/mL)及0.36、0.34和0.32/d;混合培养下的最大生物及平均特定增长率分别为538、554和387(&#215;104cells/mL)及0.43、0.40和0.39/d,说明栅藻在温度22℃、26℃下生长较好,混合培养下栅藻的生长受微囊藻影响较大。各温度下两种藻类的生长都可以用Logistic方程拟合。微囊藻对栅藻的抑制参数α分别为1.68(22℃)、0.65(26℃)和0.76(30℃),而栅藻对微囊藻的抑制参数β依次为0.43(22℃)、0.51(26℃)和0.25(30℃),三个温度下α均大于β,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微囊藻与栅藻在竞争过程中不仅表现为资源竞争,同时还存在着明显的他感作用,且可推测微囊藻对栅藻的他感作用大于栅藻对微囊藻的,且在22℃时为最大。  相似文献   
997.
鄂产竹节参总皂苷成分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竹节参(Panax japonicus)根茎及地上部分的醇提取物经萃取、浓缩分别得到总皂苷成分,取制成不同浓度的样品,给雄性昆明种小鼠分别灌胃给药进行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竹节参根茎中总皂苷低,中剂量组和地上部分中、高剂量组均可显著提高运动后小鼠肝脏、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GSH)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表明竹节参根茎及地上部分中的总皂苷成分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998.
目的:通过对一种强碱性环糊精葡糖基转移酶的纯化、酶学性质和转化特性研究,探索改进和提高环糊精生产效率的工艺。方法:从一株碱性土壤来源的新型产环糊精葡糖基转移酶的嗜碱性芽孢杆菌,运用乙醇沉淀、DEAE-Sepharose和HiTrap-Q离子交换柱层析等蛋白质分离纯化技术对该酶进行了纯化,测定了其酶学性质,并对其转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经过微生物发酵和三步纯化,获得表观电泳纯的酶蛋白,纯化倍数为51.4,收率约9.2%。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酶的最适作用pH约为10,并且在pH6~pH12条件下均较稳定。用5%可溶淀粉作底物进行转化,转化率约40%。在转化过程中加入沉淀剂环己烷,产物中β-CD的比例从84%提高到95%。结论:该酶是迄今报道过的适宜pH最高的环糊精葡糖基转移酶,专一性转化生产β-CD的能力优良,具有工业化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999.
大豆多糖对双歧杆菌及人肠道菌群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大豆多糖对双歧杆菌及肠道菌群生长的影响。方法替换Bs培养基中的碳源,分为不加糖、加葡萄糖2%、加大豆多糖2%、加大豆多糖5%、加低聚果糖2%五组,加3种双歧杆菌(长双歧、青春双歧、两歧双歧)菌液1%,测其24h后的活菌数,比较大豆多糖对双歧杆菌生长的影响;替换Bs培养基中的碳源,分为不加糖、加葡萄糖2%、加大豆多糖2%,加低聚果糖2%四组,加人体粪便菌液1%,模拟人体肠道环境厌氧培养24h后,用选择性培养基测其肠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活菌数,观察大豆多糖对人体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大豆多糖添加量为5%时对长双歧的促进作用明显优于不加糖组(P〈0.05);大豆多糖对人体肠道各菌群的生长促进作用与低聚果糖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大豆多糖对长双歧杆菌的体外促进作用较明显;以粪菌群发酵糖试验表明,大豆多糖对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均有促进作用,和低聚果糖作用效果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益生元的特性。  相似文献   
1000.
环境梯度下蒙古栎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通过样地法研究了东北地区处于不同经度、纬度和海拔的 13个地点蒙古栎群落的物种丰富度、Gini指数、PIE指数、Shannon指数和 Pielou指数 ,利用相关和回归的统计方法分析了不同地点物种的丰富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 Shannon多样性指数与各地所处的经度、纬度和海拔的关系。结果发现 :不仅不同地点 (较大尺度 )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均有差异 ,即使在相同的地点 (较小尺度 ) ,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指数也有差异 ,有时还具有很大的差异 ,呈现空间异质性分布的特征 ;因为影响这些多样性指数的环境因子更加复杂 ,不仅受经度、纬度和海拔的影响 ,也受地形、群落的年龄、干扰史等多种生态因子影响。不同地点的物种丰富度与海拔和纬度都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p<0 .0 5 ) ,物种丰富度随海拔和纬度的升高而降低 ,依据显著度的大小可以推测物种丰富度与海拔的相关性比与纬度的相关性更密切 ;蒙古栎群落不同类群的植物种的丰富度具有不同的分布格局 ,木本植物的丰富度与当地纬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p<0 .0 5 ) ,而与所在地的海拔没有显著的关系 (p>0 .0 5 ) ,而草本植物受海拔的影响更显著 (p<0 .0 5 ) ,而与纬度之间没有显著的关系 (p>0 .0 5 )。群落的 Gini指数、PIE指数、Shannon指数和Pielou指数未发现与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