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4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544篇
  177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6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为提高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工喂养丹顶鹤Grus japonensis雏鹤发育初期混群野外行走运动训练的效果,对其进行初步探讨和分析。本文以笼养种群人工喂养的10只雏鹤为研究对象,测量其7日龄、14日龄、21日龄和28日龄这4个生长发育时间节点的体质量、跗蹠长度和摄入能量,并对21日龄10只人工喂养雏鹤和6只野生雏鹤的体质量进行比较,探讨和分析这种训练模式可能存在的问题。结果发现,21日龄的人工喂养雏鹤比野生雏鹤体质量显著增加25.19%(P0.05),跗蹠长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人工喂养雏鹤从7日龄、14日龄、21日龄至28日龄这4个生长发育时间节点的体质量、跗蹠长度和摄入能量依次呈现极显著的递增趋势(P0.01)。保护区人工喂养雏鹤混群野外行走运动训练方法虽然切实可行,但在木桶效应作用下,混群或分组不当可能会使部分雏鹤的运动训练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建议雏鹤发育初期混群野外行走运动训练应以14日龄为界进行分组。  相似文献   
22.
基于可见光波段包络线去除的湿地植物叶片叶绿素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超凡  郭逍宇 《生态学报》2016,36(20):6538-6546
研究采用芦苇和香蒲叶片光谱及实测叶绿素含量数据,选取波段谱带范围为可见光波段400—760nm(为了避免近红外波段受叶片水分含量的影响,降低构建模型的稳定性),利用相关分析与逐步回归分析的统计学分析方法,建立叶面尺度下不同包络线去除衍生转换光谱:BD(band depth)、CRDR(continuum-removed derivative reflectance)、BDR(band depth ratio)、NBDI(normalized band depth index)与叶绿素含量估算模型。通过对入选波段的统计表明在550—750nm,特别是700—750nm(红边)波段范围内产生了较多的有效波段,是今后进行生物参量反演的重点波段范围。舍一交叉验证结果表明芦苇、香蒲和混合样本绿素含量估测的最佳模型分别为BD、CRDR和NBDI模型,其交叉验证决定系数依次为0.87、0.83和0.81,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依次为0.16、0.15和0.33。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和多因子方差分析,探讨相关因素对于叶绿素含量估算模型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物种差异、数据类型差异对于叶绿素回归模型的影响较大,而光谱类型差异及光谱数据与数据类型交互作用对于回归模型精度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3.
采样分析了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鲁湖、梁子湖、后官湖、牛山湖、三角湖、龙阳湖、墨水湖、月湖以及太湖)沉积物多酚氧化酶与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分布及其与微生物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水平方向上,沉积物有机质含量较高的湖泊酶的活性明显较高,湖内酶的活性亦有明显的异质性,排污口、水生植物凋落区以及未疏浚点的活性明显较高.在垂直方向上,有机质含量较高的表层显示较高的多酚氧化酶活性.因此,不同来源的有机质均能诱导酶的产生;过氧化物酶活性随深度变化的趋势不明显,且在疏浚与未疏浚点显示相近水平,这种现象可能源于酶与腐殖质的结合;多酚氧化酶与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正相关,初步揭示了二者在有机质降解与腐质化过程中的偶联;细菌和放线菌(而非真菌)似为酶的主要生产者.并讨论了氧化还原酶在湖泊富营养化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
冬瓜的果肉中发现了丰富的蛋白水解酶.用硫酸铵将冬瓜果肉汁分级盐析,得到粗酶液.再经DEAE-Sepharose FF离子交换层析和Superdex-75柱层析等步骤得到一种电泳纯的冬瓜蛋白酶.SDS-PAGE测得其分子量为64 kDa.以酪蛋白做底物时,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70℃,最适作用pH为6.5,在pH 4.5~10.5,40~70℃范围内较稳定.PMSF强烈抑制该蛋白酶的活性.另外,Hg~(2+)对该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Mn~(2+)离子对其有保护作用,Zn~(2+)、Ca~(2+)和Cu~(2+)等离子对其活性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5.
