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4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3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1.
摘要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参数与血清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潜在转化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LTBP-2)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3月至2023年4月154例冠心病患者纳入冠心病组(其中单支病变38例,双支病变57例,多支病变59例;Gensini积分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包括轻度42例,中度60例,重度52例),另选择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者90例纳入对照组,所有纳入对象均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并检测血清YKL-40、LTBP-2水平,分析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参数与血清指标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24 h内全部正常心动周期的标准差(SDNN)、每5 min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ANN)、相邻正常心动周期差值均方根(RMSSD)、相邻2个正常心动周期差值>50 ms个数百分比(PNN50)水平低于对照组,低频与高频功率之比(LF/H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冠脉病变狭窄范围患者SDNN、SDANN、RMSSD、PNN50水平比较,多支病变<双支病变<单支病变,LF/HF水平比较,多支病变>双支病变>单支病变(P<0.05);不同冠脉病变狭窄程度患者SDNN、SDANN、RMSSD、PNN50水平比较,重度<中度<轻度,LF/HF水平比较,重度>中度>轻度(P<0.05);冠心病组血清YKL-40、LTBP-2水平高于对照组,且多支病变>双支病变>单支病变(P<0.05);不同冠脉病变狭窄程度患者血清YKL-40、LTBP-2水平比较,重度>中度>轻度(P<0.05);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参数SDNN、SDANN、RMSSD、PNN50水平与血清YKL-40、LTBP-2水平呈现负相关,LF/HF水平与血清YKL-40、LTBP-2水平呈现正相关(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YKL-40、LTBP-2呈高表达,且其表达水平随冠脉病变狭窄范围和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与动态心电图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水平呈现负相关,与LF/HF水平呈现正相关。  相似文献   
512.
颅脑损伤和脑肿瘤术中常可造成硬脑膜缺损,术后可发生脑脊液漏、颅内感染和脑皮层粘连引起癫痫等并发症。硬脑膜缺损修补的目的是预防脑组织与复盖的肌肉、筋膜组织粘连,严密封闭硬脑膜缺损,保持硬脑膜的完整性,减少并发症。我科自1986年始用冻干人体硬脑膜作硬脑膜缺损修补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观察其病理学改变及效果。动物实验 (一)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采用本科研制的冻干人体硬脑膜。选用健康成年杂种狗8只,雌雄不拘,体重  相似文献   
513.
作者用冻干人硬脑膜的微粒和微丝作为血管内栓塞的材料,经动物实验后应用于临床。通过血管内栓塞后不同时间的血管造影和病理学检查,证明冻干人硬脑膜微粒及微丝是理想的永久性固体栓塞材料,制作方便,栓塞过程简单,不易堵管,注射方便,对周围组织无不良反应,栓塞效果可靠,可作为永久性栓塞材料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514.
报道了我国漠河城郊发现的凤仙花科凤仙花属新归化种:腺柄凤仙花(Impatiens glandulifera Royle)。腺柄凤仙花原产于印度及西喜马拉雅山脉,是一种具有高度入侵性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已经入侵欧洲和北美的许多地区,目前发现已经归化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调访得知该种至少于两年前人为引入种植,种植1 a后即可通过种子在周边繁殖大量个体。报道了腺柄凤仙花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物学特征、传播途径、入侵潜力及危害和防治措施,以期为外来入侵物种的鉴定与防治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15.
利用15N稀释法研究小麦接种肺炎克雷伯氏菌(Ktebsiella pneumoniae)43菌株的联合固氮作用。在小麦种子萌动后播种于土盆中,用43菌株接种,定苗后每盆施人15N丰度为30%的标记硫酸铵25rag,培育70d后测定根、茎的干物质重、含氮量和15N%原子趣,并用乙炔还原法测定根系存在的固氮酶活性。结果表明,小麦根系存在固氮有机体,直接为植株提供氮素占其总氮量的15.3—22.1%,干物质重和15N%含量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516.
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免疫金电镜技术,即,离心法,快速鉴定动物病毒。发现了离心法比混合法和滴附法较为理想,非特异性反应较小,灵敏度高,可做为常规快速鉴定动物病毒方法。  相似文献   
517.
