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2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57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6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6篇
  196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高温高浓发酵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的啤酒生产技术,它为啤酒生产带来诸多利益的同时,也存在着发酵结束后酵母絮凝性下降、高级醇生成量过高等系列问题。为提高高温高浓发酵条件下酿酒酵母的絮凝性同时降低高级醇的合成能力,首先构建了以酿酒酵母BAT2基因为整合位点过表达FLO5基因的菌株,重组菌株S6-BF的絮凝性达到67.67%,比出发菌株S6提高了29%,而高级醇生成量仅降低5.9%;进一步构建以BAT2基因为整合位点再次过表达FLO5基因的菌株,与出发菌株S6相比,重组菌株S6-BF2的絮凝性提高了63%,达到85.44%,高级醇生成量下降至159.58 mg/L,降低了9.0%;通过弱化线粒体支链氨基酸转氨酶(BAT1)的表达,高级醇的生成量得到进一步的降低,达到142.13 mg/L,比原始菌株S6降低了18.4%,同时重组菌株S6-BF2B1的絮凝性没有受到影响;风味物质的测定结果表明啤酒中醇酯比例较为合理。研究结果对工业啤酒酵母发酵后的沉降分离和提高啤酒风味品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2.
林隙是森林中一种普遍存在的小尺度森林干扰形式,对促进森林更新和循环演替具有重要作用。对热带喀斯特森林的林隙干扰目前还了解不多。该文采用Worldview-3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结合地面调查,对弄岗喀斯特季节性雨林15 hm~2样地林隙干扰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样地内共解译到305个林隙,林隙的密度约为每公顷20个,林隙大小的变化范围为10~371 m~2,平均大小为52.3m~2,林隙面积占森林面积的10.6%;林隙在0~50 m尺度整体表现出聚集分布格局;林隙空间分布与大树(DBH≥10 cm)存在显著空间关联,与小树(DBH10 cm)和枯立木无显著空间关联;不同生态因子对林隙的数量分布和基本结构影响不同,对林隙数量分布影响最显著的包括凹凸度、干旱度指数、丰富度,而坡向、海拔、丰富度对林隙大小有显著影响,海拔、岩石裸露度、地形湿润度指数、干旱度指数、多度等5个生态因子对林隙周长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林隙在喀斯特季节性雨林普遍存在,林隙的空间分布与特征存在着地形分异特征,是喀斯特独特的地质地貌和生境条件与喀斯特森林自身生物学特性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建立09CS作为质控血清用于13价肺炎球菌多糖蛋白结合疫苗(13PCV)临床血清样本检测中的检测值范围。方法 用WHO推荐的检测人血清中抗肺炎球菌荚膜多糖抗体IgG的定量ELISA,以国际人肺炎球菌标准血清007sp为标准,将09CS作为待测血清,检测其在13个血清型(1、3、4、5、6A、6B、7F、9V、14、18C、19A、19F、23F型)中抗荚膜多糖抗体IgG含量的值。连续检测09CS血清100余次,计算99%置信区间的各血清型几何平均抗体浓度、标准偏差(SD)和变异系数(CV)。结果 检测得到09C中13个血清型抗荚膜多糖IgG抗体含量以及在99%置信区间(CI)下±2.58倍SD的检测值范围;13个血清型检测结果的CV分别为10.86%、12.52%、13.96%、14.98%、28.77%、11.16%、14.96%、9.31%、10.43%、7.28%、10.86%、12.52%、13.96%,除6A型外,各型CV均低于15%,表明试验间精密度良好;检测次数异常率低于10%。结论 09CS可作为质控血清,用于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临床血清中抗荚膜多糖抗体IgG含量的ELISA检测。  相似文献   
994.
