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81.
植物凝集素及其在抗病虫害分子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简要介绍植物凝集素的抗虫特点,并与其他类型的抗虫基因进行了比较;对目前研究较多、应用前景较好的植物凝集素的性质、抗虫性、转基因植物的抗虫性等研究进展作了阐述;并对植物凝集素在抗虫转基因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2.
NBPT在土壤中的降解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实验室培养方法研究了NBPT在土壤中的降解动态。结果表明,在未灭菌的土壤中,NBPT的半衰期为7.2~7.6 d,远远小于在灭菌土壤中22.4 d的半衰期;随着环境温度增高(20℃上升至30℃),NBPT降解速度略有提升(半衰期由7.6 d缩短至6.5 d);NBPT在黑暗条件下降解半衰期为4.5 d,而在光照条件下的半衰期为5.9 d。可见,几种试验因子对土壤中NBPT的降解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土壤微生物是影响NBPT降解的主要因素,有利于土壤中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如偏酸的土壤,对土壤中NBPT的降解有促进作用。而葡萄糖则可能因为增加了土壤颗粒的团聚性及其还原性能,增加了土壤对NBPT的吸附而抑制了NBPT的降解。  相似文献   
83.
叶片的化学计量学特征在植物响应环境变化,决定植物的生后效应中具有重要的偶联作用。为了阐明植物叶片生源要素含量对凋落物周转的影响,分析了金沙江干热河谷萨瓦纳草地生态系统植物叶片的化学计量学特征与凋落物周转时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凋落物周转受到多重生源要素及其交互作用的影响,其中K与凋落物周转时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S、Mn、Mg元素具有负关系,表明K可能抑制凋落物的分解,而S、Mn、Mg元素可能会促进凋落物分解。在物种水平上K、S、Mn分别与凋落物周转时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K、S组合解释了16.93%的凋落物周转时间变异;样方水平上,K、S、Mn、Mg分别与凋落物周转时间具有显著相关性,虽然N对凋落物的周转时间影响不显著,但当N与K及其交互作用对凋落物周转时间解释了37.42%的变异。其它元素组合也可在不同程度上解释了凋落物周转时间的变异。多元要素的互作效应表明元素间可能存在拮抗和协同效应,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可能受到多重分解者的共同作用,而不同分解者会受到不同的元素限制。未来的研究应当注重N、P以外的元素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4.
为了研究Ⅲ型泌出效应因子在丁香假单胞大豆致病变种中的作用,利用反向PCR技术,首次从丁香假单胞大豆致病变种全基因组中克隆得到两个效应因子HopAB1和HopAF1基因的同源物,分别命名为HopAB1s和HopAF1s。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HopAB1s基因全长是1 572 bp,编码523个氨基酸;HopAF1s基因全长是855 bp,编码284个氨基酸。即基因的登录号分别为JF826562和JF826563。保守功能区预测显示HopAB1s在N末端包含一个E3泛素连接酶功能区。将这2个基因克隆到PVX二元表达载体并转化农杆菌,利用农杆菌介导的瞬时侵染技术在本生烟中表达,发现2个效应因子均能抑制由鼠凋亡因子激发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将烟草疫霉接种在表达效应基因的区域,发现效应因子能促进烟草疫霉侵染烟草,因此本研究得到的两个效应因子是免疫抑制因子,为进一步研究该菌的致病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索并建立豚鼠光过敏试验的方法。方法采用TBS作为阳性对照物,同时设立阴性对照组。分别于第1天、第4天、第7天对豚鼠皮肤进行UV-A紫外光诱导,诱导剂量紫外光强度为30 J/cm2;于第一次诱导后28 d对豚鼠皮肤采用UV-A紫外光激发,激发强度为9 J/cm2。结果阴性对照组24 h、48 h、及72 h豚鼠光过敏试验阳性率均为0,阳性对照组为24 h、48 h、及72 h豚鼠光过敏试验阳性率均为100%。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豚鼠皮肤光过敏试验模型,TBS可作为阳性对照物。  相似文献   
86.
