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14篇 |
免费 | 179篇 |
国内免费 | 485篇 |
专业分类
177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8篇 |
2023年 | 48篇 |
2022年 | 47篇 |
2021年 | 48篇 |
2020年 | 58篇 |
2019年 | 60篇 |
2018年 | 51篇 |
2017年 | 37篇 |
2016年 | 52篇 |
2015年 | 71篇 |
2014年 | 69篇 |
2013年 | 60篇 |
2012年 | 74篇 |
2011年 | 51篇 |
2010年 | 71篇 |
2009年 | 88篇 |
2008年 | 68篇 |
2007年 | 68篇 |
2006年 | 64篇 |
2005年 | 57篇 |
2004年 | 60篇 |
2003年 | 39篇 |
2002年 | 63篇 |
2001年 | 62篇 |
2000年 | 38篇 |
1999年 | 40篇 |
1998年 | 28篇 |
1997年 | 18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15篇 |
1979年 | 10篇 |
1978年 | 6篇 |
1965年 | 5篇 |
1964年 | 5篇 |
1963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12.
采用RT-PCR方法从小麦品种豫教2号的发育籽粒中克隆出淀粉合酶III基因(starch synthase III, SSIII)部分cDNA片段(509bp) (GenBank No. EF466009),同源性比较结果显示,它与GenBank 上已报道的SSIII基因有高度同源性。以pWM101质粒为基础,构建了由35S启动子调控的SSIII基因的反义表达载体pWM101SSIII;另外,还以pFGC5941质粒为基础,构建了SSIII基因的RNAi干扰载体pFGC5941SSIII,这些载体的构建为研究此基因的功能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15.
施硫对‘豫麦50’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选用弱筋小麦品种‘豫麦50’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较高供氮水平下(施纯氮330 kg/hm2)施用低量(S 20 kg/hm2)、中量(S 60 kg/hm2)和高量(S 100 kg/hm2)硫肥对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施硫处理的小麦籽粒灌浆进程均“呈慢—快—慢”的S型曲线,拟合的Logistic方程决定系数均大于0.993 2,并达到极显著水平;灌浆持续期(T)、渐增期平均灌浆速率(V1),快增期和缓增期持续期(T2、T3)、灌浆期各阶段干物质积累量(m1、m2、m3)和理论最大千粒重(K)均随施硫量增加而提高,并以中硫处理的各项灌浆参数表现较优;中硫处理的千粒重(46.47 g)和籽粒产量(7 416.0 kg/hm2)显著高于低硫处理,极显著高于对照(不施硫)和高硫处理.表明在当前较高施氮水平下,每公顷施纯硫60 kg可有效改善小麦灌浆特性,显著提高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16.
17.
粘虫生殖腺在蛹期已经发育完成, 但雌蛾卵粒内卵黄尚未沉积, 需要取食糖类作为补充营养后, 才能发育成熟。羽化时雄蛾已具备成熟的精子。取食后能进行交配活动。 成虫寿命一般约15—20天, 羽化后即进行生殖活动。其中产卵期比较长。雌雄蛾均在夜间一定时间内进行飞翔、取食、交配、产卵等活动。在本试验中观察到粘虫一生最大产卵量接近2000粒, 孵化率超过90%以上。雌蛾经人为地与雌蛾完全隔离后, 能产下不受精卵, 产卵量稍低, 卵粒不孵化。 按照粘虫飞翔与生殖关系看来, 粘虫的飞翔活动在性成熟前表现异常激烈。粘虫的飞翔的特征是:(1)由于粘虫羽化后即进入性活动期, 雌蛾需要与雄蛾交配方能进行正常生殖活动, 雄蛾强烈地追逐雌蛾, 因而粘虫在性成熟时有剧烈的飞翔活动。(2)由于内在的生理周期节律的活动以及外激素或其他方法促使异性互相吸引, 所以雌雄蛾同时、同在一起飞翔, 在交配前或产卵前大规模飞翔。(3)由于粘虫各个虫期无滞育现象发生, 粘虫发育所要求温度变化幅度在5—35℃之间, 所以当粘虫在幼期遭受某些不利因子刺激后, 在成虫期往往引起特殊的反应, 促使成虫进行有利于生存的趋避活动, 发生迁飞现象, 以便达到粘虫为本身或后代选择适宜的生境区域。 相似文献
18.
粘虫咽侧体对卵巢发育与成熟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内分泌控制昆虫卵巢的发育与成熟已为大家所承认;特别是在直翅目、半翅目、鞘翅目、革翅目、双翅目等昆虫中卵巢的发育已证实由内分泌中心之一——咽侧体所调节。但在某些鳞翅目昆虫中所得的试验结果与上述结论不一致, 它们的卵巢发育似与咽侧体激素无关;这一事实已有分别用家蚕、天蚕蛾、蓖麻蚕等昆虫为材料的试验结果证明。我们分析了这些资料, 发现这些昆虫的卵巢皆在蛹期发育成熟, 成虫期均不取食。而在有些鳞翅目昆虫如粘虫等中, 它们的卵巢需要在成虫期获得补充营养后方能成熟, 我们怀疑粘虫卵巢发育成熟与内分泌的关系可能与上述几种昆虫不一样。 本试验用移植和结扎的方法证明了:(1)粘虫雌蛾卵粒中卵黄的沉积与咽侧体体积的变化相关, 交配后咽侧体体积增大时卵黄沉积最快;(2)粘虫卵巢的发育与成熟是受咽侧体激素的控制, 而与脑无直接关系;(3)激素控制粘虫卵巢发育与成熟的临界期为羽化取食后24小时;(4)粘虫成虫期雌雄两性咽侧体的体积均有明显变化, 雄性的比雌性的大1—3倍。 因此, 通过本工作说明了在鳞翅目昆虫中, 由于生殖腺在蛹期或成虫期发育的不同, 在生殖腺发育的内分泌控制机制上也有差别。 相似文献
19.
比较在芯片杂交中,荧光标记样品定量与非定量对杂交结果的影响。其方法是,提取经As2O3作用K562细胞前后的总RNA,逆转录成cDNA第一链,并分别用Cy3/Cy5标记。标记后的样品再次定量或不定量,但均取相同体积上样与K562芯片杂交,用扫描仪扫描并分析。其结果,标记后样品定量与不定量杂交的结果都与理论推测一致,但以样品定量进行杂交的效果更好,标记样品杂交前再次定量的,分析发现2个基因表达下调;杂交前不定量仅取相同体积进行杂交的,发现6个基因片段表达下调,其中只有2个基因与细胞凋亡通路密切相关。认为在芯片的杂交检测中,对荧光标记样品杂交前再次定量可大大提高杂交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以黔东南州统计数据、野外调查资料和矢量地图为数据源, 基于ArcGIS10, 对黔东南山区内分布的苗族村寨和侗族村寨点进行空间分析, 通过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取了苗族村寨和侗族村寨分布的海拔、坡度、坡向等数据,计算了不同苗寨点和侗寨点与水系和道路的距离, 基于Getis-ord General G 函数对苗寨和侗寨进行空间点模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苗族村寨分布于273-1256 m 的高程、1.14-36.11°的坡度范围内, 南坡是最主要的分布坡向, 苗族村寨与水系距离处于9-1349 m 的范围内; 侗族村寨分布于244-915 m 的高程、1.64-30.44°的坡度范围内, 主要分布在东坡, 侗族村寨与水系的距离在2-1259 m 之间。空间点模式分析结果表明: 苗族村寨在海拔和坡向上属于高值聚集, 而侗族村寨只坡度上属于高值聚集, 地形对苗寨的分布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