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目的:观察雷利度胺治疗难治复发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给予雷利度胺单药治疗,雷利度胺50mg/d,口服给药,连续给药21天,28天为一个疗程。结果:应用雷利度胺4(2~6)个疗程,5例有效,2例获得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例因疾病迅速进展死亡退出试验。不良反应主要为疲乏4例,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3例,中粒细胞减少4例,血小板减少1例,贫血1例。结论:应用雷利度胺治疗难治复发白血病有效,不良反应轻微且易于耐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宫颈癌热灌注化疗栓塞的治疗作用及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对34例宫颈癌病人进行子宫动脉热灌注化疗及栓塞术,分析肿瘤病理类型,肿块大小,周围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因素对介入治疗的影响。结果:经过对临床疗效的多因素分析肿块大小对治疗效果影响最大,其次为病理类型。其余影响较小。结论:宫颈癌热灌注化疗栓塞术是治疗宫颈癌的一种适合疗法,尤其适用于肿块较小的病人。可以使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增加手术机会。  相似文献   
13.
菊酯类农药出现于上个世纪60年代,其属于一类新型杀虫剂,其具备高效、对农作物安全、低残留等特点。联苯菊酯为拟除虫菊酯类杀虫杀螨剂,其具备触杀及胃毒作用。联苯菊酯凭借自身持效期长及防治谱广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农业生产中。但因部分联苯菊酯残留于农作物上而导致人畜中毒现象时有发生,人体健康也因此受到极大威胁。  相似文献   
14.
根据在吉林省蛟河实验管理局1 hm2落叶阔叶混交林样地调查结果,对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以及树木种群的种间关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树木种群优势程度不明显;乔木、灌木、草本的均匀度指数、生态优势度指数都较低.对5个主要乔木种群的空间格局均呈现聚集分布;15个主要树种之间有14个种对存在着显著的种间关联,一个种独立;树种之间正关联的种对少,关联强度低,而负关联多且较高,群落结构组成不稳定,处于软阔叶林向硬阔叶林直至红松阔叶林过渡的阶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几种染色方法显示星形隐球菌和曲菌的比较。方法Grocott-Gomori六胺银改良法,Gomori氏嗜银法和PAS结果Grocott-Gomori氏六胺银改良法显示上述两种真菌效果最好,该法对真菌的显示颜色鲜艳,图像清晰,真菌的孢子和菌丝被染成深黑色,易与其它成份相区别;Gomori氏嗜银法对大量含有菌丝的组织有一定的染色效果,PAS法也能将上述两种真菌显示出来,但所着染成份较多,较难区别。结论Grocott-Gomori氏六胺银改良法是染真菌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张婷  骆清铭   《激光生物学报》2002,11(5):358-363
利用CCD显微成像技术和激光散斑技术,对局部加热(41℃-54℃,30min)下大鼠小肠肠系膜微血管的管径(直径约15μm-50μm)和血流速率的变化进行实时,在体监测,并由二者计算血流量的变化。结果表明:41℃,43℃,45℃,46℃各温度点30min的加热过程中,血流速度变化平缓,血管管径和血流量明显增加,最终均逐渐趋趋于恒定。49℃时,血流速率仅在前12min内增加,30min时已降至低于初始值,血管管径及血流量在14min时达最大后开始减小,加热停止时仍旧高于初始值。温度高于49℃时(51℃,54℃)血流速率,管径,血流量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在30min时,三者均低于初始值,由此可知,加热时间为30min,大鼠肠系膜微血管的临界温度为49℃;在相同的时间条件下,热损伤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17.