报道1例由石膏样小孢子菌引起的婴儿额部体癣。患者男性,出生半月,左额部红斑丘疹水疱7 d。经真菌学检查确诊为石膏样小孢子菌导致的体癣。给予硝酸舍他康唑软膏外用,1周后皮损完全愈合。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甲氨蝶呤(MTX)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对30例异位妊娠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MTX病灶局部注射,术后给予米非司酮口服(25mg,2次/天,共3天)。治疗前及治疗后每周一次抽血查β-hCG直至其降至正常范围内。结果:30例患者中,29例(96.7%)通过治疗后β-hCG降至正常,1例(3.3%)治疗失败后行外科手术。结论:超声引导下MTX局部注射治疗异位妊娠技术操作简单,疗效肯定,对适应范围内的病人是值得考虑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8.
耕作方式对黑土硬度和容重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吉林省德惠市8年黑土田间定位试验的小区土壤为研究对象,对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硬度和容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免耕增加了土壤硬度,主要表现在2.5 ~17.5 cm土层;在玉米连作和玉米-大豆轮作下,苗眼处免耕处理的最大土壤硬度分别为2816和1931 kPa,秋翻处理下分别为2660和2051 kPa,对作物生长均没有限制作用;秋翻处理的土壤硬度曲线随垄形而变化,免耕处理的土壤硬度曲线起伏较小.与秋翻相比,免耕显著增加了5~2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5 ~ 3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在免耕处理下变化幅度较小,在秋翻处理下随土壤深度的增加逐渐增大.土壤容重与土壤硬度之间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89.
植物原生质体广泛应用于植物基因功能研究中,包括瞬时基因表达、亚细胞定位、蛋白互作和蛋白活性分析等。当前,小麦基因的亚细胞定位和功能分析,大多利用模式植物拟南芥等异源的原生质体,易于造成研究结果的不准确。为避免这种情况,小麦原生质体制备及高效转化体系的建立与应用是必需的。在PEG介导的小麦原生质体转化过程中,原生质体分泌的核酸酶大量降解质粒DNA,转化效率的提高因此受到阻碍。为了建立小麦原生质体的高效转化体系,本文测试了抑制胞外核酸酶活性的因素和提高质粒DNA浓度等多个条件对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化过程中加入双倍用量的质粒DNA进行转化,且始终保持低温环境(1℃)用以抑制核酸酶酶活性,可以使小麦原生质体的转化效率提高至85%。本文还将该系统成功地应用于2个小麦抗病相关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研究,证明了该系统的高效性和实用性。该研究对未来相关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0.
miR-125a-5p可负性调节GAB2表达,抑制胶质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本研究旨在证明miR-125a-5p抑癌作用的普遍性,即miR-125a-5p是否可通过靶向抑制GAB2抑制乳腺癌细胞的迁移。荧光素酶实验结果显示,miR-125a-5p可特异识别GAB2的3′-UTR,抑制报告酶的表达。荧光定量PCR结果揭示,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比较,miR-125a-5p在乳腺癌细胞MDA231和MCF-7中的表达明显降低;与迁移能力相对较低的MCF-7细胞比较,miR-125a-5p在迁移能力较高的MDA231细胞中的表达量更低。Western 印迹结果证明,与空载体(对照)和anti-miR125a 5p转染细胞比较,转染miR-125a-5p明显抑制GAB2蛋白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Transwell结果显示,与空载体转染的对照细胞比较,转染miR-125a-5p的乳腺癌细胞穿过基质胶的细胞数明显减少;相反,转染anti-miR125a-5p的细胞穿过基质胶的细胞数却明显增多。上述结果提示,miR-125a-5p在正常的乳腺细胞中高表达,而在乳腺癌细胞中低表达,其表达水平与癌细胞的迁移能力和GAB2表达呈反向关系。本研究结果还提示,miR-125a-5p通过靶向负调控GAB2抑制乳腺癌细胞的迁移能力。总之,本研究证明,miR-125a-5p在肿瘤中发挥抑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