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51.
放线菌属由于能够产生一系列结构复杂的生物活性物质而受到广泛关注, 这些活性代谢产物的大规模发酵生产在医药、农业等领域的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产业化研究的一些新进展, 包括菌株的改造、生物过程优化和控制以及发酵放大技术, 并对这些方法和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2.
<正>生物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非线性系统,是生物制造必不可少的环节。文章对我国近五年来生物过程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发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生物过程优化技术与装置、流场特性与生理特性相结合的生物过程放大技术与测定装置、生物过程关键参数在线检测技术与装置等,并结合相关产业化案例  相似文献   
53.
采用易错PCR技术对来源于红酵母Rhodotorula gracilis的D-氨基酸氧化酶基因(RgDAAO)进行突变,构建并优化了突变株文库;结合48深孔板的高通量筛选方法,获得突变株M3217,其V_(max)相对于野生型提高了16.8%。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发现突变酶基因序列中有5处点突变,其中3处发生了氨基酸置换,分别为:D242V/Q253R/D304V。利用Swiss-Model对突变株M3217进行三维结构模拟,结果显示所有突变位点都不在催化活性中心的附近,特别是V304的位置在连接F5和F6两个β折叠股的长loop环上。推测D304V这一突变位点很可能增强了RgDAAO二聚体形态的稳定性,或是增强了与辅酶FAD的结合能力,从而间接提高了全酶的催化活力。  相似文献   
54.
谭鑫  李超  郭美锦 《生物工程学报》2022,38(12):4692-4704
红霉素(erythromycin)是由绛红色糖多胞菌(Saccharopolyspora erythraea)发酵生产的次级代谢产物,其生产水平不仅受发酵工艺的影响,也受反应器结构影响。为解决红霉素发酵过程放大问题,本研究采用时间常数法和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数值模拟验证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500m3超大规模红霉素耗氧发酵生物反应器。首先,通过对50L反应器红霉素发酵过程研究,发现溶氧是关键性限制因素,通过氧消耗速率(oxygen uptake rate,OUR)等参数分析计算得到设备的氧供应时间常数tmt需小于6.25s。然后,基于时间常数法和经验关联式理性设计500m3反应器搅拌桨叶组合方式,即底层BDT8桨叶+两层MSX4桨叶的搅拌桨组合,并通过经验公式及CFD方法对设计结果进行了模拟验证。两种验证方法结果均表明500m³反应器采取底层BDT8桨叶+两层MSX4桨叶的组合方式时设备的氧供应时间常数小于6.25s,且反应器内流场特性(如持气率、剪切率和速度矢量等)均能满足红霉素大规模发酵的需要。经实际发酵验证,设计的生物反应器能够满足红霉素的工业规模发酵应用。  相似文献   
55.
基因工程菌pichiapastoris最佳种子培养基为添加 4mL/LPTMl的BMGY培养基 ;全合成高密度摇瓶培养基是甘油 4% ,(NH4) 2 SO41 0g/L ,CaSO40 .93g/L ,K2 SO41 8.2g/L ,MgSO4·7H2O 1 4.9g/L ,0 1mol/L磷酸缓冲液 (pH =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