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94篇 |
免费 | 156篇 |
国内免费 | 372篇 |
专业分类
142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38篇 |
2022年 | 34篇 |
2021年 | 41篇 |
2020年 | 45篇 |
2019年 | 56篇 |
2018年 | 45篇 |
2017年 | 29篇 |
2016年 | 41篇 |
2015年 | 59篇 |
2014年 | 57篇 |
2013年 | 45篇 |
2012年 | 61篇 |
2011年 | 47篇 |
2010年 | 59篇 |
2009年 | 69篇 |
2008年 | 56篇 |
2007年 | 56篇 |
2006年 | 49篇 |
2005年 | 38篇 |
2004年 | 44篇 |
2003年 | 33篇 |
2002年 | 49篇 |
2001年 | 51篇 |
2000年 | 30篇 |
1999年 | 34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19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6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9篇 |
1979年 | 8篇 |
1978年 | 6篇 |
1964年 | 5篇 |
1959年 | 3篇 |
1958年 | 3篇 |
195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该研究以‘铁观音’茶树为材料,同源克隆了茶树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基因CsCCD1和CsCCD4 (NCBI登录号分别为MH119136和MH119137)全长cD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CsCCD1序列全长1 766 bp,包含1 641 bp开放阅读框(ORF),编码545个氨基酸,定位于细胞质中,不存在跨膜结构和信号肽;CsCCD4序列全长1 942 bp,包含1 842 bp ORF,编码612个氨基酸,不存在跨膜结构,但在N端具有叶绿体转运肽,定位于质体中。进化树分析显示,CsCCD1和CsCCD4与杜鹃聚为一类。荧光定量检测显示,CsCCD1和CsCCD4在叶、茎和花中表达量较高。在乌龙茶做青过程中,CsCCD1和CsCCD4基因都是从鲜叶到晒青表达量下调,而CsCCD1在一摇和二摇显著上调表达,在三摇后下降;CsCCD4只在一摇后上调表达,之后表达量迅速降低。推测CsCCD1和CsCCD4基因可能与乌龙茶做青香气品质形成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2.
以黔东南州统计数据、野外调查资料和矢量地图为数据源, 基于ArcGIS10, 对黔东南山区内分布的苗族村寨和侗族村寨点进行空间分析, 通过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取了苗族村寨和侗族村寨分布的海拔、坡度、坡向等数据,计算了不同苗寨点和侗寨点与水系和道路的距离, 基于Getis-ord General G 函数对苗寨和侗寨进行空间点模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苗族村寨分布于273-1256 m 的高程、1.14-36.11°的坡度范围内, 南坡是最主要的分布坡向, 苗族村寨与水系距离处于9-1349 m 的范围内; 侗族村寨分布于244-915 m 的高程、1.64-30.44°的坡度范围内, 主要分布在东坡, 侗族村寨与水系的距离在2-1259 m 之间。空间点模式分析结果表明: 苗族村寨在海拔和坡向上属于高值聚集, 而侗族村寨只坡度上属于高值聚集, 地形对苗寨的分布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03.
亮氨酸钕硝酸盐配合物和精氨酸钕硝酸盐配合物对细菌具有抑菌作用,对霉菌不起作用。1500μg·ml~(-1)为其最适浓度。 相似文献
104.
野甘菊中小白菊内酯的超临界流体色谱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超临界流体色谱法分析野甘菊中小白菊内酯时 ,具有很好的精密度和线性关系 ,其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 2 6 7%和 0 70 % ,相关系数为 0 9996。样品经甲醇提取后直接进样分析 ,并在 3min内完成 ,可用于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05.
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全膜覆土穴播对土壤水热环境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全膜覆土穴播是西北黄土高原旱作区大面积应用于密植作物栽培的关键增产技术,可显著提高降水利用率和作物生产力,但目前对其增产机制和环境效应缺乏系统研究分析。在2011—2013年以春小麦陇春27号为试验材料,设全膜覆土穴播(FMS)、地膜覆盖穴播(FM)和露地穴播(CK)3个处理,研究半干旱旱作区全膜覆土穴播的土壤水热效应及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苗期FMS在0—25 cm土层的平均地温比CK提高1.4—3.5℃,但孕穗到灌浆期正午地表地温比FM和CK分别降低5.3—6.4℃和3.1—4.3℃。FMS和FM使小麦拔节前0—20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分别增加33.1和29.3 mm,且可促进小麦对深层水分(100—200 cm)的利用,FMS成熟期100—20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比播前下降44.4—69.6 mm,较CK高8.4—145.5%,但FMS在休闲期补充土壤水分77—127 mm,分别较FM和CK增加4.5%—40.9%和12.8%—109.5%;FMS的休闲效率为30.5%—52.6%,比CK高12.8%—109.5%,比FM高4.5%—40.9%。基于对土壤水热环境和作物耗水的影响,FMS的产量达1750—3180 kg/hm2,水分利用效率为5.5—11.5 kg hm-2mm-1,分别比CK增加40%—220%和27%—239%,而且干旱年份的增加幅度更高。因此,FMS改善了小麦生长前期的土壤水热条件,调节作物不同生育期的耗水强度,显著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并提高降水休闲效率,使小麦生育期耗散的土壤水分在休闲期得到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06.
107.
108.
109.
低频超声治疗下肢静脉血栓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 患者 ,男 ,43岁 ,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肢逐渐肿胀加重 ,疼痛难忍 ,经市某医院静滴尿激酶治疗 4天无效。于 2 0 0 1年 1月 5日来我院治疗 ,查体 :体温 3 6 .4℃ ,脉搏 80次 /分 ,呼吸 1 8次 /分 ,血压 1 9.5 / 1 2 k Pa,神清语明 ,双肺未闻及干湿罗音 ,心界正常大小 ,心律齐 ,心率 84次 /分 ,各瓣膜无杂音 ,肝脾未触及 ,左下肢明显水肿 ,皮肤温热 ,略有红紫 ,测量双下肢周长见表 1。表 1 双下肢周长左下肢 ( cm )右下肢 ( cm )膝上 10 cm 46 .5 39膝上 2 0 cm 5 6 .5 49.5胫部最大周长 4136 .5 血管彩超 :左髂总静脉远… 相似文献
110.
吉兰-巴雷综合征是一种由于感染等原因所致的自身免疫性多发性神经疾病,主要的感染菌为空肠弯曲杆菌。男性患者多于女性。目前临床较为支持的发病机制为分子模拟理论,临床最主要的两大分类是轴索型及脱髓鞘型。欧美等国家以脱髓鞘型为主,亚洲国家以轴索型为主。另外还有一些在吉兰-巴雷综合征中所占比例较低的临床特殊分型,如:Miller Fisher综合征和咽-颈-臂变异型。吉兰-巴雷综合征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为静滴丙种球蛋白与血浆置换,且这两种方法的有效性已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激素治疗目前循证医学证据提示无效,基础支持疗法不可轻视。大部分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为单相病程,仅极少部分患者可复发。Miller Fisher综合征临床预后较好,高龄、轴索型等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