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62篇 |
免费 | 128篇 |
国内免费 | 679篇 |
专业分类
206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49篇 |
2022年 | 52篇 |
2021年 | 53篇 |
2020年 | 54篇 |
2019年 | 68篇 |
2018年 | 65篇 |
2017年 | 47篇 |
2016年 | 63篇 |
2015年 | 83篇 |
2014年 | 90篇 |
2013年 | 74篇 |
2012年 | 96篇 |
2011年 | 77篇 |
2010年 | 88篇 |
2009年 | 98篇 |
2008年 | 76篇 |
2007年 | 80篇 |
2006年 | 71篇 |
2005年 | 70篇 |
2004年 | 79篇 |
2003年 | 47篇 |
2002年 | 65篇 |
2001年 | 68篇 |
2000年 | 42篇 |
1999年 | 46篇 |
1998年 | 30篇 |
1997年 | 23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17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27篇 |
1992年 | 24篇 |
1991年 | 16篇 |
1990年 | 16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17篇 |
1979年 | 12篇 |
1978年 | 7篇 |
1965年 | 5篇 |
1964年 | 5篇 |
1963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热水溶胡卢巴胶的流变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要对胡卢巴胶(热水溶部分)的流变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浓度,剪切力,加热时间,pH,冻融等变化与胡卢巴胶的粘度有较大的关系。胡卢巴胶具有较高的粘度,当浓度达到1%时,其粘度为920mpa·s^-1,胡卢巴胶溶液为非牛屯流体;小于1h加热,可使其粘度增高。胡卢巴胶溶液在酸性和酸性溶液中较为稳定。冻融处理可使胡卢巴胶溶液粘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胡卢巴胶与卡拉胶有一定协效性,但其协效性较低。 相似文献
42.
43.
采用RT-PCR方法从小麦品种豫教2号的发育籽粒中克隆出淀粉合酶III基因(starch synthase III, SSIII)部分cDNA片段(509bp) (GenBank No. EF466009),同源性比较结果显示,它与GenBank 上已报道的SSIII基因有高度同源性。以pWM101质粒为基础,构建了由35S启动子调控的SSIII基因的反义表达载体pWM101SSIII;另外,还以pFGC5941质粒为基础,构建了SSIII基因的RNAi干扰载体pFGC5941SSIII,这些载体的构建为研究此基因的功能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5.
46.
将小鼠随机分为饮用磁处理水的实验组及饮用自来水的对照组,每组雌、雄鼠各半,饲养一个月,取血测定其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结果雌、雄实验组CAT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雄鼠实验组GSH-PX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雌鼠实验组GSH-PX活力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显示饮用一定时间磁处理水的小鼠机体外理自由基能力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47.
48.
49.
养殖乌鳢类立克次体分离纯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1989年,Fryer等从导致智利海水养殖Coho salmon(Oncorhynchus kisutch)90%死亡率的病鲑组织感染的鲑细胞系中首次分离得到一种类立克次体(Kickettsia like organism,RLO)并命名为Piscirickettsia salmonis gen.nov.,sp.nov.。近十年来,这种被日益重视的、专性细胞内寄生的RLO(细胞内的细菌),已被证实为导致鱼类严重传染性疾病的致病因子.2001-2002年,作者首次发现湖北省某养殖场淡水养殖乌鳢(Op hiocep halus argus C.)突发性大规模发病死亡系RLO感染引起。由于乌鳢细胞系的建立尚在进行之中,因此从病变组织直接进行RLO的分离、纯化对进一步开展病原体分类及快速、准确的诊断技术等分子生物学研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0.
灌浆前期高温和干旱胁迫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花后逆境胁迫影响小麦籽粒氮代谢及蛋白质合成的生理机制,采用盆栽和人工气候室模拟花后高温的方式,研究了灌浆前期短暂高温和干旱胁迫对两个不同品质类型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组分及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丙转氨酶(GP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浆前期高温、干旱及其复合胁迫均显著提高两品种籽粒蛋白质及组分含量,但降低谷/醇比。逆境胁迫使蛋白质积累量和粒重显著下降,其中高温处理使两品种蛋白质产量分别下降20.7%和12.4%,粒重下降23.2%和24.0%;干旱胁迫使两品种蛋白质产量分别下降16.2%和11.9%,粒重下降18.0%和16.0%;复合胁迫使两品种蛋白质产量分别下降26.1%和15.8%,粒重下降29.9%和28.9%。高温、干旱及其复合胁迫下两品种籽粒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升高。花后8,17,23,29 d的GS活性和花后11,17 d的GPT活性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花后23,35 d的GS和花后8,17,23 d的GPT活性与蛋白质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花后8,17,23,29,35 d的GS和花后8,11,17,23 d的GPT活性与籽粒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试验条件下,高温处理对籽粒蛋白质合成的影响大于干旱胁迫,二者具有叠加效应,强筋小麦品种郑麦366受逆境胁迫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