将小鼠随机分为饮用磁处理水的实验组及饮用自来水的对照组,每组雌、雄鼠各半,饲养一个月,取血测定其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结果雌、雄实验组CAT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雄鼠实验组GSH-PX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雌鼠实验组GSH-PX活力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显示饮用一定时间磁处理水的小鼠机体外理自由基能力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6.
贫血是慢性肾衰病人常见的症状,其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肾脏表达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量减少。输入基因工程重组的人EPO可以有效地改善病人的症状。由于在体内只有完全糖基化的EPO才有生理活性,所以目前临床所用EPO均来自工程化的哺乳动物细胞,价格昂贵。随着基因治疗研究的进展,人们设想可以采用基因治疗的方法,在体内表达一些有治疗作用的蛋白质,有可能解决目前蛋白  相似文献   
27.
自组装水凝胶具有高吸水性、高保水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三维立体结构等物理优势,同时具备止血、抗菌、抗炎、抗氧化等功能优势。因此自组装水凝胶作为一种新型伤口敷料,在皮肤损伤的创面愈合和调节再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分析讨论自组装水凝胶的交联机制,阐述自组装水凝胶的功能,明确其作为伤口敷料在皮肤损伤中的优势,总结自组装水凝胶在皮肤损伤应用中的发展趋势,展望自组装水凝胶的未来方向,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自组装水凝胶,为自组装水凝胶的多技术联合应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8.
以太湖地区主要稻田土壤类型黄泥土为对象,利用当地富营养化河水对回填土柱和植稻原状土渗漏池进行模拟稻田灌溉试验,系统研究了灌溉水对稻田土壤氮磷营养的贡献.在回填土柱灌溉试验中,在试验初期,不同形态的氮素均有较高的淋失量,以后逐渐降低,表明初期淋失的氮素主要来自土壤,而不是灌溉河水.在整个水稻生长季,均观测到有可溶性有机氮淋失,表明富营养化河水灌溉条件下可溶性有机氮是稻田土壤主要的氮素淋失形态.在本试验中,磷素的淋失动态与氮素的淋失动态截然相反,淹水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均没有土壤磷素淋失,但在淹水灌溉后期有大量的土壤磷素淋失损失,这可能是淹水后期土壤对磷的吸持已达到饱和状态,不能继续固持土壤中多余的磷所致.与回填土柱模拟灌溉淋洗试验相比,在当前供肥条件下,原状土渗漏池试验氮磷淋失量远低于回填土柱试验,而灌溉水对土壤氮磷养分的贡献远高于回填土柱.通过富营养化河水灌溉带入当季稻田的N量达到每公顷56.3 kg,其中有55.8 kg N可被土壤吸持和作物吸收,表明太湖地区稻田土壤对氮磷养分来说是一个环境友好的生态系统.在利用当地富营养化河水进行稻田土壤灌溉时可适量减少肥料施用量、优化氮磷肥料管理.  相似文献   
29.
以广西弄岗北热带喀斯特季节性雨林15 hm2森林动态监测样地为对象,结合2011年和2016年两次调查数据,分析5年间样地树木死亡个体的数量、径级结构和空间格局特征等。结果显示:2011年至2016年,样地有86.5%的树种出现了个体死亡的现象,死亡个体占个体总数的14.4%;死亡个体的聚集程度随空间尺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弱;小径级个体死亡与周边邻体和环境的关联性较大;竞争是影响弄岗北热带喀斯特季节性云林树木死亡的主要因素。综合来看,北热带喀斯特季节性雨林内树木死亡并非是一个完全随机的过程,而是树木本身特征和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0.
狗獾(Meles meles)的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华  郭健民 《兽类学报》1990,10(3):194-196
本文报告了狗獾北方亚种(Melesmeles leptorhynchus)的核型及染色体带型的研究结果。染色体数目2n=44,NF=72,常染色体分为4组(8m+12sm+10st+12t),X是一条中等大小的亚中着丝粒染色体,Y是一条最小的末端着丝粒染色体。并对染色体的G带、C带、Ag带带型作了详细描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