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日本学者竹本常松从葫芦科绞股兰(Gynostemma pentaphyllum)植物的地上部分,发现了50多个达玛烷型人参皂甙类化合物。之后,不少人用它作人参的代用品,发现绞股兰对老年慢性气管炎,癌症及防治可的松药副作用具有良好疗效,而被开发利用。最近,我们在研究葫芦科植物时,发现与雪胆属亲缘较近的棒槌瓜(Neoalsomitra integrif-  相似文献   
72.
1965年10月,作者等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的蝙蝠体外,采得一批恙螨幼虫标本。经研究整理共发现有5种恙螨,其中三个系新种,2种为我国的新纪录。分别记述如下。亚洲三毛恙螨Trisetica asiaticus,新种(图1—5)  相似文献   
73.
台湾铗蠓的生活史研究(双翅目:蠓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重庆地区结合室内、外的情况观察了台湾铗蠓的生活史。台湾铗蠓吸大、小白鼠仔鼠,仔兔和人的血液,碳水化合物在卵巢发育过程中并不需要。雌虫吸取一份充足的血液后,胃血消化和卵巢发育之间是完全一致的。半饱时,卵巢可正常发育产卵。除高级生殖营养外,尚存在着低级生殖营养。 试管饲养下,20-34℃时,多数在吸血后2-4日产卵。产卵率85-98.12%。每雌产卵24-147个,平均79.04个。 受精卵均能孵化,在水内也能正常孵化,卵对干燥具有一定的耐受性。饲育期间,土壤必须保持湿润,多水对蛹期极为不利。幼虫以血粉、肝粉、蛋黄粉、酵母粉和海绵藻为食物。 幼期发育的时间:蛋黄粉培养,在7-20℃,RH66-84.5%时,自卵至成虫为136-164天,血粉、肝粉培养,在15.5-25.4℃,RH74一83%时,自卵至成虫分别为33-63和38-59天。蛋黄粉和酵母粉培养,在18-24.6℃,RH72-88%时,自卵至成虫分别为29-35和31-44天。海绵藻培养,在20-25.2℃,RH76-85%时,自卵至成虫为14-39天。  相似文献   
74.
1 前 言稳定性是生物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稳定性是预测和调控一个系统的基础。棉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研究对于指导棉田生态系统的优化管理 ,对于棉田系统生产力的稳定提高和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 ,生态学的稳定性研究在概念、度量指标 (或称研究方法 )上至今仍未统一[1,2 ],因而研究结果也不一致。Webster等[3]认为 ,生态学家关心的不是生态学的系统是否稳定 ,而是系统有多么稳定 ,即稳定的相对程度 ,并提出了绝对稳定性概念(判断是否稳定 )和相对稳定性概念 (判断相对稳定程度 )。其相对稳定性意…  相似文献   
75.
试论麦类作物非水力根信号与生活史对策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李凤民  鄢 xun  郭安红  山仑 《生态学报》2000,20(3):510-513
从植物非水力根信号的生理调节作用和生活史进化解度看,在水分亏缺条件下,自然选择会导致植物产生大量根系以增加对水分的竞争能力,而浅根系则可在干旱来临时,以快速反应的根信号来调节和平衡植株水分状况,度过干旱时期。但是,自然选择压力下的植物特征往往不利于作物籽粒产量这一种群水平上的属性的改善。作物产量的提高过程是一个不断加强的人工选择过程。在作物生产中,作物水环境得到了改善,强大的多年生竞争者基本消失,  相似文献   
76.