摘要:目的 探究细菌性肺炎患儿实行闭环式护理管理模式后患儿临床症状、呼吸道菌群及疾病复发的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113例细菌性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8)。两组患儿均给予抗生素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闭环式护理。观察两组患儿各主要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呼吸道菌群分布情况及治疗结束后6个月内细菌性肺炎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咳嗽及咳痰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儿呼吸道革兰阳性菌中以肺炎链球菌(48.39%,15/31)、金黄色葡萄球菌(38.71%,12/31)为主,革兰阴性菌中以肺炎克雷伯菌(31.82%,21/66)、大肠埃希菌(34.85%,23/66)为主。观察组患儿治疗1周后呼吸道革兰阳性菌分布比例(33.33%,12/36)低于对照组(37.04%,20/54)。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儿呼吸道细菌总检出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结束后6个月内复发率为3.64%(2/55),对照组为12.07%(7/58),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89.09%(49/55),高于对照组的72.41%(42/58)。结论 细菌性肺炎患儿呼吸道菌群以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为主。应用闭环式护理管理模式后,可明显改善细菌性肺炎患儿各临床症状,缩短症状缓解时间,抑制呼吸道革兰阳性菌群生长,但对治疗后复发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95.
周期蛋白在细胞增殖过程中呈现周期性表达变化,不同的周期蛋白通过结合周期蛋白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CDKs)及靶向特定蛋白质参与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的精确调控。嗜热四膜虫有性生殖期特异表达的B3型周期蛋白Cyc2(cyclin 2,Cyc2)对减数分裂的启始是必需的,但Cyc2蛋白的分子调控机制并不清楚。本研究通过0.1μg/mL和0.3μg/mL镉离子诱导突变细胞株OE-CYC2-B2086和OE-CYC2-CU428中CYC2基因在金属硫蛋白1基因(metallothionein gene 1,MTT1)启动子调控下上调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突变株OE-CYC2-B2086和OE-CYC2-CU428中CYC2的转录水平分别上调7.8倍和9.8倍。细胞有性生殖发育进程的荧光显微观察发现CYC2的表达上调并不影响有性生殖前期减数分裂的启始,但是干扰四膜虫有性生殖后期中新大核和新小核的正确形成。同时突变株OE-CYC2-B2086和OE-CYC2-CU428交配后,在镉离子诱导下不能产生有性生殖后代,但是该突变株分别和两种不同野生型细胞或CYC2敲除的突变细胞株交配能够恢复产生3%,15%或32%的有性生殖后代,有性生殖发育异常程度与CYC2的表达水平成正相关。进一步突变Cyc2第312位磷酸化位点丝氨酸为丙氨酸,获得CYC2单位点突变细胞株CYC2-S312A-B和CYC2-S312A-C。丝氨酸单位点突变阻止了四膜虫有性生殖期小核减数第1次分裂起始。结果表明周期蛋白2的表达水平和磷酸化修饰影响了不同阶段细胞核的功能,周期蛋白2对四膜虫有性生殖发育的正常进行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996.
