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5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484篇
  1778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6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卢红芳  王晨阳  郭天财  尹云星 《生态学报》2014,34(13):3612-3619
为探讨花后逆境胁迫影响小麦籽粒氮代谢及蛋白质合成的生理机制,采用盆栽和人工气候室模拟花后高温的方式,研究了灌浆前期短暂高温和干旱胁迫对两个不同品质类型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组分及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丙转氨酶(GP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浆前期高温、干旱及其复合胁迫均显著提高两品种籽粒蛋白质及组分含量,但降低谷/醇比。逆境胁迫使蛋白质积累量和粒重显著下降,其中高温处理使两品种蛋白质产量分别下降20.7%和12.4%,粒重下降23.2%和24.0%;干旱胁迫使两品种蛋白质产量分别下降16.2%和11.9%,粒重下降18.0%和16.0%;复合胁迫使两品种蛋白质产量分别下降26.1%和15.8%,粒重下降29.9%和28.9%。高温、干旱及其复合胁迫下两品种籽粒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升高。花后8,17,23,29 d的GS活性和花后11,17 d的GPT活性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花后23,35 d的GS和花后8,17,23 d的GPT活性与蛋白质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花后8,17,23,29,35 d的GS和花后8,11,17,23 d的GPT活性与籽粒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试验条件下,高温处理对籽粒蛋白质合成的影响大于干旱胁迫,二者具有叠加效应,强筋小麦品种郑麦366受逆境胁迫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2.
采用叶碟诱捕法从2007年进口的美国大豆携带的土壤和2006年从黑龙江感病大豆田采集的土壤中分离出2株疫霉菌菌株,并对病原菌进行了形态特征、致病性、分子检测。结果表明:形态观察为疫霉属真菌;接种大豆后出现典型的大豆疫病症状;采用大豆疫霉的特异性引物PCR检测,2个菌株均能扩增出分子量为330 bp的特异性条带。结合形态、致病性测定和分子检测,2株病菌鉴定为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Kauf-mann et Gerdemann)。  相似文献   
93.
重力对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代谢及繁殖等具有重要影响.植物细胞的重力敏感性已被众多研究所证明,在空间微重力环境或地面模拟微重力环境下,植物表现特殊的微重力反应.微重力或模拟微重力会对植物体生长产生一系列的影响.综述微重力及模拟微重力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并对近期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了概括.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CD28分子在蕈样肉芽肿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15例蕈样肉芽肿病人,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检测皮损组织,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上的CD28分子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蕈样肉芽肿组皮损中CD28表达明显增多,与正常人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t=4.53,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MF外周血淋巴细胞上CD28 T淋巴细胞低于正常对照组(t=16.12,P<0.001)。MF外周血CD8 -CD28 T淋巴细胞低于正常对照组(t=4.925,P<0.001)。结论CD28分子在蕈样肉芽肿发病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
超声成像无创、无放射性、低成本、实时成像的优点,使其成为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的成像手段之一。特别是超声造影剂引入之后,超声成像的图像分辨率和灵敏度得到了大大提高,使超声成像在临床上得到了进一步应用。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超声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提出了\"超声分子成像\"的概念。它是一项结合了分子靶向造影剂和超声影像技术的能在分子水平下观察病理变化的新兴技术,目前这一技术还处于研究初期阶段。但大量临床前的研究成果已表明超声分子成像在诊断血管生成、炎症和血栓三种疾病具有很大应用前景。本文主要综述了目前常用超声造影剂的种类以及超声分子成像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对该技术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96.
花椒种籽油的含蜡量测定与脱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花椒种籽油的含蜡量测定与脱蜡是长期困扰花椒种籽油处理的一项关键技术,本研究通过分析混合压榨制备的花椒种籽油,花椒籽种壳油及种仁油的含蜡量,研究了5种脱蜡方法脱除花椒籽油中蜡质的脱蜡效果,确定了脱除花椒籽油中蜡质的有效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花椒籽油的含蜡量在15-20%,左右,而这些蜡质基本上都含在种壳油内一即种壳上,种仁油基本不含蜡质,脱除花椒籽油中蜡质的合理方法应是:(1)含蜡量相对较低的精制粗油可选用表面活性剂法脱蜡;(2)当含蜡量相对较高时,为降低脱蜡过程中油的耗损率可选用分步脱蜡法脱蜡;(3)需进行碱炼的油,可在碱炼过程中将蜡质与游离脂肪酸一半除去。  相似文献   
97.