长链非编码RNAs (long non-coding RNAs, lncRNAs)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备受瞩目。本研究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lncRNA RP11-214F16.8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组织,且其表达量与乳腺癌患者预后负相关。因此,本文采用qRT-PCR技术,在收集的临床样本中验证RP11-214F16.8的表达,证实其在乳腺癌组织中相对表达量为5.65±0.72,其在癌旁组织中表达量为2.63±0.35,且RP11-214F16.8的表达量与乳腺癌瘤体大小和临床TNM分期相关。此外发现,RP11-214F16.8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量高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在乳腺癌MCF-7细胞中,过表达RP11-214F16.8后,MCF-7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增强。而在MDA-MB-231细胞中,敲低RP11-214F16.8的表达,获得相反的结果。进一步研究发现,RP11-214F16.8可上调细胞周期蛋白 D3、CDK4的表达,而下调p18蛋白表达量,进而加速细胞增殖。总之,RP11-214F16.8在乳腺癌中高表达,且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进而推动乳腺癌进程。这一研究发现,将为乳腺癌发生发展的网络机制研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呈"井喷"式增长,是全球致死和致残的首位原因,它主要发生在低、中收入国家中,严重危害了公共健康并加重了卫生经济负担。大量研究表明医学营养治疗对遏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膳食纤维作为健康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系公共健康不可缺少的一种营养素。由于它不被胃肠道消化吸收,也不产生能量,我们过去曾错误地认为它是一种"无营养物质"。随着科学的深入发展,膳食纤维的健康获益不断地被发现和证实,现被定义为第七类营养素。如今我国居民饮食结构愈发精细化,膳食纤维更成为了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将对膳食纤维进行系统阐述,总结其与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生风险的关系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并对我国居民及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的膳食纤维摄入现状及趋势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19.
大肠癌相关抗原LEA的血清学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探讨抗人大肠癌相关抗原LEA在大肠癌患者的血清学中诊断价值。本文采用双抗夹心ELISA方法,并应用抗人大肠癌单克隆ND-1对大肠癌患者和正常人的血清进行了LEA抗原水平的检测,以及与CEA抗原水平检测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LEA在大肠癌患者血清学诊断的阳性率为68.7%,正常人为3.1%,CEA分别为56.6%和6.25%,在大肠癌的早期诊断中Dukes(A B)期LEA的阳性率为66.7%,明显高于CEA的36.1%,两者相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还发现,大肠癌患者血清中LEA水平的表达与肿瘤的Dukes分期无关,而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在高、中、低分化的大肠癌患者的血清中LE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8%、78.6%和11.8%,CEA则分别为71.1%、60.7%和17.6%。LEA在早期癌的阳性率为66.7%、晚期癌为70.2%,CEA分别为36.1%和72.3%。由此可见LEA在对人大肠癌患者血清学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比CEA高,LEA对于高、中分化大肠癌患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提高大肠癌患者的生存率方面将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是临床上具有应用价值的新型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植物对干旱、高温及协同胁迫的响应, 该研究以木犀(Osmanthus fragrans) ‘波叶金桂’为材料, 采用盆栽质量控水法模拟干旱胁迫(对照、轻度、中度和重度)和高温胁迫, 利用动态顶空气体循环吸附法和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TDS-GC-MS)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进行测定; 同时测定其非结构性碳(NSC)含量及次生代谢酶活性。结果表明: 干旱胁迫对‘波叶金桂’叶片NSC组分含量影响不显著; 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在高温胁迫下显著降低, 在协同胁迫后持续性下降, 重度协同胁迫下, 葡萄糖、果糖、蔗糖和淀粉分别比对照降低47.7%、46.4%、34.4%和38.2%。干旱胁迫和协同胁迫下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R)、1-脱氧木酮糖-5-磷酸还原酶(DXR)活性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 而脂氧合酶(LOX)活性表现出持续性上升趋势; 高温胁迫后, HMGR、DXR和LOX活性显著高于对照。干旱胁迫下萜烯类VOCs释放量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 中度干旱胁迫和高温胁迫下分别比对照高37.9%和32.3%; 协同胁迫下萜烯类释放量逐渐降低, 干旱、高温和协同胁迫诱导醛类释放量明显增加。上述结果表明: 干旱胁迫条件下, ‘波叶金桂’通过NSC进行自我渗透调节, 同时合成大量萜烯类化合物来提高抗旱性; ‘波叶金桂’调控萜烯类化合物合成以及绿叶挥发物(GLVs)的释放抵御高温胁迫; 协同胁迫下萜烯类化合物的合成途径受阻, ‘波叶金桂’提高GLVs合成与释放量抵御协同胁迫; 中度和重度协同胁迫导致‘波叶金桂’细胞膜严重受损, 自我调节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