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19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癌症患者的最大威胁来自肿瘤的转移,若能控制肿瘤的转移,癌症对人类的最大威胁就会消除,也就是癌症可作为一种慢性疾病来治疗。如何控制癌症的转移?这成为癌症研究和治疗的中心问题。以前对肿瘤的转移研究主要集中在肿瘤细胞本身,现在看来这是不够的,目前已经把研究的目光转移到肿瘤的生态环境或微环境。人们已经知道肿瘤的发生和生长是由多种细胞、因子和外界因素协同作用而产生的,它生存在一个非常复杂的生态坏境(即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将人生长激素基因重组 DNA 导入银鲫受精卵,或用人生长激素对60日龄银鲫连续6周腹腔注射,均观察到了受体鱼的快速生长效应,转移人生长激素基因鱼在60日龄时的平均体重比对照鱼平均体重增加82%,相应体长平均值比对照鱼增加19.7%;在125日龄时,转基因组平均体重比对照组增加17.7%,相应体长平均值比对照增加3.5%。定期注射人生长激素,在6周的注射实验过程中,实验鱼的体重,体长都与对照组相近或略有减小。但是,在水泥池中饲养一个月后,注射10/μg/g 体重的实验组鱼平均体重比相应对照组鱼的平均体重增加32%;相应体长平均值增加11%。  相似文献   
13.
机体对于生理性或非生理性的应激信号异常应答,往往是导致疾病发生的病因。肿瘤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就是很好的例证。近年来许多研究指出,机体对外界应激信号的应答受microRNA调控,而异常的microRNA调控与上述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联系。在此,我们概述了若干与应激信号调控相关的microRNA及其作用机制,阐述它们与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构建携带哺乳动物细胞筛选基因和酵母人工染色体(YAC)同源序列的载体,利用酵母中能够发生高频率同源重组的特点对YAC分别进行左、右臂修饰,依次将NEO、EGFP及PURO基因定点整合到YAC左右臂上。用营养缺陷筛选的方法排除酵母发生突变或随机整合等情况后,用PCR及Southern杂交方法证实各筛选基因定点整合于YAC两臂上,从而获得携带3个哺乳动物细胞筛选基因的YAC克隆。并且由此建立了通过同源重组将哺乳动物标记基因定点引入YAC左右臂的多基因修饰平台。  相似文献   
15.
兴奋性氨基酸转运蛋白家族包含几种结构相似的膜蛋白,它们在终止谷氨酸的突触传递作用,维持神经系统正常的递质水平起重要作用.为了在同一物种中研究这些蛋白和基因的功能,本工作对新生小鼠脑的兴奋性氨基酸转运蛋白家族成员进行了克隆,获得了3个谷氨酸转运蛋白亚型(mGLAST-1,mGLT-1,mEAAC1)和一个中性氨基酸转运蛋白(mASCT1)的cDNA,其中在小鼠中mASCT1序列为首次发表.序列分析表明,mASCT1cDNA的长度为3787bp,编码一个532个氨基酸箴基的蛋白,和人的ASCT1蛋白序列有89.3%的同源性,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表达系统证实了它具有转运丝氨酸的活性.同时,我们的研究表明,兴奋性氨基酸转运蛋白mRNA的5'UTR和3'UTR普遍存在组成和长度的不均一性,这种现象可能提示该家族成员的基因表达具有转录后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6.
从干细胞(包括胚胎干细胞、成体干细胞)到体细胞克隆再到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s)的研究,这是生命科学领域近三十年研究发展的主线。当前,iPSCs的研究成为最大的热点。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干细胞研究会怎样发展?这是我们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细胞生物学是上世纪70年代通过分子生物学发展和推动、并深入到细胞范围内由经典细胞学研究演化而来的。到了本世纪初已代替分子生物学成  相似文献   
17.
本刊(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1;33(5):)介绍了人羊膜细胞在治疗神经损伤方面的研究进展,说明人羊膜上皮细胞具有神经细胞生物化学方面的特性,例如:合成和分泌多巴胺(DA)、表达多巴胺受体D1和D2、表达多巴胺转运蛋白(dopamine neurotransmitter transporter,DAT)等。此外,羊膜上皮细胞能分泌神经营养因子(BDNF、NT-3、NGF等)和其他神经递质及调质(儿茶酚胺、乙酰胆碱、去甲  相似文献   
18.
在本刊上一期的热点评析栏目中,我们介绍了一种新的基因治疗技术——体内原位基因组编辑。这项技术也可称作基因组工程,是在基因工程和基因组学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一门新技术。它适用于体内原位基因组的修饰和改造,为生命科  相似文献   
19.
干细胞具有自身复制和多向分化的潜能,在体内能够维持组织器官形态和生理功能的稳态,并具有修复外伤和病理引起的损伤的作用。故而,近年来在细胞生物学以及再生医学研究领域倍受重视。可以预见,干细胞在细胞治疗、组织工程、器官修复等方面的临床应用,将有广泛的前景和市场潜力;同时在遗传、发育、分化、调亡等生物学问题研究以及新药开发、药效学和毒性评估等方面,也有着广泛的科学探索和实际应用价值。干细胞研究必将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主战场和生物经济最为活跃的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合成生物学?2010年5月20日,以克雷格·文特尔为首的美国科学家,在世界著名权威学术期刊Science上公布了人类历史上创造出首个人造单细胞生物的消息(图1和图2)。这一研究成果表明人类能够在实验室内人工造出生命,以这项成果为代表的合成生物学(synthetic biology,Synbio)也就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合成生物学是门什么学科?它的基本理念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