WRKY基因是近年来研究较为广泛的植物转录因子,目前许多物种中都克隆出WRKY基因。近年来,小麦中也有WRKY基因被克隆,但是由于对WRKY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不足,导致研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本试验以小麦品种扬麦158叶片为材料,分离了2个WRKY基因,分别编码344个和371个氨基酸,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TaWRKY74基因高度同源,命名为TaWRKY74-c和TaWRKY74-d。蛋白质保守结构域分析表明,2个基因都含有1个WRKY保守结构域,属于Ⅲ类WRKY转录因子家族。定量PCR分析表明TaWRKY74-c和TaWRKY74-d在小麦的叶片、花和茎中均表达,且在茎中的表达量最多,在花中的表达量最少。采用Genevestigator转录组分析工具,对基因在331种环境条件(如逆境、病害、激素等刺激)、10个发育时期(如苗期、孕穗期等)和21种组织器官(如根、花、叶等)中的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在小麦不同发育时期和组织器官中都有表达,且在植物遭受低温、病原体侵染等环境因子处理下,表达量发生显著改变,预示可能参与到这些生物学过程中。采用RT-PCR的方法对上述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生物学实验与生物信息学预测的结果一致。本研究将大量小麦转录组的数据应用到WRKY基因功能分析上,深化了对小麦WRKY基因家族成员功能的认识,为今后对该基因的表达分析和功能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和方向。  相似文献   
98.
一.绪论蝗虫属于昆虫直翅目中的蝗虫科,这一科有几千种,全是吃植物的,其中近百种是农作物的严重害虫,六种到七种有成群生活的习性。发生在中国、菲律宾、欧洲等地的飞蝗已经被人研究得较为详细。在从前许多人看到它们外形上有各样的变异,有的分类学者以为一种之内可能包括好几类型,但据最近观察同试验已经证明飞蝗外形的变异是由于成群聚居生活的结果。蝗虫有两型发生:散棲型同群居型。这一事实现在已为大家所公认了。这两型的区别不仅限于外形与颜色,就是在行动同生理上也有不同。  相似文献   
99.
中国的绿蝇     
郭郛 《昆虫学报》1952,(2):113-118
一、引言 绿蝇是双翅目青蝇科的一属(Lucilia R.-D),分布甚广,个数众多,为各地常见的蝇类。它们的体型一般较家蝇为大,色彩亮绿,间或呈现紫、蓝、青铜、金黄或银白等色。据Aubertin(1933)调查,绿蝇属在全世界已知的有30种;胡经甫(1940)中国昆虫名录上记有5种;本篇根据中国科学院和上海震旦博物院的材料,并  相似文献   
100.
该研究以铁观音茶树品种叶片为材料,通过RT-PCR技术,克隆了茶树脱落酸(ABA)合成途径关键限速酶——9-顺式环氧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9-cis-epoxycarotenoid dioxygenase,NCED)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该基因cDNA全长1 931bp,包含1 821bp完整开放阅读框,共编码606个氨基酸残基。NCBI同源分析结果表明,与葡萄VvNCED2相似性最高(78%),命名为CsNCED2(NCBI登录号:MF765770)。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其具有NCED家族的FLNO2258保守结构域,以及MIAHPKxDP和HDFAITE保守结构域序列;在保守区存在4个Fe2+活性组氨酸结合位点,N-端含有叶绿体转运肽。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CsNCED2基因在铁观音叶、茎和花中表达量较高;白茶萎凋和乌龙茶做青均可以诱导CsNCED2基因显著上调表达;除干旱胁迫抑制CsNCED2表达外,ABA和低温胁迫均能够诱导CsNCED2基因显著上调表达。表明CsNCED2基因在茶树ABA合成代谢以及胁迫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