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目的:了解乡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识和服务情况,为有效提高乡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课堂集中填写问卷的方式对某县1046名村医就服务知识和服务能力进行调查.结果:乡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识调查显示,慢性病服务知识知晓率最高,为78.0%,传染病报告及处理知识知晓率最低,为50.7%,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知识知晓率为56.4%,健康教育服务知识知晓率为51.7%.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调查显示,55.1%的村医能较为熟练操作微机,99.7%的乡村曾对患者进行过健康教育.结论:某县乡村慢性病服务知识知晓率较高,服务能力尚可,但需进一步强化乡村传染病防治法、慢性病随访内容、健康教育服务内容和健康档案有效使用的专项培训和全员培训.  相似文献   
152.
雪菊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波提取及气相色谱-质谱(GC-MS)与计算机检索联用技术,对雪菊挥发油的化学组分进行分析和鉴定.从该挥发油中检测出54个峰,确定了其中的43个化合物,其含量占全油的88.28%,主要成分为(1R)-右旋樟脑(3.68%)、大根香叶烯(4.63%)、二十烷(5.20%)、2-乙基-4-甲基咪唑(8.32%)、(2R-cis)-1,2,3,4,4a,5,6,7-八氢-α,α,4,8-四甲基-2-萘甲醇(18.30%)、等.采用微波提取方法具有时间短、提取率高等优点;首次系统分析了雪菊中挥发油的组成和相对含量,为其质量评价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3.
本研究报道了以庐山野生蛇足石杉成年株新生枝茎为外植体,运用植物离体培养技术获得了产生石杉碱甲的叶状体。实验结果表明:适宜叶状体发生的培养基为6,7-V+IAA 0.5 mg/L,诱导率达50%;叶状体增殖的最佳培养基是无激素的MS(其中蔗糖用量20 g/L),叶状体继代培养55 d,其相对增殖率达1362.6%(即收获量是接种量的14.6倍)。通过薄层层析(TLC)和高效液相(HPLC)法检测叶状体提取物中的目标成分,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叶状体具有累积与原植物相同的有效成分石杉碱甲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4.
柿单宁是一种重要的食品功能成分,广泛应用于食品、医疗等领域,研究柿单宁的生物生产特性对其产业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广西特色涩柿品种‘恭城月柿’为材料,测定了幼果期、膨大期、成熟前期、成熟期和成熟后期柿果肉、果皮和叶片的可溶性单宁含量,并利用液质联用色谱对全部样品中6种单宁组分[没食子酸(GA)、没食子儿茶素(GC)、儿茶素(CA)、芦丁(Rutin)、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和表儿茶素(EC)]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柿果肉和果皮中含有丰富的可溶性单宁,在膨大期含量最高,分别达到21.93 mg·g~(-1)和18.41 mg·g~(-1),随着果实进入成熟阶段显著下降;柿叶片的可溶性单宁含量较低,并且在整个生育期内无明显变化。另外,在柿果肉中检测到GA、GC和CA 3种单宁组分,其中G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分;在柿果皮中检测到GA、GC、CA、Rutin和EGC 5种组分,其中CA含量最高,EGC仅在幼果期和膨大期有痕量检出;在柿叶中检测到全部6种单宁组分,其中整个生育期CA含量极高,EGC和EC均为痕量检出。由此可知,幼果期至膨大期的柿果实可产出较多可溶性单宁,其中果肉中含有较多的GA组分,果皮中含有大量的CA组分,柿叶片在整个生育期均可产出极为丰富的CA单宁组分。该研究为柿单宁的功能性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55.