目的:采用多种方法探究FoxM1/mdr1信号调控的结合肽P201与5-氟尿嘧啶(5FU)联合用药对肝癌细胞HepG2的协同杀伤作用及抗耐药分子机制。方法:CCK-8法测定联合用药对HepG2细胞的抑制杀伤作用;吖啶橙/溴化乙锭(AO-EB)荧光双染、AnnexinⅤ-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划痕和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检测HepG2细胞迁移能力;最后通过q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HepG2细胞中FoxM1、mdr1和ABCG2等耐药相关基因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量。结果:联合用药[P201(45.0μg/mL)+5FU(100.0μg/mL)]作用48h抑制率达83.8%,作用24h的抑制率为77.8%,显著高于单独用药(P<0.001);流式细胞术检测联合用药细胞凋亡率达43.4%,而单独用药分别为19.4%、25.1%;联合用药在mRNA水平可显著下调HepG2细胞中的FoxM1、mdr1耐药基因,与蛋白水平结果一致;联合用药可显著抑制HepG2细胞的迁移。结论:联合用药对HepG2细胞有强的抑制杀伤作用,在促进细胞凋亡的同时可显著抑制HepG2细胞迁移,且通过下调FoxM1、mdr1和ABCG2等耐药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增加HepG2细胞对5FU的敏感性。提示P201可提升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减少抗癌药物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研究脉冲电流经皮刺激肝区对运动性疲劳大鼠大脑纹状体5-羟色胺(5-HT)及其代谢的影响。方法:8周龄Wistar雄性大鼠80只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G组)、疲劳训练组(FG组)、运动后刺激组(SAF组)、运动前刺激组(SBF组),除CG组外各组均进行游泳训练,建立运动疲劳模型,于第1、3、5周训练的最后1d,断头处死,取外周血测游离色氨酸(F-Trp)、支链氨基酸(BCAA)、F-Trp/BCAA含量,取纹状体测F-Trp、5-HT、5-羟吲哚乙酸(5-HIAA)含量。结果:与CG组相比,各组大鼠血清BCAA含量呈下降趋势,其余各指标均呈升高趋势;与FG组相比,SAF组、SBF组第3周末纹状体5-HT明显下降(P0.01);与SBF组相比,SAF组第5周末纹状体5-HT明显下降(P0.05)。结论:经皮脉冲电流刺激具有降低疲劳大鼠5-HT及代谢产物的含量,有助于疲劳的消除,对长时间运动时中枢机能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初步评价经计算机模拟筛选的Fs系列化合物对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与对热休克蛋白90活性的抑制。方法:首先采用SRB(磺基罗丹明B)法观察26个化合物对A549肿瘤细胞增殖抑制活性,再进一步应用Western Blot方法对此类化合物在蛋白水平上对热休克蛋白90活性的抑制进行评价。以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增加作为热休克蛋白90活性是否被抑制的参考指标。结果:在Fs系列化合物中Fs-1、Fs-8、Fs-24对A549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且能明显上调Hsp70蛋白的表达,但同时Hsp90蛋白的表达量并不受影响。其余化合物在两种方法中显示均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在经计算机模拟筛选出的26种Fs系列化合物中Fs-1、Fs-8、Fs-24可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可能是通过对Hsp90活性的抑制而发挥作用,经筛选其余Fs系列化合物抑制A549细胞增殖与抑制Hsp90活性作用均不显著。Fs-1、Fs-8、Fs-24类化合物作用的初步探索将为研制Hsp90靶向抑制剂类药物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999.
目的:MicroRNA(miRNA)是一类对基因表达起着转录后调控的小分子RNA,在正常发育和疾病发生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其中,miR-9是一个序列高度保守的成员,在神经发育中调节神经干细胞的多种行为,包括分化、迁移等。但是,目前研究发现的miR-9的功能还存在一些相互矛盾和不清楚的地方,因此,我们拟构建miR-9的过表达载体,以便于对miR-9进一步的仔细研究。方法:我们采用分子克隆的常用方法,以pcDNA6.2-GW/miR为基础,构建出pcDNA6.2-GW/miR-9的表达质粒,分别用PCR、酶切和测序的方法验证质粒构建的正确性,并在Hela细胞和NIH3T3细胞中验证该质粒是否可以过表达miR-9小分子。结果:我们成功构建出正确的pc DNA6.2-GW/miR-9表达质粒,并且该质粒无论在人源的Hela细胞还是在小鼠源性的NIH3T3细胞中都可以过表达miR-9小分子。结论:构建了一个在不同种属间通用的miR-9过载体,为我们进一步研究miR-9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00.
不定根由非根器官发育而来,其发育已成为大多数木本植物无性繁殖和工厂化育苗的限制因素,而相关的分子机制还未完全搞清楚。本文介绍生长素与不定根形成关系的基础上,主要针对几种木本植物不定根发生的相关调控基因综述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探讨不定根形成的分子机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