目的:高效液相色谱及气质联用法同时分析大鼠血浆和尿中白藜芦醇及白藜芦醇苷含量。方法:6w龄Wistar大鼠10只,适应性喂养1w后,分装于10个代谢笼中。实验前禁食10h,按体重灌胃给予大鼠50mg/kg白藜芦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大鼠血浆和尿中白藜芦醇及白藜芦醇苷的含量,并通过气质联用仪探索性分析不同时间血浆中代谢产物的种类。结果:白藜芦醇及白藜芦醇苷在0~10mg/L浓度范围内线性较好,其R2 分别为0.9995及0.999 6。白藜芦醇灌饲1h后血浆中白藜芦醇浓度达到最大值,约4.79μg/mL,而白藜芦醇苷则到3h后才达到峰值,且其浓度达到白藜芦醇原型含量的5倍,约23.78μg/mL。白藜芦醇及其糖基化衍生物可在白藜芦醇摄入后24h内经尿液大量排泄到体外,排泄率超过摄入量的一半,其中原型占90%以上。气质联用分析进一步发现,机体摄入白藜芦醇3h后血浆中代谢物种类及含量均达到峰值。结论:白藜芦醇进入大鼠体内后在血浆中主要以衍生物形式存在,且代谢主要在摄入后前3h内,摄入后24h内主要以原型形式经尿液排出。  相似文献   
518.
由于在经济生产中的重要意义,猪精液冷冻保存技术成为研究的焦点。早期的研究多集中在对冷冻保护剂和冷冻方法的筛选与优化上,为猪精液冷冻保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但研究表明,无论采用何种冷冻保护剂、何种冷冻方法都损害了精子的受精能力,并伴随有蛋白质的丢失、表达量的改变、功能活性的增减等,这种研究现状迫使该领域的研究向充分揭示冷冻对精子损伤的机理方向转移,希望通过揭示冷冻保存所导致的蛋白质结构和功能改变的实质,充分阐明冷冻损伤的机理,为猪精液冷冻保存提供理论依据,并最终促进猪精液冷冻保存技术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19.
以获得的抗A型肉毒毒素人源单链抗体ScFvB17为模板 ,PCR扩增抗体ScFv基因的重链可变区 (VH)和轻链可变区 (Vκ) ,以重链恒定区 1(CH1) 5′端 12个氨基酸的序列作为连接肽 ,构建成三结构域抗体分子 :VH_连接肽_Vκ(VH Vκ)。重组VH Vκ抗体分子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表达 ,其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质的 34%以上。表达的蛋白质在菌内形成包含体 ,采用镍柱金属鏊合层析法对该包含体进行纯化 ,得到了纯度高达 95 %的VH Vκ。ELISA等实验结果显示 ,重组设计并制备的三结构域抗体蛋白VH Vκ不但可以特异识别毒素抗原 ,具有与原母本单链抗体ScFv相同的抗原特异性 ,而且具有了更高的相对亲和力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520.
减数分裂后, 圆形精子细胞经过一系列变态过程最终发育为成熟精子。期间, 精子细胞质逐渐丢失, 其染色质组蛋白逐渐经过渡蛋白替换为鱼精蛋白, 染色质被致密包装并高度浓缩。很多学者认为, 精子转录活性被关闭, 不存在RNA。但近些年却在精子中检测到了种类繁多的转录本, 包括精子染色质重新包装所需蛋白的转录本及一些小分子RNA等。由于精子核内组蛋白没有完全被鱼精蛋白替换, 且染色质上包含一些核酸活性敏感位点, 推测精子存在一定的转录活性, 并通过激素和表观遗传修饰等调控转录。精子中的这些RNA一部分是精子形成过程中残留下来的, 另一部分是精子细胞适时表达的。深入研究精子形成中的基因转录表达, 可增进对精子形成与成熟遗传本质的理解, 为高效利用雄性配子进行生殖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文章综述了近年来精子形成期基因转录表达的研究进展, 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