镉在旱柳中亚细胞分布及存在的化学形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2个旱柳无性系幼苗为材料,通过营养液培养并结合差速离心与化学试剂提取法,分析了不同浓度Cd2+胁迫下旱柳叶和根中Cd的亚细胞分布及其存在的化学形态.结果显示,(1)随着培养介质Cd2+浓度升高,旱柳无性系幼苗叶和根中各亚细胞组分Cd含量随之增加.叶片的Cd主要富集于细胞壁、叶绿体和可溶性部分,它们的含量分别占65%~69%、14%~22%、6.8%~7.7%,仅少量Cd发现于膜部分;而根中Cd主要积累于细胞壁和可溶性部分,其中含量分别占59%~66%和14%~25%,Cd在根亚细胞组分中积累量依次为细胞壁>可溶性部分>质体>膜部分.(2)旱柳体内Cd以不同的化学形态存在,大部分为HCl(FHCl)、NaCl(FNaCl)、醋酸(HAC,FHAC)提取态,极少部分为乙醇(EtOH,FEtOH)和水提取态(Fwater),叶和根中5种Cd提取态含量依次为FHCl>FNaCl>FHAC>Fwater>FEtOH,而叶和根中HCl和NaCl提取态Cd占有比例大于30%以上.研究表明,旱柳无性系中Cd主要与蛋白质和有机酸螯合或以金属磷酸盐沉淀的形态存在,其根、叶的细胞壁和液泡在Cd忍耐与解毒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6.
黄瓜藤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丽江产黄瓜藤甲醇提取物的氯仿部位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经理化和波谱分析鉴定为α-菠甾醇(1)、α-菠甾醇-3-O-β-D-葡萄糖苷(2)、β-谷甾醇(β-sitosterol,3)、豆甾-7-烯-3-O-β-D-葡萄糖苷(4)、22-亚甲基-9,19-环羊毛甾烷-3β-醇(5)、(2S,3S,4R,10E)-2-(2′,3′-二羟基二十四烷酰氨基)-10-十八烯-1,3,4-三醇(6)、(2S,3S,4R,10E)-2-[(2′R)-2-羟基二十四烷酰氨基]-10-十八烯-1,3,4-三醇(7)、(2S,3S,4R,10E)-1-(β-D-葡萄糖苷)-2-[(2′R)-2-羟基二十四烷酰氨基]-10-十八烯-1,3,4-三醇(8)、大豆脑苷(9),除化合物3外,其它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7.
旱生香茶菜二萜化合物细胞毒活性的三维构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比较分子力场法(COMFA)研究了一系列旱生香茶菜二萜化合物对人红细胞白血病(K562)、人旱幼粒白血病(HL-60)、人胃腺癌(MKN-28)和人结肠癌(HCT)细胞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的初步研究,其结果将为香条菜二萜的结构修饰和简化,先导化合物的发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8.
丘陵地区果园及其边界蜘蛛群落结构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1年4月~10月用陷阱法对莱阳丘陵苹果园、桃园和二者边界进行了定点调查,初步鉴定该区游猎性蜘蛛群落有8科19种,其中优势种依次为狼蛛科Lycosidae、逍遥蛛科Philodromidae、蟹蛛科Thomisidae和平腹蛛科Gnaphosidae。对3个生境的蜘蛛群落研究表明,(1)各生境各季节蜘蛛群落组成不同;蜘蛛群落多样性、丰富度均有差异。(2)早春季节蜘蛛主要栖息在边界;随边界植株的长高,蜘蛛迁向两侧的苹果园和桃园中,其生态位开始分离。(3)农事操作后,边界可作为蜘蛛的保护场所聚集部分蜘蛛。通过对蜘蛛群落多样性的分析,提出了应将每年的5月和8月作为蜘蛛的重点保护时期,尤应加强边界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9.
东方百合鳞片繁殖小鳞茎发生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解剖学方法研究东方百合鳞片扦插繁殖中小鳞茎的组织发生过程。结果表明:小鳞茎的形态发生起源于鳞片近轴面基部的几层薄壁细胞,细胞脱分化后形成分生组织,再经过器官发生途径形成小鳞茎,属于外起源。小鳞茎发生过程可分为未分化期、启动期、生长锥形成期、小鳞片原基和根原基形成期、小鳞茎形成期。  相似文献   
160.
从民间杀虫植物鱼藤(Derris eriocarpa How)的根中分离得到5个三萜化合物,经波谱和化学分析确定了这些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其中化合物1(3β,15α-dihydroxy-olean-12(13)-en-16-one),2(3β,15α,23-trihydroxy-olean-12(13)en-16-one),3(15α-hydroxyl-16-oxo-olean-12(13)-en-3-O-β-glucuronopyranoside)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鱼藤三萜素A,B,C。两个已知三萜为2β,3β,28-三羟基-12(13)-烯-齐墩果烷和β-香树脂素(β-amyrin)。另外还得到了二十七碳脂肪酸单甘油酯和β-谷甾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