红芽芋驯化苗对盐胁迫的光合及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洪森荣  尹明华 《西北植物学报》2013,33(12):2499-2506
为探讨江西铅山红芽芋的耐盐机制,以其组培移栽驯化苗为材料,研究了盐胁迫对其生物量积累、光合特性、荧光特性等抗逆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红芽芋幼苗生物量和根冠比在低盐胁迫下(50 mmol·L-1)得到显著促进,而在高盐胁迫下(100~250 mmol·L-1)受到显著抑制。(2)低盐胁迫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气孔限制值(Ls)、水分利用效率(WUE)和瞬时羧化效率(CUE)比对照(0 mmol·L-1)显著增加,细胞间CO2浓度(Ci)比对照显著下降,蒸腾速率(Tr)与对照无显著差异;高盐胁迫幼苗的PnLsWUECUEGs较对照显著下降,Ci比对照显著增加。(3)低盐胁迫幼苗的最大荧光(Fm)、PSⅡ潜在光化学效率(Fv/F0)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比对照显著增加,初始荧光(F0)较对照显著下降,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开放的PSⅡ反应中心捕获激发能效率(Fv′/Fm′)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而高盐胁迫幼苗的F0FmFv/FmFv/F0、ΦPSⅡFv′/Fm′和qP均较对照显著下降,NPQ比对照显著增加。(4)各盐胁迫幼苗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对照相比先升后降,并以低盐下最高;可溶性总糖和脯氨酸含量均比对照显著增加;丙二醛含量和质膜透性相对值在低盐胁迫下无显著变化,而在高盐下显著增加;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在低盐胁迫下无显著变化,而在高盐胁迫后开始显著下降。研究发现,江西铅山红芽芋移栽驯化苗的耐盐阈值为 50 mmol·L-1,其能够诱导提高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和主要保护酶活性,稳定质膜透性、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增加PSⅡ潜在光化学效率,提高PSⅡ的电子传递活性,维持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有效启动非辐射热能量耗散机制来保护了光合机构,最终提高净光合速率,增加生物量。  相似文献   
77.
铝诱导植物程序性细胞死亡信号转导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铝是制约酸性土壤上作物生产的主要因素。铝诱导氧化胁迫产生大量活性氧/一氧化氮,引起胞质钙超载,通过线粒体信号转导途径激发相关凋亡基因,从而引起细胞主动死亡,以减轻铝对植物的进一步毒害。本文综述了铝诱导程序性细胞死亡的信号分子、相关基因以及信号转导途径,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为深入研究植物铝毒害机理和耐铝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8.
温湿度对腐食酪螨存活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燕  周祖基  明华 《四川动物》2007,26(1):108-111
研究了33种不同温湿度处理对腐食酪螨卵发育、孵化,成螨存活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1℃、20±1℃、25±1℃、30±1℃、35±1℃5种恒温下,相对湿度低于60%腐食酪螨几乎不能存活,高湿环境条件才有利于该种群正常繁衍。在适宜相对湿度范围,湿度与腐食酪螨成螨存活率关系显著,温度与腐食酪螨卵的发育历期、成螨日均产卵量关系极显著。  相似文献   
79.
参考温度的参数化过程一直是三温模型反演蒸散发及其蒸发、蒸腾组分的关键和难点。该研究基于典型城市草坪的波文比与热红外观测数据, 对三温模型植被蒸腾子模型中涉及的输入变量进行敏感性分析和误差分析, 确定对三温模型反演植被蒸腾精度最为关键的变量, 而后量化和对比输入变量参数化方法对三温模型计算草坪蒸腾的影响, 由此确定最佳的参考温度取值。结果表明: 1)参考叶片温度选择为整个纸片温度的最大值时反演效果最好(R2 = 0.91, 均方根误差(RMSE) = 0.078 mm·h-1); 2)采用植被冠层温度的最大值为参考温度时, 直接假定了植被最高温度冠层蒸腾为0 (实际存在一定的蒸腾速率), 所以容易低估实际蒸腾量, 造成三温模型反演精度略低于取值参考叶片温度最大值的方法, 但反演效果仍然较好(R2 = 0.87, RMSE = 0.080 mm·h-1)。因此, 考虑到参考叶片设置的局限性, 如果在实际应用中无法或者没有实际测量参考叶片温度时, 使用植被最大温度为参考温度也可达到较好的反演效果。  相似文献   
80.
对江西铅山红芽芋(Colocasia esculenta var.cormosus cv.Hongyayu)胚性愈伤组织包埋干燥法超低温保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江西铅山红芽芋胚性愈伤组织包埋干燥法超低温保存较佳的条件为:0.75mol·L-1蔗糖预培养3d;脱水方式为空气干燥7h或硅胶干燥11h;化冻温度为37℃(2min);冻后培养条件为暗培养7d再转到光周期中培养。此方法超低温保存后的平均成活率约为45%。超低温保存时间以及是否去除包裹的褐藻酸钙对其成活率无显著性影响。形态学和细胞学检测表明红芽芋胚性愈伤组织冻后再生苗与母本材料相比没有发生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